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基准面加工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61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基准面加工用夹具。含有底座,其特点是底座上有圆形凸起,圆形凸起上依次有下上支座且三者间连为一体。所述上下支座均为圆柱状,其上均有竖孔,竖孔内有第一油缸和顶头。顶头上段周向均布有楔形面,与楔形面相应的上下支座上均有径向孔,径向孔内有顶销。顶销里端为楔形端并与相应顶头上的楔形面间呈滑动配合。圆形凸起对侧的底座上均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朝上并连有压板。圆形凸起的前侧有四个支撑油缸,该支撑油缸的活塞杆外端朝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确保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适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的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基准面加工用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具体说,是加工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时、用来对其定位的夹具。
技术介绍
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生产领域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为薄壁类圆筒状零件,在对其基准面进行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夹具对其定位。以往的夹具含有底板、底板上安装有垫板,被加工的电机壳体呈竖立状置于垫板上。垫板四周均布有四个油缸,利用四个油缸对被加工的电机壳体进行对中夹紧。另外,在被加工的电机壳体的上方还设置有辅助夹紧机构,利用辅助夹紧机构实现被加工的电机壳体的端面进行辅助夹紧。由于上述夹紧装置仅从被加工的电机壳体四周和上方来实现对其夹紧、定位,仅有四周的外壁和上端面受力。而被加工的电机壳体为薄壁圆筒,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受力变形,难以保证加工精度,产品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基准面加工用夹具。采用这种夹具,能确保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本技术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基准面加工用夹具含有底座,其特点是:底座上有圆形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基准面加工用夹具,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有圆形凸起,圆形凸起上依次有下支座和上支座且三者间连为一体;所述上下支座均为圆柱状,其上均有贯通其总长的竖孔,竖孔内自下而上依次有第一油缸和顶头;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朝上并与相应顶头相连;顶头的上段周向均布有楔形面,与楔形面相应的上下支座上均有径向孔,径向孔内有顶销;顶销的里端为楔形端,该楔形端与相应顶头上的楔形面间呈滑动配合;圆形凸起对侧的底座上均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朝上并连有压板;所述圆形凸起的前侧周向有四个支撑油缸,该支撑油缸呈竖向布置,它们的缸体固定在圆形凸起上,它们的活塞杆外端朝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基准面加工用夹具,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有圆形凸起,圆形凸起上依次有下支座和上支座且三者间连为一体;所述上下支座均为圆柱状,其上均有贯通其总长的竖孔,竖孔内自下而上依次有第一油缸和顶头;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朝上并与相应顶头相连;顶头的上段周向均布有楔形面,与楔形面相应的上下支座上均有径向孔,径向孔内有顶销;顶销的里端为楔形端,该楔形端与相应顶头上的楔形面间呈滑动配合;圆形凸起对侧的底座上均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朝上并连有压板;所述圆形凸起的前侧周向有四个支撑油缸,该支撑油缸呈竖向布置,它们的缸体固定在圆形凸起上,它们的活塞杆外端朝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基准面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孔下端有封块,竖孔的纵向中间有使其上段直径大于其下段的台阶;所述顶头位于台阶之上的那段竖孔内,顶头的竖向长度短于台阶之上的那段竖孔长度;台阶之下的那段竖孔内有活塞及活塞杆,活塞杆上端伸入台阶之上的通孔内并与顶头相连;从而由竖孔、竖孔下端的封块、竖孔纵向中间的台阶、台阶之下的那段竖孔内的活塞及活塞杆构成第一油缸;其中,活塞与封块间的竖孔孔壁上有进、出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基准面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块含有圆片,其上表面中间均有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龙陈飞陈丽徐言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瑞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