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通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63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热通量换热器,它包括有壳体及其两端的封盖,壳体内通过前、后管板设有换热管,在封盖上设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在壳体上设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其中,换热管或是并排设置的多根直管,或是多根并排设置的U型管,其特征在于各换热管的内壁或外壁设有多孔金属层。(*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及热能工程中所使用的气-液、液-气、气-气或液-液换热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高热通量换热器,它包括有壳体及其两端的封盖,壳体内通过前、后管板设有换热管,在封盖上设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在壳体上设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其中,换热管或是并排设置的多根直管,或是多根并排设置的U型管,其特征在于各换热管的内壁或外壁设有多孔金属层。本技术在各换热管的内、外表面喷涂或烧结多孔金属涂层,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换热管采用了高效涂层换热管,则换热系数大大提高。且本技术的支撑换热管束采用折流结构,折流杆与换热管接触,壳体内流体以轴向流动,流体流动阻力小。图2为本技术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多孔金属层9可采用60-120目的铝粉、铁粉或镍粉在高温真空炉中烧结或直接喷涂在各换热管4的内壁或外壁上,形成凹凸不平的大量的小孔,可大大加速液体汽化生成气泡。该多孔金属层9的厚度为0.2-0.8mm,最佳0.5-0.7mm。本技术的最佳方案是,在各换热管4的内壁和外壁同时设有多孔金属层9。本技术中,各换热管4中间可由焊在折流圈上的多根折流杆10来支撑固定,折流杆10为细圆杆,分别以水平或垂直方向焊接固定在圆环形的折流圈上构成支撑。因各波纹换热管4采用折流杆支撑结构,它决定了壳体1内流体以轴向流动方向流动,从而降低了流动阻力,也使换热管不易结垢,并且消除了因流体大幅度拢动而产生的振动问题。本技术在物料温度较高时,应在壳体1的后端封盖2内设有由浮头法兰11和钩圈12构成的浮头结构,这样可使各换热管4和后管板3在壳体1内移动。本技术在高效换热管的内、外表面高温喷涂或烧结成多孔金属涂层,由于换热管内外表面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大量小孔,使表面积增加了数十倍,大大加速了液体汽化生成气泡。高热通量换热器就是充分利用了高效液膜蒸发的这一强化传热机理。另外,被加热介质在换热管表面吸热气化生成的气泡很快进入液体介质中,由于液体介质的温度稍低于气泡,气泡很快被流体冷凝变成液体。因此,气泡生成中所吸收的热量又以冷凝热的形式传给了液体介质,因这种潜热的热量很大,而且传递速度又快,从而大大提高了传热速度。其总效果是大大提高了传热系数,而且能在较小的传热温差下强化沸腾传热过程,随着温差增大,热通量急剧上升。而光管需要在相当大的温差下才能开始沸腾传热。本技术的壳程适宜于洁净介质,如软化水、液态烃等,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及电力等行业。权利要求1.一种高热通量换热器,它包括有壳体及其两端的封盖,壳体内通过前、后管板设有换热管,在封盖上设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在壳体上设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其中,换热管或是并排设置的多根直管,或是多根并排设置的U型管,其特征在于各换热管的内壁或外壁设有多孔金属层。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通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金属层采用60-120目的铝粉、铁粉或镍粉在高温真空炉中烧结或直接喷涂在各换热管的内壁或外壁上,形成凹凸不平的大量的小孔。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热通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金属层的厚度为0.2-0.8mm。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热通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金属层的厚度为0.5-0.7mm。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热通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各换热管的内壁和外壁同时设有多孔金属层。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通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波纹换热管中间由焊在折流圈上的多根折流杆来支撑固定,折流杆为细圆杆,分别以水平或垂直方向焊接固定在圆环形的折流圈上构成支撑。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通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后端封盖内设有由浮头法兰和钩圈构成的浮头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及热能工程中所使用的气-液、液-气、气-气或液-液换热器,它包括有壳体及其两端的封盖,壳体内通过前、后管板设有换热管,在封盖上设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在壳体上设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其中,换热管或是并排设置的多根直管,或是多根并排设置的U型管,其各换热管的内壁或外壁设有多孔金属层。本技术在各换热管的内、外表面喷涂或烧结多孔金属涂层,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换热管采用了高效涂层换热管,则换热系数大大提高。且本技术的支撑换热管束采用折流结构,折流杆与换热管接触,壳体内流体以轴向流动,流体流动阻力小。文档编号F28D7/10GK2578768SQ0225856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郭宏新, 刘丰, 李来所, 马明 申请人:江苏中圣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新刘丰李来所马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圣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