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抱箍内壁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58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抱箍内壁的夹具。该装置包括有与外设旋转部件连接的管状壳体,管状壳体内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放置槽,各放置槽对应的管状壳体上开设有与销孔同轴的定位孔,定位孔内插接有定位销,各限位槽对应的管状壳体上开设有螺纹通孔,各所述螺纹通孔位于对应的限位槽中部,各螺纹通孔上旋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一端位于管状壳体外,另一端位于限位槽内,且铰接有支撑块,调节螺杆以及支撑块的设置,两半圆弧壳体在装夹时可以通过微调调节螺杆的进给深度,使支撑块的侧边能够完全挤压在两半圆弧壳体连接段上,将半圆弧壳体抵触在管状壳体内壁上,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抱箍内壁的夹具
本技术属于加工装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抱箍内壁的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车床用夹具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360562.2,申请日为2014.07.02,授权公告号为CN203956603U,授权公告日为2014.11.26,该专利包括一个法兰盘,法兰盘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V槽固定支座,工件通过两个弧形抱箍固定于V槽固定支座上,V槽固定支座的下部设置有一个调节限位板,法兰盘与车床连接方式可以是直接安装于卡盘上或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主轴法兰面上两者中的一种,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夹具装夹定位过程复杂,无法做到同时对两个相同零件装夹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抱箍夹具装夹定位过程复杂,无法做到同时对两个相同零件装夹的目的,为了改善其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抱箍内壁的夹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加工抱箍内壁的夹具,所述抱箍包括有两半圆弧壳体,所述半圆弧壳体包括有中间弧形段以及与中间弧形段两端均连接的连接段,所述中间弧形段顶部开设有销孔,位于销孔两侧的中间弧形段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块,包括有与外设旋转部件连接的管状壳体,所述管状壳体内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段的限位槽,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用于放置安装块的放置槽,各放置槽对应的管状壳体上开设有与销孔同轴的定位孔,定位孔内插接有定位销,各限位槽对应的管状壳体上开设有螺纹通孔,各所述螺纹通孔位于对应的限位槽中部,各螺纹通孔上旋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一端位于管状壳体外,另一端位于限位槽内,且铰接有支撑块。本技术工作时,将一半圆弧壳体置于管状壳体内,同时将连接段上表面分别贴合在管状壳体内壁上下两端的限位槽侧壁上,通过将管状壳体上的定位销穿插至半圆弧壳体中间弧形段顶部的销孔内,此时安装块位于放置槽内,当一半圆弧壳体固定完成后,将另一半圆弧壳体以同样方式放置在管状壳体内,通过旋转调节螺杆,使支撑块向管状壳体中心移动,通过支撑块两侧挤压两半圆弧壳体连接段底部,使两半圆弧壳体连接段上部抵触在对应的限位槽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调节螺杆以及支撑块的设置,两半圆弧壳体在装夹时可以通过微调调节螺杆的进给深度,使支撑块的侧边能够完全挤压在两半圆弧壳体连接段上,将半圆弧壳体抵触在管状壳体内壁上,该装置操作简单,装夹牢固,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述支撑块为三棱柱。支撑块设置为三棱柱形,使得支撑块两侧在挤压半圆弧壳体连接段时能够将连接段与限位槽内壁之间的间隙压死。所述放置槽底面上开设有缺口。缺口的设置避免了管状壳体内壁与半圆弧壳体中间弧形段的顶端干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半圆弧壳体,101中间弧形段,102连接段,103销孔,104安装块,2管状壳体,3限位槽,4放置槽,5定位孔,6定位销,7螺纹通孔,8调节螺杆,9支撑块,10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如图1所示,为一种用于加工抱箍内壁的夹具,抱箍包括有两半圆弧壳体1,半圆弧壳体1包括有中间弧形段101以及与中间弧形段101两端均连接的连接段102,中间弧形段101顶部开设有销孔103,位于销孔103两侧的中间弧形段10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块104,包括有与外设旋转部件连接的管状壳体2,管状壳体2内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段102的限位槽3,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用于放置安装块104的放置槽4,各放置槽4对应的管状壳体2上开设有与销孔103同轴的定位孔5,定位孔5内插接有定位销6,各限位槽3对应的管状壳体2上开设有螺纹通孔7,各螺纹通孔7位于对应的限位槽3中部,各螺纹通孔7上旋接有调节螺杆8,调节螺杆8一端位于管状壳体2外,另一端位于限位槽3内,且铰接有支撑块9。支撑块9为三棱柱。支撑块9设置为三棱柱形,使得支撑块9两侧在挤压半圆弧壳体1连接段102时能够将连接段102与限位槽3内壁之间的间隙压死。放置槽4底面上开设有缺口10。缺口10的设置避免了管状壳体2内壁与半圆弧壳体1中间弧形段101的顶端干涉。工作时,将一半圆弧壳体1置于管状壳体2内,同时将连接段102上表面分别贴合在管状壳体2内壁上下两端的限位槽3侧壁上,通过将管状壳体2上的定位销6穿插至半圆弧壳体1中间弧形段101顶部的销孔103内,此时安装块104位于放置槽4内,当一半圆弧壳体1固定完成后,将另一半圆弧壳体1以同样方式放置在管状壳体2内,通过旋转调节螺杆8,使支撑块9向管状壳体2中心移动,通过支撑块9两侧挤压两半圆弧壳体1连接段102底部,使两半圆弧壳体1连接段102上部抵触在对应的限位槽3侧壁上。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工抱箍内壁的夹具,所述抱箍包括有两半圆弧壳体,所述半圆弧壳体包括有中间弧形段以及与中间弧形段两端均连接的连接段,所述中间弧形段顶部开设有销孔,位于销孔两侧的中间弧形段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外设旋转部件连接的管状壳体,所述管状壳体内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段的限位槽,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用于放置安装块的放置槽,各放置槽对应的管状壳体上开设有与销孔同轴的定位孔,定位孔内插接有定位销,各限位槽对应的管状壳体上开设有螺纹通孔,各所述螺纹通孔位于对应的限位槽中部,各螺纹通孔上旋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一端位于管状壳体外,另一端位于限位槽内,且铰接有支撑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抱箍内壁的夹具,所述抱箍包括有两半圆弧壳体,所述半圆弧壳体包括有中间弧形段以及与中间弧形段两端均连接的连接段,所述中间弧形段顶部开设有销孔,位于销孔两侧的中间弧形段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外设旋转部件连接的管状壳体,所述管状壳体内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段的限位槽,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用于放置安装块的放置槽,各放置槽对应的管状壳体上开设有与销孔同轴的定位孔,定位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桃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德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