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单元、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单元、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作为电动装置的动力部件,比如电动汽车,其性能和安全性对电动装置的发展尤为重要,对电池模组的热管理要求也越加严格。现有的电池模组的电芯单元虽然设置有导热铝板,但是该导热铝板可制造性较差,并且在散热上存在缺陷,不利于保证电池模组的性能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电芯单元、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其可制造性好,有利于电芯导热,从而保证工作性能和安全性。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单元,包括第一导热件和相互并联的至少两个单体电芯,所述第一导热件一体成型,并包括弯折形成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导热部,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一本体弯折连接并形成T形结构,所述至少两个单体电芯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相对的两侧,并均与所述第一导热部贴合。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热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热件和至少两个单体电芯,所述第一导热件一体成型,并包括弯折形成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导热部,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一本体弯折连接并形成T形结构,所述至少两个单体电芯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相对的两侧,并均与所述第一导热部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热件和至少两个单体电芯,所述第一导热件一体成型,并包括弯折形成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导热部,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一本体弯折连接并形成T形结构,所述至少两个单体电芯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相对的两侧,并均与所述第一导热部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并相对所述第一本体绕第一方向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所述第一弯折部绕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弯折,所述至少两个单体电芯分别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并相对所述第一本体绕第一方向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所述第一弯折部绕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弯折,所述第三弯折部相对所述第二弯折部绕所述第二方向弯折,所述至少两个单体电芯分别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三弯折部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三弯折部均与所述第二弯折部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折部的自由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热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相对两端,并均相对所述第一本体弯折,两个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一本体形成工字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单体电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电芯、第二电芯和第三电芯,所述电芯单元还包括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相对的两侧并均与所述第一导热部贴合,所述第三电芯与所述第二导热件贴合,且所述第三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位于所述第二导热件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相互连接成L形的第二本体和第二导热部,所述第三电芯与所述第二导热部贴合,且所述第二电芯和所述第三电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的两侧。
9.一种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状,李登科,雷雨,白玉龙,赵卫军,林玉春,陶亮,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