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92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椅床,属于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轮椅床使用起来不方便、实用性不强等技术问题。本轮椅床包括床体和轮椅,床体的一侧具有缺口;轮椅包括架体,架体的前端底部设有万向轮,架体上靠近后端的位置设有轮毂组件,架体的上端固设有座板,座板的前端铰接有倾斜向下的腿板且后端铰接有倾斜向上的背板,座板与床体的缺口等高,架体上设有能够定位并驱动腿板及背板升降的驱动件,轮椅位于缺口内,当腿板、背板均与座板平齐时,腿板、座板和背板能够嵌满床体的缺口;轮椅上设有能够驱动轮椅及驱动件动作的遥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轮椅可与床体一体设置,轮椅也可以单独使用,轮椅为电动无线遥控的,提高了轮椅床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椅床
本技术属于护理设备
,涉及一种轮椅床。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残疾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对于老年人以及残疾人来说,他们的一个共有的特点就是行动不便,推广一种针对行动不便人群的交通辅助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辅助工具中最普遍也是使用最多的是人工轮椅,人工轮椅外出需要人推,十分不方便;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智能轮椅,为需要辅助工具的人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管是特殊人群使用人工轮椅还是智能轮椅,在轮椅与床之间相互转换时都十分不方便并且不安全。我国专利(公告号:CN201356724;公告日:2009-12-09)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轮椅床,它是在轮椅床的三面包围有门字形的整体床框,床框的高度与轮椅床平放时的高度相等。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组合式轮椅床,轮椅为轮椅床的一部分,不存在使用者在轮椅与床之间的转换,但是轮椅折叠或者伸展均需要人工辅助才能完成,并且外出也需要人工辅助才能进行,不是很实用,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轮椅床,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轮椅床的实用性和使用的便利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轮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和轮椅,所述床体的一侧具有缺口;所述轮椅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前端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架体上靠近后端的位置设有轮毂组件,所述架体的上端固设有座板,所述座板的前端铰接有倾斜向下的腿板且后端铰接有倾斜向上的背板,所述座板与所述床体的缺口等高,所述架体上设有能够定位并驱动所述腿板及背板升降的驱动件,所述轮椅位于所述缺口内,当所述腿板、背板均与所述座板平齐时,所述腿板、座板和背板能够嵌满所述床体的缺口;所述轮椅上设有能够驱动所述轮椅及驱动件动作的遥感器。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方案中轮椅床上的轮椅通过遥感器无线遥控,使轮椅可以自己前进、后退、转弯,出行非常便利,遥感器无线遥控驱动件驱动腿板绕腿板与座板的铰接点向上摆动,也可以驱动背板绕座板与背板的铰接点向下摆动,使背板、腿板与座板平齐并填满床体的缺口,并卡接在床体的缺口内,使床体与轮椅一体化设置,这整个过程不需人工辅助就可进行,提高了轮椅床的实用性,并且驱动件驱动腿板和背板摆动都较为缓慢,也不会因为动作太大伤到人,驱动件在动作完成后可以定位,安全性有保证。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电动液压杆一、电动液压杆二和电动液压杆三,所述电动液压杆一竖向设置且侧面与所述轮椅架体的后端的中部相固接,所述背板背面中部固设有连接座一,所述电动液压杆一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座一相铰接;所述电动液压杆二和电动液压杆三平行间隔固设在所述座板下方的架体上,所述电动液压杆二和电动液压杆三均朝向所述腿板的背面方向倾斜,所述腿板背面的对应固设有连接座二和连接座三,所述电动液压杆二的活塞杆与连接座二相铰接,所述电动液压杆三的活塞杆与连接座三相铰接。电动液压杆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传动装置,内部电机通过减速齿轮传动,行程在250mm左右,在电动液压杆达到最大行程或最小行程时,电源自动切断,并且制作成本低、装置寿命长和可维护性强。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轮毂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轮毂一和轮毂二,所述轮毂一和轮毂二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轮毂一的内侧设有驱动电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与所述轮毂一的中心相固接,所述轮毂二的内侧设有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所述轮毂二的中心相固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设在所述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的上侧面。轮毂组件的运动是由驱动电机带动的,遥控器可控制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的转速,实现轮椅自由行进,使特殊人群使用轮椅床中的轮椅出行十分便利。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连接板上端面固设有声光报警器,所述轮椅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声光报警器报警的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由电源供电,由报警按钮控制,当出现危险的时候按下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呼救声,并且有红光闪烁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化解紧急危机,提高了特殊人群用轮椅单独外出或者独处的安全性。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遥感器通过无线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电动液压杆一、电动液压杆二和电动液压杆三动作,所述无线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电动液压杆一、电动液压杆二和电动液压杆三电连接;所述报警按钮通过所述无线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声光报警器的运作,所述无线控制模块与所述声光报警器电连接。通过2.4G无线串口模块实现两个Arduino芯片的无线串口通信,发送数据来控制轮子的转向和转速以及电动液压杆的伸缩,无线的设计使装置外观更加整洁美观,避免过长的数据线影响特殊人群的使用体感。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架体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U形杆和呈X形的固定板,每个所述U形杆的前端为开口端,后端为封闭端,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设在每个所述U形杆的后端;每个所述U形杆的开口端与封闭端之间均平行间隔固设有数个竖向的支撑杆;每个所述U形杆上部前端均固设有倾斜向下的连接杆,所述万向轮有两个且分别通过固定螺钉固设在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连接板与两个所述U形杆的下端相固接。架体的设计,使座板与轮毂组件之间相互作用时有一个缓冲,增加特殊人群使用轮椅床的舒适感。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座板两侧中部设有扶手一和扶手二,所述遥感器和报警按钮间隔固设在所述扶手一上端面上,所述床体上缺口的一侧开有用于嵌设所述扶手二下端的凹槽一,所述背板的上端中部设有颈板,所述床体的缺口的一端设有用于嵌设所述颈板的凹槽二。扶手一固设在座板的一侧,遥感器和报警按钮设置在扶手一的上表面,便于操纵轮椅;扶手二可与座板相铰接,在外出时,通过卡接件固定在座板上,当轮椅需要与床体为一体时,可以绕铰接点放下扶手二,使用者就可以有更大的活动范围;颈板嵌设在凹槽二内能够提高床体与轮椅连接的牢固性。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腿板上表面下端的两侧均开有凹槽三,每个所述凹槽三内均嵌设有置脚板,两个所述置脚板与所述腿板均通过销轴一相铰接;所述座板与所述腿板之间、所述座板与所述背板之间均通过销轴二相铰接。设置置脚板,提高轮椅床使用者的舒适感。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轮毂一和轮毂二上均开有数个大小相同的减重孔,所述轮毂一上的减重孔绕所述轮毂一的中心周向间隔分布,所述轮毂二上的减重孔绕所述轮毂二的中心周向间隔分布。减重孔的设置,使轮椅床更加轻便并且省电。在上述的轮椅床中,所述床体包括呈矩形的床架、固设在所述床架上端的床板,所述床板的两端设有床挡板,所述床板与位于所述轮椅上的座板等高,所述床板上与所述缺口相对的一侧设有床扶手,所述床架的底部设有数个脚轮。轮椅床上床挡板和床扶手的设置,使使用者的安全性得到保障;轮椅床上脚轮的设置,提高了轮椅床的实用性,使轮椅床的使用范围更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轮椅床的轮椅为智能轮椅且为无线控制,外形美观,不需人工辅助,轮椅床的使用者就可以独自外出或者将轮椅和床体一体化设置,提高了本轮椅床的实用性和使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和轮椅(2),所述床体(1)的一侧具有缺口(11);所述轮椅(2)包括架体(21),所述架体(21)的前端底部设有万向轮(22),所述架体(21)上靠近后端的位置设有轮毂组件(23),所述架体(21)的上端固设有座板(24),所述座板(24)的前端铰接有倾斜向下的腿板(25)且后端铰接有倾斜向上的背板(26),所述座板(24)与所述床体(1)的缺口(11)等高,所述架体(21)上设有能够定位并驱动所述腿板(25)及背板(26)升降的驱动件(3),所述轮椅(2)位于所述缺口(11)内,当所述腿板(25)、背板(26)均与所述座板(24)平齐时,所述腿板(25)、座板(24)和背板(26)能够嵌满所述床体(1)的缺口(11);所述轮椅(2)上设有能够驱动所述轮椅(2)及驱动件(3)动作的遥感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和轮椅(2),所述床体(1)的一侧具有缺口(11);所述轮椅(2)包括架体(21),所述架体(21)的前端底部设有万向轮(22),所述架体(21)上靠近后端的位置设有轮毂组件(23),所述架体(21)的上端固设有座板(24),所述座板(24)的前端铰接有倾斜向下的腿板(25)且后端铰接有倾斜向上的背板(26),所述座板(24)与所述床体(1)的缺口(11)等高,所述架体(21)上设有能够定位并驱动所述腿板(25)及背板(26)升降的驱动件(3),所述轮椅(2)位于所述缺口(11)内,当所述腿板(25)、背板(26)均与所述座板(24)平齐时,所述腿板(25)、座板(24)和背板(26)能够嵌满所述床体(1)的缺口(11);所述轮椅(2)上设有能够驱动所述轮椅(2)及驱动件(3)动作的遥感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包括电动液压杆一(31)、电动液压杆二(32)和电动液压杆三(33),所述电动液压杆一(31)竖向设置且侧面与所述轮椅(2)架体(21)的后端的中部相固接,所述背板(26)背面中部固设有连接座一(31a),所述电动液压杆一(31)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座一(31a)相铰接;所述电动液压杆二(32)和电动液压杆三(33)平行间隔固设在所述座板(24)下方的架体(21)上,所述电动液压杆二(32)和电动液压杆三(33)均朝向所述腿板(25)的背面方向倾斜,所述腿板(25)背面的对应固设有连接座二(32a)和连接座三(33a),所述电动液压杆二(32)的活塞杆与连接座二(32a)相铰接,所述电动液压杆三(33)的活塞杆与连接座三(33a)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组件(23)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轮毂一(231)和轮毂二(232),所述轮毂一(231)和轮毂二(232)之间设有连接板(233),所述轮毂一(231)的内侧设有驱动电机一(5),所述驱动电机一(5)的输出轴与所述轮毂一(231)的中心相固接,所述轮毂二(232)的内侧设有驱动电机二(6),所述驱动电机二(6)的输出轴与所述轮毂二(232)的中心相固接,所述连接板(233)的两端分别固设在所述驱动电机一(5)和驱动电机二(6)的上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33)上端面固设有声光报警器(7),所述轮椅(2)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声光报警器(7)报警的报警按钮(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感器(4)通过无线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一(5)、驱动电机二(6)、电动液压杆一(31)、电动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江宇林钟卫郑雄胜朱邦杰许明乐李松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