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萘-吡咯混联型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16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致变色材料领域,是非对称型萘‑吡咯全氟环戊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所制得的两种化合物具有显著的聚集诱导发光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成本低,制备条件更加温和,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较大且针对在细胞荧光成像以及有机光致发冷光材料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对称萘-吡咯混联型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致变色材料领域,是非对称型萘-吡咯全氟环戊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存储材料的性能要求逐渐提高。与传统的存储材料相比,有机光致变色存储材料在存储密度及存储速度等性能上具有较大优势。目前被广泛报道的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主要有席夫碱、俘精酸酐、螺吡喃、偶氮苯、二芳基乙烯等,该类化合物能够在不同波长光的照射下发生可逆的变色反应,该特性能够引起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使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光控分子开关、分子器件、及防伪技术、新型光电器件、光化学传感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在众多有机光致变色的化合物中,二芳基乙烯由于具有热稳定性强,耐疲劳性能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最早是由日本化学家Irie教授等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首次发现并报道,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光致变色材料之一。自其问世以来,大量的新型光致变色二芳基乙烯衍生物被陆续报道。根据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特征,该类化合物的光致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非对称萘-吡咯混联型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非对称萘-吡咯混联型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为:



R为-CN和中的一种。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萘-吡咯混联型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R为-CN时,由以下步骤合成:
(1)在冰浴条件下,将1,5-二甲基-2-氰基吡咯5.0g溶于装有100.0mL乙酸的单口烧瓶瓶中,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地滴加含2.2mL液溴的乙酸20.0mL,搅拌反应24h后,加大量水搅拌并充分振荡,过滤得滤渣,用纯水洗涤2次,干燥得灰色固体,既3-溴-1,5-二甲基-2-吡咯烷腈;
(2)-78℃条件下,氮气保护环境下,将1-溴-2-甲基萘10mmol溶于100.0mL精制的THF溶液中,低温冷冻10分钟,将n-BuLi,5mmol缓慢打入,反应半小时后,封闭反应体系,将全氟环戊烯用针管快速加到反应烧瓶中,通氩气,保持在-78℃条件下反应一个半小时,待反应完全,加水终止反应,旋蒸除去THF,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水洗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纯石油醚为洗脱剂过硅胶柱,得无色透明晶状固体,既得单取代的1-(2-甲基-1-萘基)全氟环戊烯;
(3)-78℃条件下,氮气保护,在100mL三口烧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守智王仁杰张洁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