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拣装置。该分拣装置,包括:承载机构,其用于承载不同类型的工件;回收机构,其连通于承载机构的底部,回收机构用于工件的回收;分类机构,其位于承载机构的上方,分类机构连通于回收机构的另一端;承载机构能够将工件放置于回收机构内,分类机构能够承接从回收机构内流出的工件,且分类机构能够根据不同的类型对工件进行分类,并将完成分类的工件分别输送至承载机构上。该分拣装置通过设置回收机构和分类机构,使其能够自动分类回收不同颜色的工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更具科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拣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分拣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线中,由于并联机械臂具有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及累计误差小等优点,其广泛应用于高速抓取、分拣等场合。特别在一些科普展馆中,很多科普展品经常采用并联机械臂,用来展示机械臂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及工业自动化程度。然而在现有的科技馆的科普展品中,其分拣系统仅限于机械式的抓取,不能实现对不同颜色的产品进行颜色识别和分类,且缺少自动回收装置,不能进行回收利用。同时,抓取机构的运动自由度较少,抓取过程容易出现死点,不灵活,且抓取机构的末端仅限于平面,工作空间具有局限性,不适用中小型产品的分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拣装置,用于工件的分类和回收,提高重复利用率。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拣装置,包括:承载机构,其用于承载不同类型的工件;回收机构,其连通于所述承载机构的底部,所述回收机构用于所述工件的回收;分类机构,其位于所述承载机构的上方,所述分类机构连通于所述回收机构的另一端;所述承载机构能够将所述工件放置于所述回收机构内,所述分类机构能够承接从所述回收机构内流出的所述工件,且所述分类机构能够根据不同的类型对所述工件进行分类,并将完成分类的所述工件分别输送至所述承载机构上。作为优选,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载台,所述载台上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用于容纳一个所述工件。作为优选,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转轴,其连接于所述载台;旋转驱动源,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旋转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转轴并带动所述载台转动,使所述凹槽内的所述工件下落至所述回收机构内。作为优选,所述回收机构包括:收集通道,其设置于所述载台的下方并能够承接从所述凹槽脱离的所述工件;回收通道和气源,所述回收通道分别连通于所述收集通道和所述气源,所述气源能够将所述收集通道内的所述工件顺次排列并从所述回收通道的底部吹动至所述回收通道的顶部。作为优选,所述分类机构包括:分度盘,在所述分度盘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容纳槽,每个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一个所述工件;分类驱动源,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分度盘,所述分类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分度盘旋转。作为优选,所述分类机构还包括:挡板,在所述分度盘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底部并能够与其形成所述容纳槽;移动驱动源,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挡板,所述移动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挡板移动,以选择性封堵于所述通孔。作为优选,所述分类机构还包括轨道,所述轨道的进口位于所述通孔的正下方,所述轨道的出口位于所述承载机构的一侧。作为优选,所述分类机构还包括颜色传感器,所述颜色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分度盘上,所述颜色传感器用于检测和识别所述工件的颜色。作为优选,还包括显示机构,所述显示机构被配置为输入并显示图案。作为优选,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能够抓取从所述分类机构的出口流出的所述工件,并将其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分拣装置,通过设置回收机构连通于承载机构的底部,回收机构实现了对工件的回收;通过设置分类机构连通于回收机构,分类机构能够承接从回收机构内流出的工件,且分类机构能够根据不同的类型对工件进行分类,实现了对工件的分类,实现了自动循环,从而提高了重复利用率。通过设置回收机构和分类机构,使该分拣装置能够自动分类回收不同颜色的工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更具科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载机构;2、回收机构;3、分类机构;4、显示机构;5、输送机构;6、基座;7、顶棚;21、收集通道;22、回收通道;31、分度盘;32、轨道;41、支撑架;42、触摸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拣装置,主要适用于各种科技展馆中,用于模拟人机交互。如图1所示,该分拣装置包括承载机构1、回收机构2、分类机构3、显示机构4、输送机构5、基座6、顶棚7及控制机构,显示机构4位于基座6的一侧,显示机构4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架41和触摸显示屏42,触摸显示屏42上设置有矩阵,可选地,该矩阵为8*8的点阵,观众可以操作触摸显示屏42,将不同类型的工件放置于矩阵中。其中,工件具体为小球,可选地,根据小球的颜色区分小球的类型,例如:白球和绿球。顶棚7位于基座6的上方,在基座6和顶棚7之间设置有玻璃罩,基座6、顶棚7及玻璃罩形成容纳空间,承载机构1、回收机构2、分类机构3及输送机构5均设置在基座6上并被容纳于该容纳空间内,玻璃罩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且玻璃罩为透明设置,便于观众观察玻璃罩内的操作。控制机构分别电连接于承载机构1、回收机构2、分类机构3、显示机构4及输送机构5,以实现各机构之间的通讯连接。控制机构将全部机构进行整合控制,实现各种功能模块的协同工作。该分拣装置的工作原理为:观众先依据个人的喜好在触摸显示屏42上的8*8的点阵图中,通过调整小球的数量、位置及颜色,在利用绿球、白球自主设计和创作点阵图案后,点击开始后,控制机构接受到指令并控制输送机构5作用,输送机构5能够抓取从分类机构3内流出的小球,并根据触摸显示屏42上的矩阵分布顺序,将绿球、白球分别放置于承载机构1上,承载机构1用于承载不同类型的工件。回收机构2用于工件的回收,回收机构2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承载机构1的底部和分类机构3。当控制机构根据观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载机构(1),其用于承载不同类型的工件;/n回收机构(2),其连通于所述承载机构(1)的底部,所述回收机构(2)用于所述工件的回收;/n分类机构(3),其位于所述承载机构(1)的上方,所述分类机构(3)连通于所述回收机构(2)的另一端;/n所述承载机构(1)能够将所述工件放置于所述回收机构(2)内,所述分类机构(3)能够承接从所述回收机构(2)内流出的所述工件,且所述分类机构(3)能够根据不同的类型对所述工件进行分类,并将完成分类的所述工件分别输送至所述承载机构(1)上;/n输送机构(5),所述输送机构(5)能够抓取从所述分类机构(3)的出口流出的所述工件,并将其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机构(1),其用于承载不同类型的工件;
回收机构(2),其连通于所述承载机构(1)的底部,所述回收机构(2)用于所述工件的回收;
分类机构(3),其位于所述承载机构(1)的上方,所述分类机构(3)连通于所述回收机构(2)的另一端;
所述承载机构(1)能够将所述工件放置于所述回收机构(2)内,所述分类机构(3)能够承接从所述回收机构(2)内流出的所述工件,且所述分类机构(3)能够根据不同的类型对所述工件进行分类,并将完成分类的所述工件分别输送至所述承载机构(1)上;
输送机构(5),所述输送机构(5)能够抓取从所述分类机构(3)的出口流出的所述工件,并将其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包括载台,所述载台上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用于容纳一个所述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还包括:
转轴,其连接于所述载台;
旋转驱动源,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旋转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转轴并带动所述载台转动,使所述凹槽内的所述工件下落至所述回收机构(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2)包括:
收集通道(21),其设置于所述载台的下方并能够承接从所述凹槽脱离的所述工件;
回收通道(22)和气源,所述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平,吴季泳,郭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塔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