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角取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56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角取放装置,其包括基架,基架上端部设置有连接架,基架上固定设置有取放机构,取放机构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固定在基架上,驱动气缸一端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基架一侧,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吸附机构,吸附机构包括吸附板;支撑板上设置有悬臂,悬臂上固定设置有翻转气缸,翻转气缸设置有转杆,转杆固定在吸附板上;基架下端面固定设置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部机械臂带动基架移位至指定位置,利用传感器感应基架与货物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再配合第一驱动气缸及第二驱动气缸调整吸取的护角能稳稳放置在货物面两侧,实现护角抓取和安装放料的全自动化,保证护角安装到货物面上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角取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自动化
,尤其是涉及一种护角取放装置。
技术介绍
垛堆打包时常常需要加装护角,垛堆的打包过程特别是护角的安装往往需要人工参与,而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需要实现从护角取料到定位安装的自动化。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自动化机构以实现护角取料到定位安装的全自动化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护角取放装置,保证加装护角的准确度,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护角取放装置,其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端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基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取放机构及第二取放机构,所述第一取放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固定在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基架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吸附机构,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包括第一吸附板,所述第一吸附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吸盘;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悬臂,所述第一悬臂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方,所述第一悬臂另一端延伸出第一支撑板外,所述第一悬臂另一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翻转气缸,所述第一翻转气缸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固定在第一吸附板上;所述第二取放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固定在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基架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吸附机构,所述第二吸附机构包括第二吸附板,所述第二吸附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吸盘;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一侧,所述第二悬臂另一端延伸出第二支撑板外,所述第二悬臂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翻转气缸,所述第二翻转气缸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固定在第二吸附板上;所述基架下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传感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内卡持设置有伸缩杆,所述连接架于旋转轴两侧分别设置有顶出气缸,所述顶出气缸一端设置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一端与基架上端面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架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末端设置有海绵垫。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板两端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吸附板卡持在两第一定位板之间;所述第二吸附板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板两端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吸附板卡持在两第二定位板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板上设置有第一卡轴,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转轴卡持在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吸附板上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转轴卡持在第二卡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板上设置有第一抵压座,所述第一抵压座上卡持设置有第一卡轴,所述第一卡轴贯穿第一转杆端部,所述第二吸附板上设置有第二抵压座,所述第二抵压座上卡持设置有第二卡轴,所述第二卡轴贯穿第二转杆端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板上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垂直于第一吸附板设置,所述第二吸附板上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垂直于第二吸附板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呈竖直安装状态,所述第二挡板呈水平安装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架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内卡持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在第一导向块内来回滑动,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基架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内卡持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在第二导向块内来回滑动,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转气缸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翻转气缸垂直向下设置。综上所述,本技术护角取放装置通过外部机械臂带动基架移位至指定位置,利用传感器感应基架与货物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从而保证基架与货物面的平行,再配合第一驱动气缸及第二驱动气缸调整吸取的护角能稳稳放置在货物面两侧,实现护角抓取和安装放料的全自动化,保证护角安装到货物面上的准确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护角取放装置结合护角及货物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护角取放装置结合护角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护角取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护角取放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护角取放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取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取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护角取放装置包括基架100,所述基架100上端部设置有连接架200,所述连接架200一端连接有机械臂,通过机械臂带动连接架200移动,进而带动基架100移位,所述机械臂为传统的机械臂构造,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所述基架10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取放机构300及第二取放机构400。所述第一取放机构300包括第一驱动气缸310,所述第一驱动气缸310固定在基架100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310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杆320,所述第一驱动杆320一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30,所述第一支撑板330设置在基架100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33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吸附机构340,所述第一吸附机构340包括第一吸附板341,所述第一吸附板34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吸盘342,用于吸附护角;所述第一吸附板34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30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板330两端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板350,所述第一吸附板341卡持在两第一定位板350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吸附板341上设置有第一转轴343,所述第一定位板350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转轴343卡持在第一卡槽内,从而使得第一吸附板341以第一转轴343为轴芯进行转动,方便调节第一吸盘342的吸附角度。所述第一支撑板330上设置有第一悬臂360,所述第一悬臂360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板330上方,所述第一悬臂360另一端延伸出第一支撑板330外,所述第一悬臂360另一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翻转气缸370,所述第一翻转气缸370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翻转气缸370设置有第一转杆371,所述第一转杆371固定在第一吸附板341上;具体地,所述第一吸附板341上设置有第一抵压座344,所述第一抵压座344上卡持设置有第一卡轴345,所述第一卡轴345贯穿第一转杆371端部,所述第一转杆371端部设置有第一卡块3711,所述第一卡轴345贯穿第一卡块3711设置,当第一翻转气缸370带动第一转杆371朝向第一吸附板341运作时,第一转杆371对第一卡轴345施力,进而对第一吸附板341施力,使得第一吸附板341在第一支撑板330下方旋转,从而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角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端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基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取放机构及第二取放机构,所述第一取放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固定在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基架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吸附机构,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包括第一吸附板,所述第一吸附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吸盘;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悬臂,所述第一悬臂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方,所述第一悬臂另一端延伸出第一支撑板外,所述第一悬臂另一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翻转气缸,所述第一翻转气缸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固定在第一吸附板上;/n所述第二取放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固定在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基架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吸附机构,所述第二吸附机构包括第二吸附板,所述第二吸附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吸盘;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一侧,所述第二悬臂另一端延伸出第二支撑板外,所述第二悬臂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翻转气缸,所述第二翻转气缸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固定在第二吸附板上;/n所述基架下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角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端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基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取放机构及第二取放机构,所述第一取放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固定在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基架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吸附机构,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包括第一吸附板,所述第一吸附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吸盘;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悬臂,所述第一悬臂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方,所述第一悬臂另一端延伸出第一支撑板外,所述第一悬臂另一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翻转气缸,所述第一翻转气缸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固定在第一吸附板上;
所述第二取放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固定在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基架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吸附机构,所述第二吸附机构包括第二吸附板,所述第二吸附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吸盘;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一侧,所述第二悬臂另一端延伸出第二支撑板外,所述第二悬臂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翻转气缸,所述第二翻转气缸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固定在第二吸附板上;
所述基架下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内卡持设置有伸缩杆,所述连接架于旋转轴两侧分别设置有顶出气缸,所述顶出气缸一端设置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一端与基架上端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末端设置有海绵垫。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护角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美云温德林许焕甦陈汉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斯玛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