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馈送器以及部件实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477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0
一种带馈送器以及部件实装装置。在带馈送器中,通过使插槽卡合部卡合于馈送器基座的插槽,具有沿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扩展的形状的两个侧框架以在基部的宽度方向上对置的配置安装于在馈送器基座安装的基部的上表面。通过使设置于两个侧框架彼此相向的面的搬运路构成部对置而形成作为载带的搬运路的带搬运路。在两个侧框架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将载带朝向前方搬运的带搬运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馈送器以及部件实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馈送器以及包含该带馈送器的部件实装装置,所述带馈送器安装于部件实装装置的馈送器基座,并搬运收纳有部件的载带而供给部件。
技术介绍
以往的部件实装装置具有供给部件的部件供给部、以及拾取部件供给部所供给的部件并将该部件装配于基板的装配头。作为部件供给部,已知有带馈送器,其将封入有部件的载带通过带搬运部搬运而向规定的部件供给位置供给部件。带馈送器能够以相对于部件实装装置的馈送器基座装拆自如的方式安装并使用,且能够高效地供给各种各样的尺寸(宽度方向尺寸)的部件。在供给的部件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与此相应地载带的宽度也变大,因此对于带馈送器,也需要能够搬运宽度较大的载带的尺寸的带馈送器。这样,相应于载带的宽度方向尺寸而需要多种带馈送器,但已知有能够在上述多种带馈送器之间实现部件的通用化从而降低制造成本的带馈送器。这种带馈送器例如在日本特许第4795310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带馈送器中,在使插槽卡合部卡合于馈送器基座的插槽而安装的馈送器主体的侧面安装带有间隔件的侧面盖。该带馈送器不论载带的宽度方向尺寸如何,均能够将馈送器主体和侧面盖作为通用的部件(共用)。通过替换宽度方向尺寸不同的间隔件来改变馈送器主体与侧面盖的间隔。由此,能够改变形成于馈送器主体与侧面盖之间的带供给路径的宽度方向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带馈送器安装于具有插槽的馈送器基座,并将封入有部件的载带在搬运路上朝向前方搬运而向部件供给位置供给部件。该带馈送器具有基部和两个侧框架。基部具有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与插槽卡合的插槽卡合部设置于下表面。带馈送器通过使插槽卡合部卡合于插槽而安装于馈送器基座。两个侧框架具有沿基部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扩展的形状,并以在基部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安装于基部的上表面。两个侧框架分别在彼此相向的面上具有搬运路构成部,搬运路通过使搬运路构成部对置而形成。在两个侧框架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将载带朝向前方搬运的带搬运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部件实装装置具有上述带馈送器、以及对带馈送器所供给的部件进行拾取并将该部件装配于基板的装配头。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能够实现部件的通用化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抑制由于振动而发生部件供给位置的偏移的带馈送器以及包含该带馈送器的部件实装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部件实装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图。图2A是供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馈送器安装的馈送器基座的立体图。图2B是示出图2A所示的馈送器基座的第一壁部的相反侧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部件实装装置所具有的带馈送器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馈送器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馈送器所搬运的载带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馈送器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馈送器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馈送器的剖视图。图9A是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馈送器的一部分与带馈送器所具有的壁部一起示出的侧视图。图9B是示出图9A所示的带馈送器的一部分卡合于带馈送器的壁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馈送器的立体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馈送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馈送器的剖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带馈送器所具有的基部的立体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带馈送器所具有的基部的立体图。图15A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将侧框架设置于第一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带馈送器的剖视图。图15B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将侧框架设置于第二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带馈送器的剖视图。图15C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将侧框架设置于第三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带馈送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前,简单说明完成本专利技术的经过。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馈送器中,直接安装于馈送器基座的馈送器主体对包含其他部分(间隔件以及侧面盖等)的整体进行支承。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点:带馈送器相对于馈送器基座的稳定度不足而易于引起振动,从而存在部件供给位置从设定的位置偏移而由装配头进行的拾取发生错误的风险。于是,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能够实现部件的通用化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抑制由于振动而产生部件供给位置的偏移的带馈送器以及包含该带馈送器的部件实装装置。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部件实装装置1,其具有基台11、基板搬运部12、带馈送器13、头移动机构14、装配头15以及部件相机16。部件实装装置1是反复执行如下动作的装置:将从未图示的上游工序侧的装置(例如焊料印刷机、其他部件实装装置)运送来的基板KB搬入并定位于作业位置,对设置于该基板KB上的多个电极(未图示)分别装配部件BH之后,向下游工序侧的装置(例如其他部件实装装置、检查机、回流炉等)搬出。在图1中,基板搬运部12具有沿从作业者OP观察的左右方向(设为X轴方向)在基台11上延伸的一对传送带12a。基板搬运部12通过同时驱动上述一对传送带12a而沿X轴方向搬运基板KB,并将基板KB定位于作业位置。在图1中,在基台11的从作业者OP观察的前后方向(设为Y轴方向)的端部连结有在地板面F上移动自如的馈送器台车21。馈送器台车21在其上部具有馈送器基座22。在图2A、图2B中,在馈送器基座22的上表面沿X轴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插槽形成块22B。插槽形成块22B是在Y轴方向上细长的构件,并且等间隔地固定于馈送器基座22的上表面。在相邻的插槽形成块22B之间形成在馈送器基座22上沿Y轴方向延伸的槽状的插槽22S。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插槽形成块22B和它们之间的空间,形成了在X轴方向上并排的多个插槽22S。如图2A、图2B所示,在馈送器基座22的后部设置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卡止杆22P(也参照图3)。在图3以及图4中,在带馈送器13的各自的下表面设置有由沿Y轴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导轨状的构件构成的两个插槽卡合部13S。带馈送器13能够通过将上述两个插槽卡合部13S从后方朝向前方沿水平方向(即沿Y轴方向)插入馈送器基座22上的两个插槽22S而安装于馈送器基座22。可以在馈送器基座22沿X轴方向并排安装多个带馈送器13。安装于馈送器基座22的带馈送器13分别通过馈送器台车21与基台11连结而与基台11连接。在图2A、图2B以及图3中,在馈送器基座22,在与安装于馈送器基座22的带馈送器13的前端部接近且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壁部。上述两个壁部包括从作业者OP观察时的进深侧(后侧)的第一壁部25和从作业者OP观察时的近前侧(前侧)的第二壁部26。第一壁部25比第二壁部26的高度尺寸大。在图2A、图2B中,在第一壁部25的上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馈送器,其安装于具有插槽的馈送器基座,并将封入有部件的载带在搬运路上朝向前方搬运而向部件供给位置供给所述部件,/n所述带馈送器具备:/n基部,其具有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与所述插槽卡合的插槽卡合部设置于所述下表面,并且所述基部通过所述插槽卡合部与所述插槽卡合而安装于所述馈送器基座;以及/n两个侧框架,其具有沿所述基部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扩展的形状,并以在所述基部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基部的所述上表面,/n所述两个侧框架分别在彼此相向的面上具有搬运路构成部,所述搬运路通过使所述搬运路构成部对置而形成,/n在所述两个侧框架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将所述载带朝向前方搬运的带搬运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7 JP 2019-0004191.一种带馈送器,其安装于具有插槽的馈送器基座,并将封入有部件的载带在搬运路上朝向前方搬运而向部件供给位置供给所述部件,
所述带馈送器具备:
基部,其具有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与所述插槽卡合的插槽卡合部设置于所述下表面,并且所述基部通过所述插槽卡合部与所述插槽卡合而安装于所述馈送器基座;以及
两个侧框架,其具有沿所述基部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扩展的形状,并以在所述基部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基部的所述上表面,
所述两个侧框架分别在彼此相向的面上具有搬运路构成部,所述搬运路通过使所述搬运路构成部对置而形成,
在所述两个侧框架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将所述载带朝向前方搬运的带搬运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馈送器,其中,
在所述基部设置有将安装于所述馈送器基座的状态的所述基部固定于所述馈送器基座的固定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馈送器,其中,
在所述两个侧框架的至少一方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第一突起,
所述馈送器基座在与安装于所述馈送器基座的所述带馈送器的前端部对置的位置具有壁部,
在所述基部安装于所述馈送器基座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突起卡合于设置在所述壁部的第一卡合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馈送器,其中,
所述第一突起设置于所述两个侧框架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前端部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馈送器,其中,
所述带馈送器进一步具备连结所述两个侧框架的前端部的前端部连结构件,
在所述前端部连结构件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第二突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礒端美伯堀江敦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