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14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和摩擦凸起,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下面开设有第一交换孔,且第一交换孔一侧位于融合器本体表面环绕开设有第二交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融合器侧壁边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防退齿,每一组防退齿均匀排列成两条,在融合器嵌入脊椎后,防退齿的倒刺状结构能够完美的融合在脊椎组织内,有效避免融合器移位或脱落的情况发生,术后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同时,融合器的端部一窄一宽能够方便嵌入脊椎内,融合器略宽的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调节槽,通过手术钳插入调节槽中,便于微调融合器在脊椎内的位置,避免了采用手术钳通过钳槽调节位置时拖拽脊椎组织造成损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间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融合器
,尤其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融合器作为腰椎体间融合术的核心部分,不仅要为植骨物提供良好载体,有效撑开椎间隙,避免植骨滑脱,而且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及组织相容性,以便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植骨融合,在提高椎间融合成功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脊柱科医生的一致推崇。现有椎间融合器在使用过程中,脊椎间的相对移动会造成融合器发生移位,不利于脊椎间的生长融合,同时,通过手术钳夹持融合器进入脊椎将预切的开口时,由于脊椎间的间隙太窄,不便于细致的调节角度,从而造成融合器与脊椎不能够完美的贴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椎间融合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和摩擦凸起,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下面开设有第一交换孔,且第一交换孔一侧位于融合器本体表面环绕开设有第二交换孔,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侧壁边缘位置对称设置有两条防退齿,且两条防退齿之间位于融合器本体的侧壁位置开设有显影槽,所述显影槽中部位于融合器本体表面开设有钳槽,所述融合器本体一侧端面开设有顶槽,且融合器本体另一侧端面开设有调节槽。优选的,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两端为一窄一宽的结构,且融合器本体略宽的一端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调节槽,且两个调节槽之间开设有顶槽。优选的,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下面设置有多个摩擦凸起,且多个摩擦凸起均为锥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交换孔和第二交换孔共设有两组,且两组第一交换孔和第二交换孔关于融合器本体水平中线对称。优选的,所述防退齿共设有两组,且两组防退齿关于融合器本体竖直中线对称,每一组所述防退齿均设置有两条,所述防退齿由多个倾斜放置的倒刺状结构组成。优选的,所述显影槽和钳槽共设有两组,且两组显影槽和钳槽关于融合器本体竖直中线对称。优选的,所述显影槽为等腰梯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在融合器侧壁边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防退齿,每一组防退齿均匀排列成两条,在融合器嵌入脊椎后,防退齿的倒刺状结构能够完美的融合在脊椎组织内,有效避免融合器移位或脱落的情况发生,术后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同时,融合器的端部一窄一宽能够方便嵌入脊椎内,融合器略宽的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调节槽,通过手术钳插入调节槽中,便于微调融合器在脊椎内的位置,避免了采用手术钳通过钳槽调节位置时拖拽脊椎组织造成损伤的情况,可调节性高,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椎间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椎间融合器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椎间融合器的仰视图。图例说明:1、融合器本体;2、摩擦凸起;3、防退齿;4、第一交换孔;5、第二交换孔;6、钳槽;7、显影槽;8、顶槽;9、调节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照图1-3,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1和摩擦凸起2,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面开设有第一交换孔4,且第一交换孔4一侧位于融合器本体1表面环绕开设有第二交换孔5,融合器本体1的侧壁边缘位置对称设置有两条防退齿3,且两条防退齿3之间位于融合器本体1的侧壁位置开设有显影槽7,显影槽7中部位于融合器本体1表面开设有钳槽6,融合器本体1一侧端面开设有顶槽8,且融合器本体1另一侧端面开设有调节槽9。融合器本体1的两端为一窄一宽的结构,且融合器本体1略宽的一端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调节槽9,且两个调节槽9之间开设有顶槽8,调节槽9有利于微调融合器在脊椎间的位置,且不会进一步损伤脊椎组织,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面设置有多个摩擦凸起2,且多个摩擦凸起2均为锥状结构,摩擦凸起2能够提高融合器与脊椎之间连接的紧密性,第一交换孔4和第二交换孔5共设有两组,且两组第一交换孔4和第二交换孔5关于融合器本体1水平中线对称,第一交换孔4和第二交换孔5有利于脊椎组织生长,防退齿3共设有两组,且两组防退齿3关于融合器本体1竖直中线对称,每一组防退齿3均设置有两条,防退齿3由多个倾斜放置的倒刺状结构组成,防退齿3倾斜放置的倒刺状结构能够避免融合器移位,显影槽7和钳槽6共设有两组,且两组显影槽7和钳槽6关于融合器本体1竖直中线对称,显影槽7为等腰梯形结构,通过显影槽7在仪器的作用下能够查看脊椎融合情况。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手术钳夹持融合器本体1的钳槽6,将融合器本体1嵌入在预切的脊椎开口内,当融合器本体1嵌入脊椎后,通过防退齿3的倒刺状结构能够完美的融合在脊椎组织内,有效避免融合器本体1移位或脱落的情况发生,术后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当需要调节融合器本体1的位置时,融合器的端部一窄一宽能够方便嵌入脊椎内,融合器略宽的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调节槽9,通过手术钳插入调节槽9中,能够微调融合器在脊椎内的位置,避免了采用手术钳通过钳槽6调节位置时拖拽脊椎组织造成损伤的情况,融合器嵌入完毕后,通过融合器本体1开始开设的显影槽7填充相应的脊椎填充物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1)和摩擦凸起(2),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面开设有第一交换孔(4),且第一交换孔(4)一侧位于融合器本体(1)表面环绕开设有第二交换孔(5),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侧壁边缘位置对称设置有两条防退齿(3),且两条防退齿(3)之间位于融合器本体(1)的侧壁位置开设有显影槽(7),所述显影槽(7)中部位于融合器本体(1)表面开设有钳槽(6),所述融合器本体(1)一侧端面开设有顶槽(8),且融合器本体(1)另一侧端面开设有调节槽(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1)和摩擦凸起(2),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面开设有第一交换孔(4),且第一交换孔(4)一侧位于融合器本体(1)表面环绕开设有第二交换孔(5),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侧壁边缘位置对称设置有两条防退齿(3),且两条防退齿(3)之间位于融合器本体(1)的侧壁位置开设有显影槽(7),所述显影槽(7)中部位于融合器本体(1)表面开设有钳槽(6),所述融合器本体(1)一侧端面开设有顶槽(8),且融合器本体(1)另一侧端面开设有调节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两端为一窄一宽的结构,且融合器本体(1)略宽的一端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调节槽(9),且两个调节槽(9)之间开设有顶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果行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