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手臂扭动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72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手臂扭动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包括上身,所述上身两侧肩部位置均连接上手臂,所述上手臂转动连接下手臂,所述上手臂的下端设置连接槽口,所述上手臂的外侧面且位于连接槽口的一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壁设置电机罩,所述方管与方形卡口相适配,所述方管远离卡套的一端固定连接细杆,所述转板内侧的上手臂侧壁固定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凹槽。该具有手臂扭动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带动下手臂扭动,实现自动扭动,也可拉回方管,使方管脱离卡套,下手臂便与电机脱离,可实现手动自由摆动,具有两种玩法,具有新颖性,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操作程度,具有较强的可玩性和吸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手臂扭动结构的智能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智能机器人玩具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手臂扭动结构的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智能玩具是一种将IT技术和传统的玩具整合在一起的新型玩具,智能玩具不仅能够起到传统玩具的陪伴和玩耍功能,最主要的是能够给孩子带来启蒙教育和智力的开发,因此,智能玩具是未来玩具发展的趋势。常见的智能玩具有机器人、智能车和机器动物等,一般只具有语音播放、语音交互、音乐播放等功能,大多数的智能机器人玩具不具有肢体动作大大降低了孩童玩耍机器人的兴趣,部分具有肢体动作的玩具,其驱动结构与手臂不可进行组合或拆断,可玩性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可以进行组合或拆断驱动结构的智能机器人。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手臂扭动结构的智能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手臂扭动结构的智能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手臂扭动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包括上身,所述上身的顶部设有机器人头部,所述上身的底部设有机器人腿部,所述上身两侧肩部位置均连接上手臂,所述上手臂转动连接下手臂,所述上手臂的下端设置连接槽口,所述下手臂的上端设置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中间插接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槽口的内侧壁上,所述上手臂的外侧面且位于连接槽口的一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壁设置电机罩,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卡套,且卡套的中心设置方形卡口,所述空心轴的内部设置方管,所述方管与方形卡口相适配,所述方管远离卡套的一端固定连接细杆,所述细杆上套接弹簧,所述细杆的外端穿过上手臂并连接转板,所述转板内侧的上手臂侧壁固定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凹槽。优选的,所述电机罩的上下端均通过螺丝固定在上手臂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转板与凹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细杆的直径小于方管的边长,且弹簧卡在方管一侧。优选的,所述电机罩的内表面设有隔音棉。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具有手臂扭动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带动下手臂扭动,实现自动扭动,也可拉回方管,使方管脱离卡套,下手臂便与电机脱离,可实现手动自由摆动,具有两种玩法,具有新颖性,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操作程度,具有较强的可玩性和吸引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手臂与下手臂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身;2、机器人头部;3、机器人腿部;4、上手臂;5、下手臂;6、电机;7、卡套;8、电机罩;9、方管;10、细杆;11、空心轴;12、槽口;13、连接耳;14、弹簧;15、转板;16、支撑板;1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涉及的(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技术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是在结构上的改进,而非针对(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也即,本技术虽然涉及一点(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但并不包含对(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本身所提出的改进本技术对于(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具有手臂扭动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包括上身1,上身1的顶部设有机器人头部2,上身1的底部设有机器人腿部3,上身1两侧肩部位置均连接上手臂4,上手臂4转动连接下手臂5,上手臂4的下端设置连接槽口12,下手臂5的上端设置连接耳13,连接耳13中间插接有空心轴11,空心轴11为空心结构,空心轴11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槽口12的内侧壁上,上手臂4的外侧面且位于连接槽口12的一侧固定有电机6,电机6的外壁设置电机罩8,电机罩8将电机6牢固固定在上手臂4一侧,且不会意外晃动,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卡套7,卡套7左端固定连接电机6的输出轴,且卡套7的中心设置方形卡口,空心轴11的内部设置方管9,方管9的外形为方形,且可自由在空心轴11内滑动,方管9与方形卡口相适配,方管9可卡接在方形卡口内,方管9远离卡套7的一端固定连接细杆10,细杆10上套接弹簧14,弹簧14用于推动方管9卡在卡套7的方形卡口内,细杆10的外端穿过上手臂4并连接转板15,转板15内侧的上手臂4侧壁固定设置支撑板16,支撑板16上设置凹槽17,转板15可以拉动并旋转。具体的,电机罩8的上下端均通过螺丝固定在上手臂4的侧壁上,通过螺丝将电机罩8固定,且螺丝数量不少于四个。具体的,转板15与凹槽17相适配,转板15可卡入凹槽17,此时卡套7与方管9是连接状态。具体的,细杆10的直径小于方管9的边长,且弹簧14卡在方管9一侧,弹簧14可推动方管9。具体的,电机罩8的内表面设有隔音棉,起到减少电机6噪音的作用。当卡套7与方管9是连接状态时,电机6转动,通过卡套7与方管9的传动带动空心轴11转动,空心轴11带动连接耳13,从而实现下手臂5的主动扭动;当不需要电机6驱动时,可以拉动转板15,使转板15脱离凹槽17,此时方管9收回,方管9脱离卡套7的方形卡口,便能实现下手臂5手动自由摆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玩性更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手臂扭动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包括上身(1),所述上身(1)的顶部设有机器人头部(2),所述上身(1)的底部设有机器人腿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身(1)两侧肩部位置均连接上手臂(4),所述上手臂(4)转动连接下手臂(5),所述上手臂(4)的下端设置连接槽口(12),所述下手臂(5)的上端设置连接耳(13),所述连接耳(13)中间插接有空心轴(11),所述空心轴(11)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槽口(12)的内侧壁上,所述上手臂(4)的外侧面且位于连接槽口(12)的一侧固定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外壁设置电机罩(8),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卡套(7),且卡套(7)的中心设置方形卡口,所述空心轴(11)的内部设置方管(9),所述方管(9)与方形卡口相适配,所述方管(9)远离卡套(7)的一端固定连接细杆(10),所述细杆(10)上套接弹簧(14),所述细杆(10)的外端穿过上手臂(4)并连接转板(15),所述转板(15)内侧的上手臂(4)侧壁固定设置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上设置凹槽(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手臂扭动结构的智能机器人,包括上身(1),所述上身(1)的顶部设有机器人头部(2),所述上身(1)的底部设有机器人腿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身(1)两侧肩部位置均连接上手臂(4),所述上手臂(4)转动连接下手臂(5),所述上手臂(4)的下端设置连接槽口(12),所述下手臂(5)的上端设置连接耳(13),所述连接耳(13)中间插接有空心轴(11),所述空心轴(11)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槽口(12)的内侧壁上,所述上手臂(4)的外侧面且位于连接槽口(12)的一侧固定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外壁设置电机罩(8),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卡套(7),且卡套(7)的中心设置方形卡口,所述空心轴(11)的内部设置方管(9),所述方管(9)与方形卡口相适配,所述方管(9)远离卡套(7)的一端固定连接细杆(10),所述细杆(10)上套接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雁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昇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