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智慧专利>正文

复合式高密度相变蓄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032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热能分配器、强制换热、蓄热、供热分配器、保温、快速接口于一体具有蓄热、供热功能的复合式高密度相变蓄热供暖、供热水装置及其设计。它呈长方体,由外壳、保温层、内箱体、相变蓄热体、换热盘管、加热分配器、供热分配器、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底部支架、循环水进口、热水出口、变频循环泵、调温阀、热量表等部分组成。可进行热电厂、热源厂的余热回收,通过移动运输实现热量的无管道传送,将装置所蓄热量送到用户实现供暖和提供生活热水。具有使用方便、体积小、综合热费用低等优点。由于其所用热源是废热或余热,,可起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等作用,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热能分配器、强制换热、蓄热、供热分配器、保温、快速接口于一体具有蓄热、供热功能的复合式高密度相变蓄热供暖、供热水装置及其装置设计。目前,我国集中供热尤其是热电联产发展迅速,但热能供应紧张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主要表现在热网的铺设投资大,覆盖区域主要是办公区、繁华商业区、居住人口稠密区等,无法遍布整个市区,还有许多企事业单位、娱乐场所、新建小区靠小型自备锅炉解决供暖和生活热水问题,形成了多种供热形式并存的状况。由于分布式供热所用的热源容量小,热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虽然近年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但由于运行费用高,整体所占比例不大;近3年来上海、武汉、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夏季出现“电荒”,全国大部分省市相继出现用电紧张状况,其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电蓄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工作。根据电力需求侧管理部门的统计,仅1998年以前其总数就已超过4800台,总容量超过60万kw,其中直供的占90%以上,低谷蓄热的不足10%,目前全国安装的电热锅炉有90%是非蓄热的。1995年以后,原电力部开始电蓄能技术试点工作,自1997年电力供应缓和之后,供电部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高密度相变蓄热装置,在外箱体与内箱体之间填充保温层;在相变蓄热箱体内,相变蓄热模棒以5-10mm间距并行地呈m列n行均分布置,蓄热箱内的上部布置有换热盘管,该盘管是用c型弯头穿行连接呈u字蛇形盘管,盘管的两端一个做冷水进口,与变频循环水泵的出口连接,另一个做热水出口,与供热水系统相连,进出口之间并联有供水温度调节阀;在相变蓄热壳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加热分配器和供热分配器,分配器的前端穿过箱体并焊接有连接法兰,分别作为加热和供暖用的进出水口,分配器是由无缝钢管制成,钢管上均布着许多不同孔径的园孔,穿过箱体两层金属板时进行焊接密封;内箱体上不和下部设置有测温探管,探管内部设置温度传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慧
申请(专利权)人:王智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