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强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立卧锁刀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58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立卧锁刀座,包括锁刀座体、支撑座、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设于支撑座上,第一立柱上端侧壁具有第一平面和第一通孔,第二立柱上端侧壁具有第二平面和第二通孔,在第二平面且围绕第二通孔开设圆心角为90°的限位槽,限位槽下端位于第二平面的侧边缘;第一通孔穿设有与锁刀座体固定连接的调位手臂,第二通孔穿设有与锁刀座体可转动连接的紧固螺栓;锁刀座体设有与限位槽转动配合的限位柱;锁刀座体侧壁开设有锁位通孔,锁位通孔穿设有锁位螺栓。旋松紧固螺栓,转动调位手臂,可使锁刀座体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90°,以实现锁刀座体呈立式状态或卧式状态,相对安装的刀具也为立式状态或卧式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立卧锁刀座
本技术涉及锁刀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立卧锁刀座。
技术介绍
锁刀座又叫拆刀器、BT双头锁刀座,是用于CNC、机床刀柄锁定的一种机床附件。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锁刀座主要有立式和卧式两种,这两种锁刀座不能通用,而且每种锁刀座只能安装同系列的刀具,使用范围窄,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立卧锁刀座,能够实现锁刀座立卧双用,扩大了使用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立卧锁刀座,包括锁刀座体、支撑座、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和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对称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立柱上端侧壁具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二立柱上端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对且平行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立柱上端具有垂直穿设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立柱上端具有垂直穿设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平面上且围绕所述第二通孔开设有圆心角为90°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平面的侧边缘且为开口端,所述限位槽的上端位于第二立柱竖向中心线上且为封闭端;所述锁刀座体相对的侧壁具有对应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平面接触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一盲孔,所述第二配合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一通孔穿设有伸入第一盲孔且与锁刀座体固定连接的调位手臂,所述第二通孔穿设有伸入第二盲孔且与锁刀座体可转动连接的紧固螺栓;所述第二配合面固设有与所述限位槽转动配合的限位柱;所述锁刀座体侧壁还开设有锁位通孔,所述锁位通孔穿设有锁位螺栓。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柱的自由端为圆凸端。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具有多个用于连接数控机床的垂直螺孔。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锁位通孔至少为两个,所述锁位螺栓与所述锁位通孔相适配。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锁位通孔为三个,其中一所述锁位通孔位于所述锁刀座体一侧壁的中心,另外两个所述锁位通孔对称设于所述锁刀座体另一侧壁中心的两侧。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锁位通孔为三个,其中一个锁位通孔为粗径锁位通孔,另外两个锁位通孔为细径锁位通孔,粗径锁位通孔位于所述锁刀座体一侧壁的中心,两个细径锁位通孔对称设于所述锁刀座体另一侧壁中心的两侧。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为台阶孔。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刀座体上端面设有多个减重槽。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开设限位槽和设置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柱,旋松紧固螺栓时,转动调位手臂,可使锁刀座体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90°,以实现锁刀座体呈立式状态或卧式状态,相对安装的刀具也为立式状态或卧式状态,其拆装方便、结构简单。通过在锁刀座体侧壁开设多个锁位通孔和设置多个穿设锁位通孔的锁位螺栓,可实现对多个系列的刀具进行固定,实现锁刀座多用途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立卧锁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支撑座、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一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支撑座、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另一角度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锁刀座体;11-限位柱;12-减重槽;2-支撑座;21-垂直螺孔;3-第一立柱;31-第一平面;32-第一通孔;4-第二立柱;41-第二平面;42-第二通孔;43-限位槽;5-调位手臂;6-紧固螺栓;7-锁位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立卧锁刀座,包括锁刀座体1、支撑座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调位手臂5和紧固螺栓6。第一立柱3的下端和第二立柱4的下端对称设于支撑座2上,第一立柱3上端侧壁具有第一平面31,第二立柱4上端侧壁具有与第一平面31相对且平行的第二平面41,第一立柱3上端具有垂直穿设第一平面31的第一通孔32,第二立柱4上端具有垂直穿设第二平面41的第二通孔42,在第二平面41上且围绕第二通孔42开设有圆心角为90°的限位槽43,限位槽43的下端位于第二平面41的侧边缘且为开口端,限位槽43的上端位于第二立柱4竖向中心线上且为封闭端;锁刀座体1相对的侧壁具有对应与第一平面31、第二平面41接触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开设有与第一通孔32同轴的第一盲孔,第二配合面开设有与第二通孔42同轴的第二盲孔,第一通孔32穿设有伸入第一盲孔且与锁刀座体1固定连接的调位手臂5,第二通孔42穿设有伸入第二盲孔且与锁刀座体1可转动连接的紧固螺栓6,第二配合面固设有与限位槽43转动配合的限位柱11,锁刀座体1侧壁还开设有锁位通孔,锁位通孔穿设有锁位螺栓7。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为圆形结构,该支撑座2具有多个用于连接数控机床的垂直螺孔21,通过穿设垂直螺孔21的固定螺栓将立卧锁刀座固定在数控机床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2和第二通孔42同轴设置,第一通孔32和,或第二通孔42为台阶孔。在本实施例中,锁刀座体1上端面设有多个减重槽12,以降低锁刀座体1的重量。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柱11的自由端为圆凸端,圆凸端的限位柱11便于在限位槽43内旋转。在本实施例中,锁位通孔至少为两个,所述锁位螺栓7与锁位通孔相适配。优选地,所述锁位通孔为三个,其中一个锁位通孔为粗径锁位通孔,另外两个锁位通孔为细径锁位通孔,粗径锁位通孔位于锁刀座体1一侧壁的中心,粗径锁位通孔装设较大规格的锁位螺栓7,该锁位螺栓7用于固定BT40系列刀柄,两个细径锁位通孔对称设于锁刀座体1另一侧壁中心的两侧,细径锁位通孔装设较小规格的锁位螺栓7,该规格的锁位螺栓7用于固定SK40系列刀柄、JT40系列刀柄、CAT40系列刀柄机和HSK63A型刀柄。基于上述的立卧锁刀座,利用限位柱11在限位槽43内旋转,可使锁刀座体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90°呈立式状态或卧式状态,安装的刀具也为立式状态或卧式状态;开设多个锁位通孔和设置相匹配的锁位螺栓7,可使该立卧锁刀座安装不同系列的刀具,以此扩大了立卧锁刀座的使用范围。本技术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立卧锁刀座,包括锁刀座体(1)、支撑座(2)、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立柱(3)的下端和所述第二立柱(4)的下端对称设于所述支撑座(2)上,所述第一立柱(3)上端侧壁具有第一平面(31),所述第二立柱(4)上端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平面(31)相对且平行的第二平面(41),所述第一立柱(3)上端具有垂直穿设所述第一平面(31)的第一通孔(32),所述第二立柱(4)上端具有垂直穿设所述第二平面(41)的第二通孔(42),在所述第二平面(41)上且围绕所述第二通孔(42)开设有圆心角为90°的限位槽(43),所述限位槽(43)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平面(41)的侧边缘且为开口端,所述限位槽(43)的上端位于第二立柱(4)竖向中心线上且为封闭端;/n所述锁刀座体(1)相对的侧壁具有对应与所述第一平面(31)、所述第二平面(41)接触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2)同轴的第一盲孔,所述第二配合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42)同轴的第二盲孔;/n所述第一通孔(32)穿设有伸入第一盲孔且与锁刀座体(1)固定连接的调位手臂(5),所述第二通孔(42)穿设有伸入第二盲孔且与锁刀座体(1)可转动连接的紧固螺栓(6);/n所述第二配合面固设有与所述限位槽(43)转动配合的限位柱(11);/n所述锁刀座体(1)侧壁还开设有锁位通孔,所述锁位通孔穿设有锁位螺栓(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立卧锁刀座,包括锁刀座体(1)、支撑座(2)、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立柱(3)的下端和所述第二立柱(4)的下端对称设于所述支撑座(2)上,所述第一立柱(3)上端侧壁具有第一平面(31),所述第二立柱(4)上端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平面(31)相对且平行的第二平面(41),所述第一立柱(3)上端具有垂直穿设所述第一平面(31)的第一通孔(32),所述第二立柱(4)上端具有垂直穿设所述第二平面(41)的第二通孔(42),在所述第二平面(41)上且围绕所述第二通孔(42)开设有圆心角为90°的限位槽(43),所述限位槽(43)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平面(41)的侧边缘且为开口端,所述限位槽(43)的上端位于第二立柱(4)竖向中心线上且为封闭端;
所述锁刀座体(1)相对的侧壁具有对应与所述第一平面(31)、所述第二平面(41)接触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2)同轴的第一盲孔,所述第二配合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42)同轴的第二盲孔;
所述第一通孔(32)穿设有伸入第一盲孔且与锁刀座体(1)固定连接的调位手臂(5),所述第二通孔(42)穿设有伸入第二盲孔且与锁刀座体(1)可转动连接的紧固螺栓(6);
所述第二配合面固设有与所述限位槽(43)转动配合的限位柱(11);
所述锁刀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