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14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避免和克服现有轻型散热器在结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一种低投入、低成本、高热效率和安装施工更为便捷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该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主要有两根导水管平行串联两片以上的单片采暖散热器,每片散热器腔内含有由隔板隔开的隔仓以及由波纹面或锯齿面构成的内壁面。按本方案实施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不仅大大简化了对焊接工艺的要求和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因其内部结构的改进而显著的提高了热效率,而且极大的简化了产品、模具、生产线及工艺设计,成倍的节约了资金投入、库存占用、物流工作量和更为方便于安装施工、维修等。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具有技术结构方面的先进性,而且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采暖系统的部件——散热器,特别是关于一种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
技术介绍
室内采暖的方式有多种,如热水(气)采暖、电热采暖、太阳能采暖等,而热水供暖则是最常用和最主要的采暖系统。该系统中一个主要的部件——散热器(俗称暖气包)的结构也有多种形式,比较常用的是一种由多个单体暖气片串联组合成一暖气包,其暖气包的组合个数视室内采暖面积决定。该结构的散热器比较经济耐用,其不足之处是显得较为笨重和欠美观。故,近年来已发展有板式的散热器、水管加散热鳍片式的散热器等,其特点各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种由轻金属制的散热器已问世,如一种由铝合金浇铸或模压拉伸制成的散热器已取得了一定的应用市场。该散热器的结构主要是在一个单体管的两端焊制密封板构成一可容纳热媒的密封腔,并在管腔体的壁外制有若干用以增加散热面积的鳍片。为适应不同室内面积的采暖需求,必须制作出多种散热量大小不等—即不同规格的单体散热器。不同规格散热器的生产制造不仅涉及到不同功率的生产设备、不同的模具和加工工艺及型材,而且还涉及产品的包装、库存、运输、销售等方面所带来的一系列各个环节的问题。现已知面世的该种轻型散热器的规格、款式已达40余种,如为生产这40余种不同规格的散热器,必须在上述有关的各个环节方面成倍的投入和占用大量设备、资金、人力、库存及物流等。不仅生产工艺管理繁复、劳动强度大、产品成本高,而且给营销、安装施工以及维修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轻型散热器在结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及避免给生产工艺、资金占用、产品成本、库存、安装施工、维修等方面带来的诸多问题和不便,现提出一种热效率高和资金投入少、节约生产成本、安装施工更为便捷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包括单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两根导水管平行串联两片以上的单片散热器;每根导水管的两端口内旋接一管塞,管塞是一个有六方头的空心螺栓,其螺杆段制有与导水管管口内旋配的外螺纹,六方端头的管口制有内螺纹;管塞六方头内端面与散热器穿孔端面之间以及两散热器穿孔对接面之间各置有密封圈;导水管穿入散热器腔内的一段管壁至少开有一个切口,切口是一个沿其管轴方向的槽形孔,切口是不连续的间隔的孔;导水管两端管口设有内螺纹;管塞六方头内端面设有置放密封圈的槽。一种采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每片散热器腔内含有两个以上由隔板隔开的隔仓;散热器体外设有鳍片的体壁内表面不是平面;散热器体外设有鳍片的体壁内表面是波纹面,散热器体外设有鳍片的体壁内表面是锯齿面。按上述方案实施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可按不同采暖面积的需求进行两个单片散热器以上的有机组合。在相同条件下,如以设计、生产制造8种规格的单片散热器产品即可满足和替代原50余种规格和款式的产品,不言而喻,8种规格单片散热器的有极组合结果则是成倍的简化了产品、模具、生产线及工艺的设计及设备、资金的投入,也因本专利技术采暖散热器的有机组合,不仅缩短了生产工艺流程和明显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中,节约劳动工作量约30%、减少生产流动资金70%、销售流动资金60%、节约纸箱包装量70%,而且也因散热器内部结构的有益改进,显著的提高了热效率,并使散热器的外观造型和色彩的设计生产有了更宽的选择性,同时为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了更多的产品品种。本专利技术不仅具有技术结构方面的先进性,而且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两个单片散热器组合为实施例的外观及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纵的向剖面示意图;图3和图4为两种导水管结构示意图;图5是单片散热器局部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就一种铝合金制的单片散热器及两片散热器的组合为实施例作具体说明。两个单片散热器1由两根导水管2平行串联构成组合,每根导水管两端口内制有内螺纹21且各旋接一管塞3,管塞3是一个制有六方头的空心螺栓,其螺杆段制有外螺纹31,管塞六方头的管口制有内螺纹32用以连接管路水管;管塞3除前述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是通过与导水管2两端的共同对旋,将两散热器片体紧紧连接并固定组合成为一体,为保证连接件体之间的密封性,管塞3六方头的内端面与散热器1穿孔端面之间以及两散热器1穿孔对接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4,为安置密封圈4,管塞六方头内端面制有槽30,相对应的散热器穿孔端面同理制有槽11。为使管路系统中的热水进入散热器,穿入散热器腔内导水管的一段管壁两侧开有槽形切口20,图3为本实施例导水管2的立体示意图;该切口也可开成如图4所示的不连续的间隔的圆孔,本实施例为4个孔。为提高散热器的热效率和增加散热器的强度、刚度,在该散热器腔内制有四个隔板12及隔开的5个隔仓13,5个隔仓间的隔板板面自然而然的加大了吸热面积。同理,与散热器体外设有鳍片15的管壁内表面模压拉伸成波纹状14(当然也可制成锯齿状),其目的也是为了加大吸热面积和提高热效率。图中10为导水管穿孔。权利要求1.一种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包括单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两根导水管平行串联两片以上的单片散热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其特征在于每根导水管的两端口内旋接一管塞。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其特征在于管塞是一个有六方头的空心螺栓,其螺杆段制有与导水管管口内旋配的外螺纹,六方端头的管口制有内螺纹。4.按权利要求1、2、3所述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其特征在于管塞六方头内端面与散热器穿孔端面之间以及两散热器穿孔对接面之间各置有密封圈。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其特征在于导水管穿入散热器腔内的一段管壁至少开有一个切口。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其特征在于切口是一个沿其管轴方向的槽形孔。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其特征在于切口是不连续的间隔的孔。8.按权利要求1、2、5、6、7所述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其特征在于导水管两端管口设有内螺纹。9.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其特征在于管塞六方头内端面设有置放密封圈的槽。10.一种采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每片散热器腔内含有两个以上由隔板隔开的隔仓。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采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器体外设有鳍片的体壁内表面不是平面。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采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器体外设有鳍片的体壁内表面是波纹面。13.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采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器体外设有鳍片的体壁内表面是锯齿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和克服现有轻型散热器在结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一种低投入、低成本、高热效率和安装施工更为便捷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该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主要有两根导水管平行串联两片以上的单片采暖散热器,每片散热器腔内含有由隔板隔开的隔仓以及由波纹面或锯齿面构成的内壁面。按本方案实施的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不仅大大简化了对焊接工艺的要求和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因其内部结构的改进而显著的提高了热效率,而且极大的简化了产品、模具、生产线及工艺设计,成倍的节约了资金投入、库存占用、物流工作量和更为方便于安装施工、维修等。本专利技术不仅具有技术结构方面的先进性,而且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文档编号F28D1/04GK1661313SQ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暖散热器及其组合,包括单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两根导水管平行串联两片以上的单片散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军
申请(专利权)人:恒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