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集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218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集成结构,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设于电芯组中相互平行的两侧端面上,在每个端板底端的长度方向上均设置一根固定横梁,在电芯组的上端面上设置若干压条,所述压条与端板相垂直,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压条和端板后并螺纹连接在固定横梁上,电芯组支撑在底板上,上盖盖合在电芯组上,且上盖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BMS组件和电器集成组件固定连接在上盖的外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采用集成托盘结构,减少工艺,将原来的单模组成组工艺,集成到箱体上,直接将成组技术与箱体结合一体成组,减少单模组成组工艺,便于安装、便于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集成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集成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安装结构复杂,装卸麻烦,使用效果差,结构稳定性不好,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集成结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集成结构,包括电芯,若干个电芯平行且并列设置并形成电芯单元,若干个电芯单元相互平行设置并组成电芯组,电芯组中相邻的电芯单元之间形成有间隙,还包括上盖、压条、固定螺栓、固定横梁、端板、底板、BMS组件和电器集成组件,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设于电芯组中相互平行的两侧端面上,在每个端板底端的长度方向上均设置一根固定横梁,在电芯组的上端面上设置若干压条,所述压条与端板相垂直,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压条和端板后并螺纹连接在固定横梁上,电芯组支撑在底板上,上盖盖合在电芯组上,且上盖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BMS组件和电器集成组件固定连接在上盖的外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限位筋,每根限位筋对应伸于一个所述间隙内。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底板之间通过胶粘结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水冷流道和水冷堵条。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外壁上设有安装窗口,所述BMS组件和电器集成组件固定连接在安装窗口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采用集成托盘结构,利用底板和压条进行电芯成组;减少工艺,将原来的单模组成组工艺,集成到箱体上,直接将成组技术与箱体结合一体成组;一体成形保证模组的一致性工艺,减少单模组成组工艺,便于安装、便于焊接,减少原模组间的跨接铜排,有效降本;高能量密度提升25%,胶粘工艺减少机构装配工艺,同时符合IP等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电芯组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集成结构,包括电芯11、上盖21、压条22、固定螺栓23、固定横梁24、端板25、底板26、BMS组件31和电器集成组件32。若干个电芯11平行且并列设置并形成电芯单元12,若干个电芯单元12相互平行设置并组成电芯组13,电芯组13中相邻的电芯单元12之间形成有间隙10,两个端板25分别设于电芯组13中相互平行的两侧端面上,在每个端板25底端的长度方向上均设置一根固定横梁24,在电芯组13的上端面上设置若干压条22,压条22与端板25相垂直,固定螺栓23依次穿过压条22和端板25后并螺纹连接在固定横梁24上。电芯组13支撑在底板26上,上盖21盖合在电芯组13上,且上盖21与底板26之间固定连接,BMS组件31和电器集成组件32固定连接在上盖21的外壁上。为便于更好地对电芯组13限位固定,在底板26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限位筋261,每根限位筋261对应伸于一个所述间隙10内。本专利技术中的上盖21与底板26之间通过胶粘结合固定。为便于更好地散热,在底板26上设有水冷流道和水冷堵条262。在上盖21的外壁上设有安装窗口,BMS组件31和电器集成组件32固定连接在安装窗口处。本专利技术设计采用集成托盘结构,利用底板26和压条22进行电芯成组;减少工艺,将原来的单模组成组工艺,集成到箱体上,直接将成组技术与箱体结合一体成组;一体成形保证模组的一致性工艺,减少单模组成组工艺,便于安装、便于焊接,减少原模组间的跨接铜排,有效降本;高能量密度提升25%,胶粘工艺减少机构装配工艺,同时符合IP等级。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集成结构,包括电芯(11),若干个电芯(11)平行且并列设置并形成电芯单元(12),若干个电芯单元(12)相互平行设置并组成电芯组(13),电芯组(13)中相邻的电芯单元(12)之间形成有间隙(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21)、压条(22)、固定螺栓(23)、固定横梁(24)、端板(25)、底板(26)、BMS组件(31)和电器集成组件(32),两个所述端板(25)分别设于电芯组(13)中相互平行的两侧端面上,在每个端板(25)底端的长度方向上均设置一根固定横梁(24),在电芯组(13)的上端面上设置若干压条(22),所述压条(22)与端板(25)相垂直,固定螺栓(23)依次穿过压条(22)和端板(25)后并螺纹连接在固定横梁(24)上,电芯组(13)支撑在底板(26)上,上盖(21)盖合在电芯组(13)上,且上盖(21)与底板(2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BMS组件(31)和电器集成组件(32)固定连接在上盖(21)的外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集成结构,包括电芯(11),若干个电芯(11)平行且并列设置并形成电芯单元(12),若干个电芯单元(12)相互平行设置并组成电芯组(13),电芯组(13)中相邻的电芯单元(12)之间形成有间隙(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21)、压条(22)、固定螺栓(23)、固定横梁(24)、端板(25)、底板(26)、BMS组件(31)和电器集成组件(32),两个所述端板(25)分别设于电芯组(13)中相互平行的两侧端面上,在每个端板(25)底端的长度方向上均设置一根固定横梁(24),在电芯组(13)的上端面上设置若干压条(22),所述压条(22)与端板(25)相垂直,固定螺栓(23)依次穿过压条(22)和端板(25)后并螺纹连接在固定横梁(24)上,电芯组(13)支撑在底板(26)上,上盖(21)盖合在电芯组(13)上,且上盖(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玉田伟顾星红唐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