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无纺布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无纺布。
技术介绍
无纺布是柔性材料生产系统中的一个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面广,涉及范围宽的现代材料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被誉为纺织界的“朝阳产业”。尽管不同工艺生产出的无纺布在改善卫生环境,方便使用方面有优越的效果。但人类皮肤及衣服都是细菌滋生的场所,这些细菌以汗水中的尿素等人体排泄物为营养源,不断进行繁殖,同时排放出具有臭味很浓的氨,即影响人们的健康又不卫生。抗菌无纺布是卫生、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无纺布产品,通常采用涤纶、丙纶、锦纶、氨纶、腈纶等材料制备而成。腈纶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腈,聚丙烯腈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凭借其纤维柔软,保暖性好的特征,享有“合成羊毛”之称;另外聚丙烯腈纤维具有优异的耐光性、耐腐蚀性、耐辐射性和耐有机溶剂性,适宜应用在无纺布生产领域。金属离子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是通过金属离子接触反应来实现的:当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与微生物中带负电荷的细胞膜接触时,两者之间会产生库仑引力,金属离子可以穿透细胞膜进入到细菌内部与细菌体内蛋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以改性腈纶为基体,将改性腈纶浸渍于银抗菌液中,浸渍完毕后,放入水浴震荡锅中震荡,取出,水洗后,自然晾干,即得到螯合银原子的抗菌无纺布。/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抗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以改性腈纶为基体,将改性腈纶浸渍于银抗菌液中,浸渍完毕后,放入水浴震荡锅中震荡,取出,水洗后,自然晾干,即得到螯合银原子的抗菌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腈纶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原料氨基脂肪醇M于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65-75%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使其溶解完全,配制成改性溶液;取清洗干燥后的7-10g腈纶纤维浸渍于100ml改性溶液中,接着放置于水浴锅中,在65-70℃下保温浸渍3-4h,捞出,自然晾干,得到改性腈纶中间体A;
S2、将步骤S1制备的改性腈纶中间体A浸渍于200ml20-2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搅拌30-40min,捞出后采用清水清洗,室温下干燥;
分别称取3-巯基异丁酸与磷酸二氢钠加入到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溶解,配制成浓度为50-60g/L的3-巯基异丁酸与60-65g/L的磷酸二氢钠混合水溶液;
将预处理后的改性腈纶中间体A浸渍于上述混合水溶液中,改性腈纶中间体A与混合水溶液的浴比为1g:40ml,放入水浴震荡锅中,水浴温度为90-95℃,保温震荡6-7h,接着,取出腈纶纤维,自然晾干后,加热活化,最后水洗后晾干,即得到式B结构的改性腈纶。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高纤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