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适合用作分支支架移植物的移植物,与直径变化相对应地具有作为体内埋入型材料所需的破裂强度,并且能够细径化且无缝的筒状的医疗用高密度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医疗用高密度织物的特征在于,满足:(1)经丝与纬丝均为总纤度60dtex以下的复丝合成纤维;(2)该织物具有:粗径部;两个分枝部,该两个分枝部的直径的总和比该粗径部的直径小;以及锥形部,该锥形部介于该粗径部与该两个分枝部之间,该粗径部为1/1平的织组织,该两个分枝部为1/2凸纹的织组织等,在该锥形部中,这些织组织以形成三角形的方式切换;(3)在该粗径部和该两个分枝部中,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均为1600~2400;以及(4)在该粗径部和该两个分枝部中,织物的厚度均为110μm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医疗用的织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的高密度织物。更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缝且为筒状的医疗用的高密度织物以及利用缝合丝在该医疗用的高密度织物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将金属支架缝合并固定从而用作移植物的支架移植物,其中,关于该医疗用的高密度织物,其厚度较薄,强度较强,透水率较低,能够细径化,除上述之外,具有:粗径部;两个分枝部,该两个分枝部的直径的总和比该粗径部的直径大或者小;以及锥形部,该锥形部介于该粗径部与该两个分枝部之间,以特定构造来使该锥形部的织组织发生变化并使之与直径变化相对应。
技术介绍
由于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正在从人工血管置换术快速地变为侵入性较低的支架移植物的手术的施行。在以往的人工血管置换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即,通过进行开胸或开腹手术而成为大规模的外科手术,因此患者的身体负担较大,针对老人或具有并发症的患者的适用存在限度,并且由于需要长期的入院治疗,因此患者、医疗设施方面的经济的负担较大。另一方面,在利用支架移植物施行的手术中,使用了支架移植物的经导管的血管内治疗(从腿的根部的动脉将压缩插入有支架移植物的较细的导管放入,在动脉瘤的部位将支架移植物开放固定,从而阻止向动脉瘤的血流来防止动脉瘤的破裂的治疗方法)不会伴随开胸或开腹手术,上述的身体和经济上的负担减少,因此,近年来其适应正在快速扩大,所述支架移植物通过相对于制为筒状的医疗用的织物或膜等移植物组合支架而成,该支架发挥利用金属保持为圆筒状的形态的作用。然而,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述,在现行的支架移植物中,支架的金属线径、移植物的厚度较大,无法将其较小地折叠到较细的直径,因此只有较粗的导管径的导管,无法适应于动脉较细的女性、日本人等亚洲人的情况较多。为了使支架移植物变细,需要对金属的支架的形状、金属线径等进行研究,但是,支架移植物基本上以利用金属的扩张力按压于血管壁的方式固定于患部,因此,在将支架线径设为较细等对扩张力施加影响这样的改善中存在限度。另一方面,也期望将占支架移植物的大半容积的移植物设为较薄,但是,例如在e-PTFE膜中,若将厚度设为较薄,则由于支架的扩张力、血压,膜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较薄地延伸,具有破裂的危险性。因此,专利文献1提出了使用兼具较高的生物学安全性和成型加工性的超细聚酯纤维的方案。另外,如以下的专利文献2所述,在利用由纤维构成的织物、编织物形成的移植物中,若将厚度设为较薄,则血液会从移植物自身泄漏,看不到治疗效果。尤其在腹部大动脉瘤治疗所使用的分支型支架移植物中,容易发生来自从大动脉向各下肢(左右髂骨动脉)分支的边界部的漏液,所述厚度设得越薄,该问题越显著。并且,伸长、弯曲的应力容易作用于分支部(边界部),在膜类型的移植物中有时也发生破裂,针对织物类型的移植物采取了如下对策,通过手工缝制来缝制边界部或者利用热切割机进行端面处理,来防止血液从边界部部位泄漏或发生破裂,但不能说很充分。因此,为了同时解决防止从这样的分支部(边界部)发生的漏液和细径化的课题,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纬丝使用单丝纤度0.5dtex以下的聚酯复丝且以单层组织构成分支部(边界部)的织物组织的无缝且为筒状的医疗用高密度织物。另外,在以下的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的技术,即,在由标准型多臂织机织造的移植物材料中,为了使设于织造移植物干部的单一内腔上方部分与两个小径内腔之间的锥形部的锥形能够实现,将提花纱(横丝)在每第2根经纱(纵丝)的周围编成,从而以干部的上方部分的紧密度得到比较具有不浸透性的织物(weave),并且对于锥形部分和两个枝部,能够将波纹(wave)更加紧密地“塞入”(参照该说明书的[0058]段)。然而,在专利文献3中,关于紧密地“塞入”的织组织为特定的织组织,即1/2凸纹的织组织或者1/1平与1/2凸纹的1根交替或两根交替的织组织,没有任何记载,另外,关于锥形部在1个主视图中,从与干部相切的线的某1点朝向与两个枝部相切的线上的两个点,以从干部的织组织向枝部的织组织形成三角形的方式切换,没有任何记载。并且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移植物材料用的织布中,纬丝未使用单丝纤度0.5dtex以下的聚酯复丝。如所述那样,在专利文献1和/或2所述的无缝且为筒状的医疗用高密度织物中,由于纬丝使用单丝纤度0.5dtex以下的聚酯复丝,因此,能够将移植物的厚度设为较薄,维持所需的低透水率、高破裂强度、薄度,并且实现作为支架移植物的细径化,但是,在如下的情况下,关于如何使该锥形部的织组织具体地变化并使其与直径变化相对应,未进行公开,也没有指导和启示,所述情况为,在该织物具有:粗径部;两个分枝部,该两个分枝部的直径的总和比该粗径部的直径大或者小;以及锥形部,该锥形部介于该粗径部与该两个分枝部之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37263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2376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45409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所述以往技术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适合用作分支支架移植物的移植物,与直径变化相对应地具有作为体内埋入型材料所需的破裂强度,并且能够细径化的无缝且为筒状的医疗用高密度织物。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进行了锐意研究,并重复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使用经纬丝均为总纤度60dtex以下的聚酯复丝合成纤维,并在具有粗径部、两个分枝部以及锥形部的情况下,以特定构造使该锥形部的织组织发生变化并使其与直径变化相对应,从而能够解决所述课题,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其中,该两个分枝部的直径的总和比该粗径部的直径大或者小,该锥形部介于该粗径部与该两个分枝部之间。即,本专利技术如以下所示。[1]本专利技术为无缝且为筒状的医疗用高密度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用高密度织物满足下述(1)~(4):(1)经丝和纬丝均为总纤度60dtex以下的复丝合成纤维;(2)该织物具有:粗径部;两个分枝部,该两个分枝部的直径的总和比该粗径部的直径大或小;以及锥形部,该锥形部介于该粗径部与该两个分枝部之间,在该两个分枝部的直径的总和比该粗径部的直径小的情况下,该粗径部为1/1平的织组织,该两个分枝部为1/2凸纹的织组织,或者为1/1平与1/2凸纹的1根交替或两根交替的织组织,该锥形部在1个主视图中,由与该粗径部相切的线和与该两个分枝部相切的线划分出,从自与该两个分枝部相切的线上的该两个分枝部的合流点朝向与该粗径部相切的线且相对于所述与该粗径部相切的线正交的线的脚部起,朝向与该两个分枝部相切的线上的任意的两个点,以从该粗径部的织组织向该两个分枝部的织组织形成三角形的方式切换,另外,在该两个分枝部的直径的总和比该粗径部的直径大的情况下,该粗径部为1/2凸纹的织组织,或者为1/1平与1/2凸纹的1根交替或两根交替的织组织,该两个分枝部为1/1平的织组织,该锥形部在1个主视图中,由与该粗径部相切的线和与该两个分枝部相切的线划分出,从与该两个分枝部相切的线上的该两个分枝部的合流点朝向与该粗径部相切的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高密度织物,其为无缝且为筒状的医疗用高密度织物,所述医疗用高密度织物的特征在于,满足下述(1)~(4):/n(1)经丝和纬丝均为总纤度60dtex以下的复丝合成纤维;/n(2)该织物具有:粗径部;两个分枝部,该两个分枝部的直径的总和比该粗径部的直径大或小;以及锥形部,该锥形部介于该粗径部与该两个分枝部之间,在该两个分枝部的直径的总和比该粗径部的直径小的情况下,该粗径部为1/1平的织组织,该两个分枝部为1/2凸纹的织组织,或者为1/1平与1/2凸纹的1根交替或两根交替的织组织,该锥形部在1个主视图中,由与该粗径部相切的线和与该两个分枝部相切的线划分出,从自与该两个分枝部相切的线上的该两个分枝部的合流点朝向与该粗径部相切的线且相对于所述与该粗径部相切的线正交的线的脚部起,朝向与该两个分枝部相切的线上的任意的两个点,以从该粗径部的织组织向该两个分枝部的织组织形成三角形的方式切换,另外,在该两个分枝部的直径的总和比该粗径部的直径大的情况下,该粗径部为1/2凸纹的织组织,或者为1/1平与1/2凸纹的1根交替或两根交替的织组织,该两个分枝部为1/1平的织组织,该锥形部在1个主视图中,由与该粗径部相切的线和与该两个分枝部相切的线划分出,从与该两个分枝部相切的线上的该两个分枝部的合流点朝向与该粗径部相切的线上的任意的两个点,以从该两个分枝部的织组织向该粗径部的织组织形成三角形的方式切换;/n(3)在该粗径部和该两个分枝部中,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均为1600~2400;以及/n(4)在该粗径部和该两个分枝部中,织物的厚度均为110μm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8 JP 2017-2547371.一种医疗用高密度织物,其为无缝且为筒状的医疗用高密度织物,所述医疗用高密度织物的特征在于,满足下述(1)~(4):
(1)经丝和纬丝均为总纤度60dtex以下的复丝合成纤维;
(2)该织物具有:粗径部;两个分枝部,该两个分枝部的直径的总和比该粗径部的直径大或小;以及锥形部,该锥形部介于该粗径部与该两个分枝部之间,在该两个分枝部的直径的总和比该粗径部的直径小的情况下,该粗径部为1/1平的织组织,该两个分枝部为1/2凸纹的织组织,或者为1/1平与1/2凸纹的1根交替或两根交替的织组织,该锥形部在1个主视图中,由与该粗径部相切的线和与该两个分枝部相切的线划分出,从自与该两个分枝部相切的线上的该两个分枝部的合流点朝向与该粗径部相切的线且相对于所述与该粗径部相切的线正交的线的脚部起,朝向与该两个分枝部相切的线上的任意的两个点,以从该粗径部的织组织向该两个分枝部的织组织形成三角形的方式切换,另外,在该两个分枝部的直径的总和比该粗径部的直径大的情况下,该粗径部为1/2凸纹的织组织,或者为1/1平与1/2凸纹的1根交替或两根交替的织组织,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野登起男,福田辽,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