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28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脊柱融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升降式椎间融合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升降式椎间融合器操作空间小,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由金属钽3D打印成型的轮廓尺寸对应的顶板和底板,在所述顶板和底板间安装有双头调节螺柱,所述双头调节螺柱的两端的旋向相反,以分别对接顶板和底板上的配合螺母,所述顶板和底板间还对应设有导柱导套,沿所述顶板和底板的边缘设有安装挡板的弧形滑槽,所述挡板活动安装于所述弧形滑槽内。优点在于:轮廓尺寸与椎间盘尺寸相对应,贴合效果好,双头调节螺柱调整空间大,挡板最后安置,可以做到与病患条件实时配合和调整,结构简单成本低而强度高,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式椎间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升脊柱融合器
,特别是一种升降式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椎间融合术,主要的原理在于利用相关的设备,主要用来治疗脊柱退行疾病,脊柱退行性疾病是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一旦药物及物理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方式已由单纯椎间盘摘除术发展至目前最常见的椎间融合术。将病变的椎间盘与相邻的椎间盘做出融合,以一定的不灵活为代价,换取病变椎间盘同相邻非病变椎间盘间的合二为一,进而保证病患的日常生活。随着医疗科技的发现,椎间融合术的相关技术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于腰椎间盘疾病和颈椎间盘疾病的治疗。比如说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0001729X的名为一种多孔钛椎间融合器的专利,采用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设计了一种孔洞多分布合理的融合器,为骨材料的生长提供了空间,又比如说,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0134223.6,名为升降椎间融合器的专利技术,其内的导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导向槽内,高度调节方便,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椎间高度,治疗效果好,然而不足之处在于,调节过程中,具有多自由度的设备多,调节不便,尤其是申请人在长期的临床试验中发现,该结构由于自身灵活度过高,存在至少两处斜面,往往在后期康复中容易有变形的情况发生,具体为病患站立条件下该零部件受力效果极差,斜面位移隐患大,影响病患手术后的康复。综上所述,具体的工作人员认为,升降式椎间融合器操作空间小,结构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升降式椎间融合器操作空间小,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设计一种升降式椎间融合器,包括由金属钽3D打印成型的轮廓尺寸对应的顶板和底板,在所述顶板和底板间安装有双头调节螺柱,所述双头调节螺柱的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以分别对接顶板和底板上的配合螺母,所述顶板和底板间还对应设有导柱导套,沿所述顶板和底板的边缘设有安装挡板的弧形滑槽,所述挡板活动安装于所述弧形滑槽内,自顶板的上表面起向下贯穿设置骨材料生长孔。具体实施中,所述顶板和底板为蝶翅形结构,所述弧形滑槽包括3段,分别处于所述蝶翅形结构的两侧边缘和后方的中部过渡区,所述挡板为设有与弧形滑槽对应弧度的挡板,在椎间融合器上前方的中部过渡区设为缺口,缺口对应处的顶板或底板上设有定位销孔以安装封口隔挡,所述弧形滑槽朝向缺口的一侧设有平滑过渡的挡板进出口。具体实施中,在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和底板的下表面还设有卡爪,所述卡爪包括至少3列安装位置下向人体内侧伸出的卡槽。所述顶板的下部设置导柱,对应所述底板上对应位置配合设置导套。所述双头调节螺柱的中部固设有外六角头调节块,所述外六角头调节块上设有至少3个凹槽,对应在配合螺母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对应定位孔以套装自锁限位杆。具体实施中,所述定位孔孔深大于所述自锁限位杆杆长的1/3。所述导柱和导套间设有配套的定位销孔,顶板和底板间插装3D打印成的金属钽多孔接口的骨材料生长支撑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升降式椎间融合器的通过依次拼装的方式,做到调节后定位、填充骨料,调节过程简单,便于施行,留给调节设备的调节空间大,调节颈椎,完成自锁后再安装挡板、填充其他材料从而可以促使设备的精准调节,该结构中的任意零件的结构都相对简单,便于组装;同时,在后期病患康复的过程中,设备本身的力学性能稳定,受力过程中自身变形的隐患低。设备调节过程中,有多种自锁定位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设备自动复位,弧形挡板和弧形滑槽的设计,可以在设备定位后再进行封装,甚至在术中或术前沙盘模拟中根据现场情况直接3D打印,针对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结构的安装侧边部挡板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安装后部挡板的右视图;图中各部件名称:1.顶板;2.底板;3.外六角头调节块;4.配合螺母;5.导套;6.弧形滑槽;7.卡爪;8.骨材料生长孔;9.挡板;10.导柱;图1到4中拆去所有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升降式椎间融合器,参见图1至图6,由金属钽3D打印成型的轮廓尺寸对应的顶板1和底板2,在顶板1和底板2间安装有双头调节螺柱,双头调节螺柱的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以分别对接顶板1和底板2上的配合螺母4,顶板1和底板2间还对应设有导柱10、导套5,沿顶板1和底板2的边缘设有安装挡板9的弧形滑槽6,挡板9活动安装于弧形滑槽6内,自顶板1的上表面起向下贯穿设置骨材料生长孔8。使用时先在预定位置安装融合器,之后调节双头调节螺柱,两端方向张开,至合适的高度,之后安装挡板实现定位,最后安装封口格挡实现平滑过渡和骨材料的侧边密封防止外溢。顶板1和底板2为蝶翅形结构,弧形滑槽6包括3段,分别处于蝶翅形结构的两侧边缘和后方的中部过渡区,挡板9为设有与弧形滑槽6对应弧度的挡板9,在椎间融合器上前方的中部过渡区设为缺口,缺口对应处的顶板1或底板2上设有定位销孔以安装封口隔挡,弧形滑槽6朝向缺口的一侧设有平滑过渡的挡板9进出口。安装挡板9的过程中可以平滑的出入。在顶板1的上表面和底板2的下表面还设有卡爪7,卡爪7包括至少3列安装位置下向人体内侧伸出的卡槽。该设计防止设备后期脱落,稳定效果好。顶板1的下部设置导柱10,对应底板2上对应位置配合设置导套5。该设计一方面起支撑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导向的作用,提高设备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的在双头调节螺柱的中部固设有外六角头调节块3,外六角头调节块3上设有至少3个凹槽,对应在配合螺母4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对应定位孔以套装自锁限位杆。防止逆向旋转,起到自锁的作用。定位孔孔深大于自锁限位杆杆长的1/3。增强自锁的定位效果。或者,导柱10和导套5间设有配套的定位销孔,以此自锁。顶板1和底板2间插装3D打印成的金属钽多孔接口的骨材料生长支撑块。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由金属钽3D打印成型的轮廓尺寸对应的顶板(1)和底板(2),在所述顶板(1)和底板(2)间安装有双头调节螺柱,所述双头调节螺柱的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以分别对接顶板(1)和底板(2)上的配合螺母(4),所述顶板(1)和底板(2)间还对应设有导柱(10)、导套(5),沿所述顶板(1)和底板(2)的边缘设有安装挡板(9)的弧形滑槽(6),所述挡板(9)活动安装于所述弧形滑槽(6)内,自顶板(1)的上表面起向下贯穿设置骨材料生长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由金属钽3D打印成型的轮廓尺寸对应的顶板(1)和底板(2),在所述顶板(1)和底板(2)间安装有双头调节螺柱,所述双头调节螺柱的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以分别对接顶板(1)和底板(2)上的配合螺母(4),所述顶板(1)和底板(2)间还对应设有导柱(10)、导套(5),沿所述顶板(1)和底板(2)的边缘设有安装挡板(9)的弧形滑槽(6),所述挡板(9)活动安装于所述弧形滑槽(6)内,自顶板(1)的上表面起向下贯穿设置骨材料生长孔(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和底板(2)为蝶翅形结构,所述弧形滑槽(6)包括3段,分别处于所述蝶翅形结构的两侧边缘和后方的中部过渡区,所述挡板(9)为设有与弧形滑槽(6)对应弧度的挡板(9),在椎间融合器上前方的中部过渡区设为缺口,缺口对应处的顶板(1)或底板(2)上设有定位销孔以安装封口隔挡,所述弧形滑槽(6)朝向缺口的一侧设有平滑过渡的挡板(9)进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德胜刘江王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普林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