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韦勋专利>正文

感温变色蓄/释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09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感温变色蓄/释热装置,其包括:一袋体,具封闭空间以容置蓄/释热材;蓄/释热材,是为可蓄热及释热材料,并容置于袋体内;感温变色印刷层,是至少局部地设于袋体上,其印材中掺有感温变色材的颜料;以便由感温变色材随温度升降而改变印刷层颜色以供视觉诉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感温变色的蓄/释热装置,尤指一种藉蓄/释热装置的内含物掺以感温变色材或其袋体以具感温变色颜料的印刷材料,以使蓄/释热装置随温度上升时改变颜色,唯降温后又回到原来颜色,而可为视觉诉求。先前技术按蓄/释热装置可作为吾人保温取暖或保健用途,已有多年,而其方法亦有多种,如传统的水液加热后而使其于逐渐降温期间提供热量,亦有由热敷袋体内加置金属片起动器,以便该起动器激发内含物溶液,经而产生热量,以其加温至退烧过程提供热量。先前申请人亦曾创作以雾面处理的起动器,使其激发袋体内含的饱和醋酸钠水溶液而升温后降温,并取得台湾新型第146156号专利在案,且经多年实施,亦获致市场成就。事实上,蓄/释热装置的基本目的,前已述及,在于提供热量以供取暖或保健,因此,其热量的提供,遂成为关键焦点,而已知的蓄/释热装置对于此热量提供的告知,除皮肤感知外,并无任何机制,因此,若使用者是为病人或沉睡者时,若非他人感知,则无从得知,因而,使热敷效果因而逊色。
技术实现思路
有监于此,申请人乃本于长年来从事蓄/释热装置研发与产销的经验,期能克服上述缺点,经再三实验,始创作出本专利技术的“感温变色蓄/释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温变色蓄/释热装置,其可提供热量以供取暖或保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温变色蓄/释热装置,以使蓄/释热装置随温度上升时改变颜色,唯降温后又回到原来颜色,而可为视觉诉求。本专利技术一种感温变色蓄/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袋体,具封闭空间以容置蓄/释热材及感温变色材;水液状的蓄/释热材,是可蓄热及释热的材料,并容置于袋体内;至少一种颜色的感温变色材,是为可随温度而变化的材料,并掺混于蓄/释热材且容置于袋体内;由感温变化材的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颜色以供视觉诉求。其中的袋体是为高分子材料,感温变色材是为两或以上不同颜色,且感温变色材料是为变色胶囊所制成的细微粉末,且占整体袋体内含物的总量不低于5%。其中的蓄/释热材是为饱和醋酸钠水溶液,且袋体内进一步加置一起动器。本专利技术一种感温变色蓄/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袋体,具封闭空间以容置蓄/释热材;水液状的蓄/释热材,是为可蓄热及释热材料,并容置于袋体内;感温变色印刷层,是至少局部地设于袋体,其印刷材料中掺有至少一色的感温变色材的颜料;由感温变色材随温度升降而改变感温变色印刷层颜色以供视觉诉求。其中的袋体是为高分子材料。其中的蓄/释热材是为饱和醋酸钠水溶液,且袋体内进一步加置一起动器;其中的印刷层的感温变色材是为两色或以上且印刷层是于袋体的一面整体设置;其中的威温变色感温变色材料是为变色胶囊所制成的细微粉末,且与其他印刷材料的总量比为不低于5%。本专利技术一种感温变色蓄/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袋体,具封闭空间的容置蓄/释热材;水液状的蓄/释热材,是为可蓄热及释热材料,并容置于袋体内;一包覆,其具空间以容置袋体,且其具至少局部的包覆印刷层,该形成包覆印刷层的印刷材料掺有感温变色材的颜料;由包覆的包覆印刷层随温度而改变颜色以供视觉诉求。其中的包覆是选自高分子材料、织布、不织布及编织物。其中的袋体是为高分子材料。其中的蓄/释热材是为饱和醋酸钠水液,且袋体内进一步加置一起动器;其中的戚温变色材料是为变色胶囊所制成的细微粉末。附图说明为进一步揭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以包覆变色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基本上,本专利技术的蓄/释热装置,是由一袋体1,其内具蓄/释热材2,感温变色材3及/或一起动器4所组合而成。其中,袋体1是为高分子材料制成,以透明者为佳,唯不以此为限,基本上,为使其可为多次利用,故在材料选择,以及厚度上,以耐久,且具延展性材质为宜,于成品时,该袋体1是由如高周波或其他等效手段予以沿着外缘周边封合,唯此乃已知技术,故不拟赘述。蓄/释热材2是为可因受热而蓄积热量,而后释放热量的材料,因此,其可为如单纯的水液经加热而后逐渐释放热量降温,唯亦可为如以饱和醋酸钠水溶液,而经由起动器4以激发复发热而释热,乃至于其他蓄/释热材料,唯此亦属已知技术,故不拟赘述。而本专利技术的异于已知的,亦即欲达到感温变色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在于于前述蓄/释热材2内,掺混以感温变色材3,其是一种受热后会形成褪色的化学颜料,亦即,其颜色可随温度升降而改变,且其可设定预定变色的温度,如高温褪色,低温恢复原来颜色,这种感温变色颜料,本国及外国厂商均有生产,是可取得,举一例言,如我国厂商所出产的品名为“Thermochromic Capsule Powder”,即是以“Fluoran leuco dye加上polymer melanine/formaldehyde for capsule”为成份,是以,其可为各种不同颜色,而温度则可自一15℃-70℃,视需要而设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采取这种感温变色材3,唯不以此为限。而此感温变色材3则可为单色,双色乃至于多色变化,以单色而言,若感温变色材3是为蓝色,则于一般温度下,此时蓄/释热装置的颜色为蓝色系,唯当加温后,则由于感温变色材3因受热而转至无色,所以,于释热时,此蓄/释热装置呈现的视觉诉求是为淡色或淡蓝色乃至于无色,唯当温度降至预设的正常温度时,又趋于蓝色,而若利用其他颜色,即使是黑色亦然。而对于两色的混色场合,即以黄色加蓝色为例,依色彩学原理,其可形成绿色。是以,若设定黄色为褪色,唯当释热亦即温度上升时,则黄色渐褪,而形成蓝色,唯释热后,黄色回复,又使整体回复为绿色,而形成“蓝皮绿骨”现象。所以,两色以上的场合,其实亦可依温度而为一段以上的颜色或混色变化。有关掺合比例,则视所需的颜色变化程度而定,基本上,若感温变色材3掺合越多时,则其变化越剧,于单色场合,则以不低于总重量百分比的5%为佳,而于多色场合,则感温变色材3总和,以不低于混合后总量的5%为佳。前己述及,若非如水液的自然释热退烧,亦即采用如饱和醋酸纳水溶液的场合,则可加置一起动器4,该起动器4是为一金属片体,施力反折使其产生微波激发蓄/释热材2以升温并释放热量而后降温,唯此乃已知技术,故不拟赘述。所以,经由本专利技术将感温变色材3混入蓄/释热材2的技术手段,可使蓄/释热装置经由可为视觉诉求的颜色变化,而知其当时温度状态,此在使用上而言,是提供了一便捷视觉戚知的途径,堪称为一大突破。实则,本专利技术的感温颜色变化,除了可将感温变色材3混入蓄/释热材2外,亦可只单纯的施的于蓄/释热装置的袋体1的印刷层5上,亦即,当将印刷材混以感温变色材3,并以印刷方式施于袋体1的内表面或外表面时,则其亦可达随温度变化而变色的功效,而且为如单色变化,双色变化,乃至于多色变化,而该印刷,可为整面的印刷,或装饰性的文字及/或图案印刷,唯此乃己知的印刷技艺,故不拟赘述。尤其是,如图1,本专利技术的蓄/释热装置可加置一包覆6,该包覆6可为如高分子材料,织布,不织布或编织的袋状物,以供容置本专利技术的蓄/释热装置,并具由感温变色材料掺合的印刷材料印刷而感之的包覆印刷层61,如此,即使蓄/释热装置置入包覆6内,该包覆印刷层61亦可感温变色而达视觉诉求的效果。所以,经由本专利技术的两种实施例,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温变色蓄/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袋体,具封闭空间以容置蓄/释热材及感温变色材;水液状的蓄/释热材,是可蓄热及释热的材料,并容置于袋体内;至少一种颜色的感温变色材,是为可随温度而变化的材料,并掺混于蓄/ 释热材且容置于袋体内;由感温变化材的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颜色以供视觉诉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王韦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