涡轮盘磨修用工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70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涡轮盘磨修用工装夹具,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两端分别旋转连接有主动轴和转动轴,主动轴和转动轴的轴线均平行于机架的长度方向且相互重合,主动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转动轴靠近主动轴的一端固定有同轴线的装夹盘,装夹盘远离转动轴的端面上设置有环状凸缘,凸缘内周和外周的母线均倾斜,机架上沿机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卡紧座,转动轴与卡紧座旋转连接,机架上设置有卡紧装置。螺纹连接主动轴和涡轮盘,通过卡紧装置水平滑移卡紧座至凸缘与涡轮盘嵌合,装夹盘和主动轴对涡轮盘的夹紧结构使得涡轮盘轴线水平,凸缘与涡轮盘的接触面积充足,当涡轮盘环绕涡轮盘轴线旋转时涡轮盘的支撑力充足,装夹方便,磨修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盘磨修用工装夹具
本技术涉及定位工装的
,尤其是涉及涡轮盘磨修用工装夹具。
技术介绍
涡轮盘是现代涡轮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它在发动机燃烧室内受到高温燃气的推动,将燃气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的运转。涡轮盘在加工和检修中可通过磨修来改变涡轮盘的外周形状,同时是需要让涡轮盘旋转并在涡轮盘的外周放置磨轮或磨削件,通过磨轮或磨削件对涡轮盘外周的摩擦实现磨修加工。涡轮盘通常呈一端面轴心处设置有连接螺纹孔,另一端面轴心处为突起的圆形平台设置,平台的外周母线弯曲且涡轮盘上环绕平台设置有环槽,环槽的内径和外径对应的母线均倾斜,且涡轮盘的重量一般较重。常规的顶针与平台的接触面积较小,顶针对涡轮盘的夹紧力和摩擦力随之减小且无法平衡涡轮盘的重力,难以满足涡轮盘的装夹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涡轮盘磨修用工装夹具,可以便捷装夹涡轮盘并方便涡轮盘旋转磨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涡轮盘磨修用工装夹具,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两端分别旋转连接有主动轴和转动轴,所述主动轴和转动轴的轴线均平行于机架的长度方向且相互重合,所述主动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和涡轮盘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转动轴靠近主动轴的一端固定有同轴线的装夹盘,所述装夹盘远离转动轴的端面上设置有环状凸缘,所述凸缘内周和外周的母线均倾斜,所述机架上沿机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卡紧座,所述转动轴与卡紧座旋转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卡紧座水平滑移的卡紧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螺纹连接主动轴和涡轮盘,通过卡紧装置驱动卡紧座水平滑移至凸缘与涡轮盘嵌合,通过装夹盘和主动轴对涡轮盘构成的夹紧结构使得涡轮盘的轴线水平,且凸缘与涡轮盘的接触面积充足,可在涡轮盘环绕涡轮盘轴线旋转时为涡轮盘提供充足的支撑力,有效克服普通顶针与涡轮盘的接触面积较小且无法支撑涡轮盘旋转的装夹问题,装夹方便,磨修效率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主动轴的V形块,所述V形块的V形顶面与主动轴的外圆周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V形块可以在主动轴旋转时为主动轴提供支撑力,防止主动轴因自身和涡轮盘的重力而出现扭转,一定程度上减少主动轴的旋转震动,有效提高磨修质量和装夹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V形块包括基座和与基座沿基座高度方向滑移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面呈V形且与主动轴的外圆周面抵接,所述支撑块和基座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主动轴的旋转震动的缓冲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和基座的滑移连接为传导到支撑块上的主动轴的旋转震动提供了缓冲空间,且使用者可以通过缓冲部件减震,对主动轴的保护效果更佳,主动轴旋转更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部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块和基座之间的橡胶垫,所述支撑块套设在基座上,所述橡胶垫通过螺纹件可拆卸固定在基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弹性可以有效减震,且橡胶垫通过螺纹件实现的便捷拆安使得使用者在橡胶垫的弹性失效后可便捷更换橡胶垫,减震效果好,使用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的V形顶面上嵌设有若干万向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滚珠将支撑块与主动轴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摩擦力更小,主动轴旋转更顺畅,磨修质量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顶部位于万向滚珠下方设置有润滑腔,所述润滑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润滑腔以顶面与对应的V形斜面相平行的状态对称设置,所述润滑腔上连通有若干个延伸至对应的万向滚珠处的润滑孔,所述润滑腔内沿润滑腔深度方向滑移连接有压板,所述润滑腔内固定有用于驱动压板朝向润滑腔顶面滑移的弹性件,所述压板与润滑腔顶面之间放置有固态润滑蜡,常态下所述固态润滑蜡与万向滚珠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的弹力驱动压板将固态润滑蜡从润滑腔内挤向润滑孔,万向滚珠在旋转过程中会将润滑孔内的硬质固态蜡带出并涂覆在主动轴上,主动轴和万向滚珠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减小,主动轴与万向滚珠之间的磨损速率降低且主动轴旋转更顺畅,在保证支撑效果的同时有效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紧装置包括与机架旋转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的轴线平行于机架长度方向且与卡紧座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驱动螺杆旋转,通过螺纹连接带动卡紧座水平滑移,使用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夹盘的端面上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螺杆连接有用于驱动螺杆旋转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螺杆旋转,且伺服电机可根据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紧力数据自动调整旋转圈数,使得装夹盘对涡轮盘的压紧力适中,免去使用者手动判断和调节的麻烦,使用更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装夹盘替代常规顶针实现便捷装夹涡轮盘,且涡轮盘旋转磨修方便;2.用于驱动涡轮盘旋转磨修的主动轴旋转平稳,有橡胶垫减震,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针对卡紧装置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针对润滑腔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机架;11、主动轴;12、螺杆;121、伺服电机;2、卡紧座;21、转动轴;22、装夹盘;221、凸缘;222、压力传感器;3、V形块;31、基座;311、橡胶垫;32、支撑块;321、万向滚珠;322、润滑孔;323、润滑腔;3231、弹性件;3232、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涡轮盘磨修用工装夹具,包括机架1,机架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旋转连接有主动轴11和转动轴21。主动轴11和转动轴21的轴线重合且水平,主动轴11和转动轴21的旋转面均平行于机架1的宽度方向。主动轴11靠近转动轴21的端部上设置有用于和涡轮盘轴心处螺纹连接的外螺纹,转动轴21靠近主动轴11的一端固定有装夹盘22。参考图2,装夹盘22的轴线与转动轴21的轴线重合,装夹盘22远离转动轴21的端面上设置有环状凸缘221,凸缘221与涡轮盘的端面环槽相配合,凸缘221内周和外周的母线均倾斜。机架1上沿机架1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卡紧座2,转动轴21与卡紧座2旋转连接,机架1上设置有卡紧装置供使用者驱动卡紧座2水平滑移。使用者螺纹连接主动轴11和涡轮盘,通过卡紧装置驱动卡紧座2朝向主动轴11滑移,通过凸缘221与涡轮盘的嵌合使得涡轮盘轴线水平,并在主动轴11带动涡轮盘旋转的时候通过装夹盘22来支撑涡轮盘。通过上述操作实现涡轮盘磨修时的便捷工装,且不会出现压紧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均过小而无法支撑涡轮盘的现象,磨修方便。参考图2,卡紧装置包括包括与机架1旋转连接的螺杆12,螺杆12的轴线平行于机架1长度方向且与卡紧座2螺纹连接。装夹盘22的端面上固定有压力传感器222,当装夹盘22与涡轮盘嵌合时压力传感器222和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涡轮盘磨修用工装夹具,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两端分别旋转连接有主动轴(11)和转动轴(21),所述主动轴(11)和转动轴(21)的轴线均平行于机架(1)的长度方向且相互重合,所述主动轴(1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和涡轮盘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转动轴(21)靠近主动轴(11)的一端固定有同轴线的装夹盘(22),所述装夹盘(22)远离转动轴(21)的端面上设置有环状凸缘(221),所述凸缘(221)内周和外周的母线均倾斜,所述机架(1)上沿机架(1)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卡紧座(2),所述转动轴(21)与卡紧座(2)旋转连接,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卡紧座(2)水平滑移的卡紧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涡轮盘磨修用工装夹具,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两端分别旋转连接有主动轴(11)和转动轴(21),所述主动轴(11)和转动轴(21)的轴线均平行于机架(1)的长度方向且相互重合,所述主动轴(1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和涡轮盘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转动轴(21)靠近主动轴(11)的一端固定有同轴线的装夹盘(22),所述装夹盘(22)远离转动轴(21)的端面上设置有环状凸缘(221),所述凸缘(221)内周和外周的母线均倾斜,所述机架(1)上沿机架(1)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卡紧座(2),所述转动轴(21)与卡紧座(2)旋转连接,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卡紧座(2)水平滑移的卡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盘磨修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主动轴(11)的V形块(3),所述V形块(3)的V形顶面与主动轴(11)的外圆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盘磨修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块(3)包括基座(31)和与基座(31)沿基座(31)高度方向滑移连接的支撑块(32),所述支撑块(32)的顶面呈V形且与主动轴(11)的外圆周面抵接,所述支撑块(32)和基座(31)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主动轴(11)的旋转震动的缓冲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盘磨修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块(32)和基座(31)之间的橡胶垫(311),所述支撑块(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玲王生元朱冠群黄耀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兴力机车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