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化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化油器。
技术介绍
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现有技术的普通摩托车化油器存在空气与汽油的空燃比不能达到理想状态的不足,汽油不能充分燃烧就从排气管排出,造成油耗高和资源浪费,而且排气管排出的气态污染物,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过高对环境带来大的污染,另外汽油燃烧不干净时对发动机内如火花塞,气门等相关零件产生积碳,缩短其使用寿命。且在现有的摩托车化油器上很少带有补气装置,即便有补气装置也多采用电子控制补气方式进行工作,补气装置主要由电子元件和电器件组成,因此存在以下缺陷:成本相对高;故障率高,使用寿命不长,不容易维护,出现问题要专业人员修理。为避免这些缺陷,已有厂家开发了机械式的补气化油器,成本较低,传动路径、部件联动关系较为清晰易查,容易维护,但这种机械式补气化油器的补气拉线与柱塞油门拉线位置布局在一前一后,装在摩托车上弯曲时,其中一条容易会被不经意提起或造成卡阻现象。此外现有的机械式补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包括带进气口的化油器本体,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设置有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还设置有与补气装置相配合的辅助补气装置;/n所述化油器本体内设置有化油器柱塞、油针、主油系喷嘴和主供油系空气通道,所述化油器本体内的主油系喷嘴的喷出端具有倾斜斜面结构,所述主供油系空气通道穿入主油系喷嘴的中部且与主油系喷嘴连通,所述倾斜斜面结构为靠近进气口方向高于远离进气口方向倾斜的斜面,所述化油器柱塞由油门拉线拉动控制;/n所述辅助补气装置包括补气柱塞腔体、补气柱塞拉杆、拉杆支座、回位弹簧、防尘帽和密封垫,所述补气柱塞腔体与化油器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补气柱塞腔体的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包括带进气口的化油器本体,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设置有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还设置有与补气装置相配合的辅助补气装置;
所述化油器本体内设置有化油器柱塞、油针、主油系喷嘴和主供油系空气通道,所述化油器本体内的主油系喷嘴的喷出端具有倾斜斜面结构,所述主供油系空气通道穿入主油系喷嘴的中部且与主油系喷嘴连通,所述倾斜斜面结构为靠近进气口方向高于远离进气口方向倾斜的斜面,所述化油器柱塞由油门拉线拉动控制;
所述辅助补气装置包括补气柱塞腔体、补气柱塞拉杆、拉杆支座、回位弹簧、防尘帽和密封垫,所述补气柱塞腔体与化油器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补气柱塞腔体的前端通过第一补气通道与空滤器接口相连通,所述补气柱塞腔体还通过第二补气通道与补气装置相连通,所述补气柱塞腔体后端固接拉杆支座,所述补气柱塞拉杆的前端穿过拉杆支座轴向活动设置在补气柱塞腔体内,补气柱塞拉杆的前端套设用于封闭第一补气通道的密封垫,所述补气柱塞拉杆的杆身上套设回位弹簧,所述防尘帽套设柱塞拉杆封盖在柱塞拉杆支座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装置包括气阀嘴、阀针压簧、阀座、连接在阀座顶部的阀体、调整螺帽、拉线导管及补气拉线,所述气阀嘴位于阀座内,所述阀座设于化油器本体上并与发动机滤清器之后的化油器本体上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补气拉线末端固连有阀针,所述阀针上粗下细具有锥度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芳,夏增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鼎市鑫金龙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