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及防延烧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215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包含多个单元电池及至少一防延烧层。各单元电池相互电性连接。防延烧层介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单元电池之间。至少一防延烧层包含相连的一吸热部及一隔热部。吸热部为热汽化材料。隔热部的导热系数低于吸热部的导热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及防延烧层
本专利技术为关于一种电池模块及隔离层,特别是一种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及其所包含的防延烧层。
技术介绍
在电池模块系统中,热失控后使电池模块发生全部烧毁的状况相当常见。尤其是高能量的锂电池模块,由于电池层叠紧密,即使只有一颗电池热失控(thermalrunaway),其产生的热量会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使得全部模块电池烧毁损失,甚至造成爆炸导致伤亡出现。因此,为了控制电池模块的安全性使电池模块不至于全烧毁而影响人员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必须开发有效控制热能的材料及方法,以维护电池模块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及其所包含的防延烧层,可以维护电池模块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包含多个单元电池及至少一防延烧层。各单元电池相互电性连接。防延烧层介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单元电池之间。至少一防延烧层包含相连的一吸热部及一隔热部。吸热部为热汽化材料。隔热部的导热系数低于吸热部的导热系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公开的防延烧层,包含一吸热部及一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包含:/n多个单元电池,各该单元电池相互电性连接;以及/n至少一防延烧层,介于任意两个相邻这些单元电池之间,该至少一防延烧层包含相连的一吸热部及一隔热部,该吸热部为热汽化材料,该隔热部的导热系数低于该吸热部的导热系数。/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4 TW 1081003291.一种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包含:
多个单元电池,各该单元电池相互电性连接;以及
至少一防延烧层,介于任意两个相邻这些单元电池之间,该至少一防延烧层包含相连的一吸热部及一隔热部,该吸热部为热汽化材料,该隔热部的导热系数低于该吸热部的导热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其中这些吸热部分别叠设于这些隔热部的一侧,且这些吸热部分别较这些隔热部靠近这些单元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其中每一该防延烧层中,该吸热部与该隔热部可采用混和、融合、黏合、化学交联等方法结合成一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其中每一该防延烧层为非兼容性两相结构材质或兼容性均相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其中该隔热部的热传导系数系随着该隔热部的温度升高而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其中该隔热部在小于一第一温度时,该隔热部的热传导系数大于1W/m·K,该隔热部在大于一第二温度时,该隔热部的热传导系数小于1W/m·K,其中,该第一温度小于该第二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其中这些单元电池包含一第一排单元电池及一第二排单元电池,该第一排单元电池与该第二排单元电池并排,且该至少一防延烧层阻隔于该第一排单元电池于该第二排单元电池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其中该至少一防延烧层包含相连的一第一段、一第二段及一第三段,该至少一防延烧层蜿蜒围绕于该第一排单元电池及该第二排单元电池,以令该第一排单元电池介于该防延烧层的该第一段与该第二段之间,且该第二排单元电池介于该防延烧层的该第二段与该第三段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延烧的电池模块,还包含一耐火板材,该耐火板材的材质异于该至少一防延烧层的材质,且该耐火板材介于该第一排单元电池及该第二排单元电池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延烧的电池模块,还包含多个耐火板材,这些耐火板材的材质异于该至少一防延烧层的材质,且这些耐火板材分别将这些单元电池围绕于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其中该至少一防延烧层蜿蜒围绕于各该单元电池。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其中该至少一防延烧层的数量为多个,这些防延烧层分别将这些单元电池围绕于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延烧的电池模块,其中该至少一防延烧层的数量为多个,这些单元电池包含多个电池群组,这些防延烧层分别将这些电池群组围绕于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胜发谢登存孙建中王宗雄孙秀慧陈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