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带厚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187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带厚度检测装置,织带厚度检测装置包括机座、传送组件、检测组件、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机座上放置织带,传送组件能够带动织带沿传送方向移动,检测组件设在机座上,检测组件被配置为检测织带的任意经过检测组件处的厚度,第一储存仓用于收集存在检测值大于预定上限值的织带,第二储存仓用于收集检测值均小于或者等于预定上限值的织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织带厚度检测装置能够对所有织带进行检测,且每条织带的厚度做到全检,提高了织带的检测效率和合格率,提升了织带使用的安全度,同时,能够自动分拣合格织带和不合格织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带厚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织带
,尤其涉及一种织带厚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织带使用的安全性能,需要对织带的厚度进行检测,一般而言,织带的厚度通常设有上限值,在织带厚度检测过程中需要检测出超过上限值的织带,以提高安全性。在现有的生产工艺中,通常是按一定频次进行人工抽样检测,工作效率低,更严重地是不能对所有的织带进行检测,且每条织带的厚度不能做到全检,导致部分织带的厚度超过上限值从而影响织带的安全度,甚至直接影响织带在卷轴器上拉出与收回的正常运作,导致卷轴器功能失效,出现卡死等现象,无法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此外,现有的织带检测装置不能实现自动分拣,需要人工将合格织带和不合格织带分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织带厚度检测装置,该织带厚度检测装置能够对所有织带进行检测,且每条织带的厚度做到全检,提高了织带的检测效率和合格率,提升了织带的使用安全度,同时,能够自动分拣合格织带和不合格织带。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织带厚度检测装置,所述织带厚度检测装置包括机座、传送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带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座,所述机座上放置织带(9);/n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织带(9)沿传送方向a移动;/n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检测组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织带(9)的任意经过所述检测组件处的厚度;/n第一储存仓(1),其用于收集存在检测值大于预定上限值的所述织带(9);/n第二储存仓(2),其用于收集所述检测值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上限值的所述织带(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带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所述机座上放置织带(9);
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织带(9)沿传送方向a移动;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检测组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织带(9)的任意经过所述检测组件处的厚度;
第一储存仓(1),其用于收集存在检测值大于预定上限值的所述织带(9);
第二储存仓(2),其用于收集所述检测值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上限值的所述织带(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止抵在所述织带(9)上;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传送带(6)两侧的固定块(3)和移动块(4),所述移动块(4)上设有检测所述移动块(4)是否移动的感应器(41),所述移动块(4)和所述固定块(3)之间的初始间隙距离为所述预定上限值和所述传送带(6)的厚度之和;所述第一储存仓(1)和所述第二储存仓(2)沿传送方向a排列,且两者中至少靠近检测组件的一个上设有可开闭的仓门(11),仓门(11)的上端面与机座的上端面齐平,且该仓门(11)与感应器(41)通信连接并根据所述感应器(41)的信号选择开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带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基准垫块(5),两个所述基准垫块(5)设置在所述固定块(3)和所述移动块(4)之间,且所述传送带(6)和所述织带(9)均能够穿过所述两个基准垫块(5)的间隔空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带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41)为两个,两个所述感应器(41)分别位于所述移动块(4)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长度方向与所述传送方向a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何辉
申请(专利权)人:澳帕曼织带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