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蹿火层的装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538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蹿火层的装填装置。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装填防蹿火惰性材料密度的均匀性,避免惰性材料装填操作过程中对云爆战斗部的损坏,保证其装填的可靠性,人员的安全性。该装置由压紧块、导向槽、上端载重盘、下端固定盘、减震弹簧和压紧冲头构成。其中,导向槽为一圆形回转槽结构,下端固定盘固定在导向槽的内侧底部;上端载重盘位于导向槽内,且位于下端固定盘的上方;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下端固定盘和上端载重盘上;压紧块固定在上端载重盘上,吊耳固定在上端载重盘的顶端;压紧冲头的一端固定在导向槽底部的外侧,另一端悬空;压紧块、导向槽、上端载重盘、下端固定盘和压紧冲头的中心轴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蹿火层的装填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云爆弹
,涉及一种云爆战斗部的装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防蹿火惰性材料的装填装置。
技术介绍
云爆弹是一种高效面毁伤武器,其通过中心炸药爆轰对燃料进行抛撒,形成燃料空气炸药云团,进而起爆云团形成冲击波毁伤目标。燃料的可靠抛撒是实现云爆弹功能的前提,要实现云爆剂(燃料)的可靠抛撒,除了考虑抛撒药对云爆剂的做工驱动性能,合理的选择抛撒药的种类之外,还必须解决云爆剂抛撒时的蹿火问题。因为对于云爆剂来说,抛得远,云团直径大只是锦上添花的问题,而抛撒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蹿火,则是关系到云爆弹生死存亡的成败问题,因此如何解决云雾爆轰过程中的蹿火现象,已成为云爆武器研制所关心的重点方向。目前,大量的实验表明,在抛撒药的周边均匀的填充一层惰性材料,即防蹿火层,可以大大地降低云爆剂蹿火的风险,其原理是抛撒装药爆轰抛撒云爆剂的过程中,防蹿火层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其云爆剂与抛撒药的爆轰产物隔离,且惰性材料一般选用受热易分解的吸热材料,在爆轰过程中防蹿火材料快速分解为其他惰性产物,并吸收其爆轰产物的热量,降低其爆热,使云团温度降低,降低云团因过热而发生燃烧的风险,从而起到防蹿火作用。但是要保证其防蹿火的可靠性,就必须保证惰性材料装填的可靠性,保证惰性材料均匀密实的填充在抛撒药的周边,因此,惰性材料良好的装填工艺性是保证防蹿火层是否有效的关键。目前,国内尚无有效可靠的装置来填装防窜火层,用于对其惰性材料的填装方式,普遍使用手工压装的方式,即用铁筒、重物和航吊配合使用,且人为操作过程中的磕碰易损坏中心抛撒管,不安全也不可靠,防蹿火层的密度均匀性也不易保证,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蹿火层的装填装置,可保证装填防蹿火惰性材料密度的均匀性,避免惰性材料装填操作过程中对云爆战斗部的损坏,保证其装填的可靠性,人员的安全性。该装置原理简单,结构牢固,可拼装,易拆卸,可重复使用,实用性强,装填效率高。本专利技术装填装置包括压紧块、导向槽、上端载重盘、下端固定盘、减震弹簧、压紧冲头、上载重盘固定螺栓、下固定盘固定螺栓、固定螺母和吊耳。其中,压紧块为一实心圆柱体结构,材料为不锈钢,直径为200~450mm,高度为150-300mm,上端打有四个M12的螺纹孔,用于连接吊耳,压紧块下端打有四个M16的螺纹孔,用四个上载重盘固定螺栓与上端载重盘连接。导向槽为一圆形回转槽结构,导向槽侧壁打有四个圆形Φ100~Φ150mm的操作孔,用于方便安装固定槽内部的部件,槽底部铣有一Φ200~Φ450mm的回转槽,槽深h=5~8mm,并打有四个Φ17mm通孔,用四个下固定盘固定螺栓与固定螺母连接下端固定盘,上端载重盘为一圆盘结构,直径Φ200~Φ450mm,厚h=5~10mm,盘上打有四个M16螺纹孔,用上载重盘固定螺栓连接压紧块,下端固定盘为一圆盘结构,直径Φ200~Φ450mm,厚h=5~10mm,盘上打有四个Φ17mm通孔。下端固定盘与上端载重盘之间焊接有四个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在上端载重盘与下端固定盘Φ200~Φ280mm处焊接,压紧冲头为一空心圆筒,且下端为马蹄形,上端为圆盘的回转体结构,圆筒结构外径为Φ90~Φ150mm,内径为Φ80~Φ140mm,下端马蹄形回转体外径Φ120~Φ200mm,内径与圆筒结构尺寸相同,高度为h=20~40mm,圆盘上打有四个通孔,由固定螺母与下固定盘固定螺栓连接导向槽与下端固定盘,压紧冲头的上端圆盘直径为Φ250~Φ400mm,厚度为h=5~10mm。其中,所述的导向槽的侧壁厚度为10mm,且槽的侧壁上每间隔90度开有Φ130mm的操作孔,总共四个。减震弹簧为淬火回火硅锰弹簧钢材料,弹簧中经D=35mm,材料直径为d=5mm,长度为H=120mm。上端载重盘与下端固定盘均为钢材质,除固定螺栓、螺母外,该装置其余部件材料均为高强度铝材质。该套装置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在装填防火层时,该装置可保证其防蹿火材料的密度均匀性,并可保证其安全可靠高效的装填防蹿火材料。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装填装置设计了上端载重盘与下端固定盘,且上端载重盘与下端固定盘分别打有四个固定孔,可以用螺栓将压紧块与该套工装固定在一起,可将整套装置吊起操作,而传统方式则是压紧块与冲头分离,每次操作航吊起吊载重块,需要手动仔细对准冲头上方中心轴进行惰性材料的压制,装置的同轴度难以保证,质心易偏离惰性材料压紧的方向,费时费力,压制防蹿火层的密度均匀性也不易保证,由于压紧块过重,起吊不慎容易伤人,因此与传统方式相比,该套装置为一体化结构,原理简单,防蹿火层压制的密度均匀性大幅度提高,减少了人员过多的不必要操作,省时省力且安全。(2)本专利技术装填装置设计了导向槽,其原理是在起吊整套工装的过程中,导向槽可以将压紧块约束在槽内,可以有效防止由于航吊的移动而引起的压紧块的径向移动,保证其整套装置的同轴度和质心的稳定性,可有效的避免由于质心偏移造成的防蹿火层压装密度不均匀的现象。(3)本专利技术装填装置使用了减震弹簧,在操作航吊压制防蹿火层的过程中,由于冲头与防蹿火层接触的一瞬间过载很大,过大的过载可能会损坏云爆战斗部的内部结构,也可能会导致整套装置产生变形甚至部件脱落断裂,减震弹簧则可以有效的避免在起吊压制的过程中产生的过大过载可能导致的防蹿火层装填装置的损坏,减小对云爆战斗部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压紧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导向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端载重盘结构示意图。图5为下端固定盘结构示意图。图6为减震弹簧结构示意图。其中,1-压紧块、2-导向槽、3-上端载重盘、4-下端固定盘、5-减震弹簧、6-冲头、7-上载重盘固定螺栓、8-下固定盘固定螺栓、9-固定螺母、10-吊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蹿火层的装填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压紧块1、导向槽2、上端载重盘3、下端固定盘4、减震弹簧5、压紧冲头6和吊耳10。其中,压紧块1为一实心圆柱体结构,材料为不锈钢,直径为Φ360mm,高度为h=250mm,上端打有四个M12的螺纹孔,用于连接吊耳10,压紧块下端打有四个M16的螺纹孔,用四个上载重盘固定螺栓7与上端载重盘3连接。导向槽2为一圆形回转槽结构,导向槽2侧壁每间隔90度打有一个圆形Φ130mm的操作孔,总计4个操作孔,用于方便安装固定导向槽内部的部件,导向槽底部铣有一Φ360mm的回转槽,槽深h=5mm,并打有四个Φ17mm通孔,用四个下固定盘固定螺栓8与固定螺母9连接下端固定盘4。上端载重盘3为一圆盘结构,直径Φ370mm,厚h=10mm,材质为钢,上端载重盘3上打有四个M16螺纹孔,用上载重盘固定螺栓7连接压紧块1;下端固定盘4为一圆盘结构,直径Φ358mm,厚h=5mm,材质为钢,盘上打有四个Φ17mm通孔。下端固定盘4与上端载重盘3之间焊接有四个减震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蹿火层的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块(1)、导向槽(2)、上端载重盘(3)、下端固定盘(4)、减震弹簧(5)、压紧冲头(6)和吊耳(10);/n其中,导向槽(2)为一圆形回转槽结构,下端固定盘(4)固定在导向槽(2)的内侧底部;上端载重盘(3)位于导向槽(2)内,且位于下端固定盘(4)的上方;减震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下端固定盘(4),另一端固定在上端载重盘(3);压紧块(1)的底端固定在上端载重盘(3)上,吊耳(10)固定在上端载重盘(3)的顶端;压紧冲头(6)的一端固定在导向槽(2)底部的外侧,另一端悬空;压紧块(1)、导向槽(2)、上端载重盘(3)、下端固定盘(4)和压紧冲头(6)的中心轴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蹿火层的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块(1)、导向槽(2)、上端载重盘(3)、下端固定盘(4)、减震弹簧(5)、压紧冲头(6)和吊耳(10);
其中,导向槽(2)为一圆形回转槽结构,下端固定盘(4)固定在导向槽(2)的内侧底部;上端载重盘(3)位于导向槽(2)内,且位于下端固定盘(4)的上方;减震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下端固定盘(4),另一端固定在上端载重盘(3);压紧块(1)的底端固定在上端载重盘(3)上,吊耳(10)固定在上端载重盘(3)的顶端;压紧冲头(6)的一端固定在导向槽(2)底部的外侧,另一端悬空;压紧块(1)、导向槽(2)、上端载重盘(3)、下端固定盘(4)和压紧冲头(6)的中心轴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蹿火层的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紧块(1)为一实心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骁龙肖川吴普磊杜海文刘扬许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