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装置和转载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07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装置和转载机。其中,防堵装置用于转载机,包括:支撑框架,架设于转载机的卸料槽上;至少一个破碎挡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支撑框架的内侧,破碎挡块上设有多个朝向支撑框架内侧伸出的破碎结构,用于对卸料槽中输送的物料进行破碎作业。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转载机的卸料槽内的物料因体积过大而造成的堵塞,有利于降低对物料输送的影响,同时,防堵装置易于拆装,便于对破碎结构进行维护或更换,降低了拆装工作量,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堵装置和转载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载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堵装置和一种转载机。
技术介绍
目前,转载机是煤矿工程机械中常用的一种转运设备,主要用于机械化采煤工作面,转载机的一端与工作面输送机搭接,另一端与带式输送机连接,以起到转载运输煤炭的作用。在转载煤炭的过程中,由于煤块的尺寸大小不同,尺寸较大的煤块容易在转载机的卸料槽处形成堵塞,影响煤炭的输送,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停止整个工作面各个环节的作业,人工对堵塞的煤块进行清理,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且存储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在卸料槽盖板上设置截齿的方案,用于对卸料槽中输送的大块煤炭进行破碎,但该方案的截齿设置位置相对受限,维护和更换操作不便,对转载机的工作效率影响仍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载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防堵装置,用于转载机,包括:支撑框架,架设于转载机的卸料槽上;至少一个破碎挡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支撑框架的内侧,破碎挡块上设有多个朝向支撑框架内侧伸出的破碎结构,用于对卸料槽中输送的物料进行破碎作业。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技术方案,防堵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至少一个破碎挡块。支撑框架作为防堵装置的基体,架设于转载机的卸料槽上,用于为破碎挡块提供支撑。破碎挡块设于支撑框架的内侧,通过在破碎挡块上设有多个破碎结构,且多个破碎结构朝向支撑框架的内侧伸出,以在卸料槽中输送体积较大的物料时,通过多个破碎结构与该物料发生接触,以将该物料破碎为小块物料,以便于物料的输送,防止体积较大的物料在卸料槽中发生堵塞,从而降低物料体积大小对输送作业的影响,同时降低了人工清理堵塞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供采煤工作面的整体工作效率。其中,破碎挡块与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便于日常维护,在破碎结构磨损至一定程度后,便于进行更换操作。破碎挡块可以设于支撑框架朝向卸料槽底壁的内侧,也可以设于支撑框架朝向卸料槽侧壁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支撑框架与卸料槽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转载机的型号或尺寸不同,选择相应的连接位置。同时,支撑框架架设于卸料槽上,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破碎挡块的高度,从而对物料的体积大小进行限制。其中,本方案中的物料可以是煤炭或其他块状物料。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防堵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框架包括:两个框架侧板,分别设于卸料槽的两个侧壁上,并沿侧壁向远离卸料槽的底壁的方向延伸;框架顶板,与两个框架侧板的顶部相连接,其中,两个框架侧板和框架顶板以及卸料槽合围形成框型结构,卸料槽中输送的物料可穿过框型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框架包括两个框架侧板和一个框架顶板。两个框架侧板分别设于卸料槽的两个侧壁上,且框架侧板向卸料槽的侧壁远离底壁的方向延伸,以在卸料槽完成装配后,使得破碎挡块位于卸料槽的上方。框架顶板与两个框架侧板的顶部相连接,以通过两个框架侧板对框架顶板提供支撑,同时增加支撑框架的整体强度。其中,两个框架侧板和框架顶板以及卸料槽合围形成框型结构,以供卸料槽中输送的物料穿过,同时,通过破碎挡块对体积较大的物料进行破碎,以防止发生堵塞。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破碎挡块设于框架顶板的内侧,破碎挡块沿卸料槽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破碎挡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框架侧板可拆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破碎挡块设于框架顶板的内侧,使得破碎挡块上的破碎结构朝向卸料槽,以在卸料槽内有体积较大的物料穿过防堵装置与卸料槽形成的框型结构时,破碎结构与物料发生接触,从而将物料破碎为多个小块物料。其中,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破碎挡块的高度。通过设置破碎挡块沿卸料槽的宽度方向延伸,以扩大破碎结构与物料的接触面积。通过设置破碎挡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框架侧板可拆卸连接,一方面可在破碎结构发生磨损时,通过拆卸破碎挡块对破碎结构进行更换操作,另一方面,由框架侧板的外侧对破碎挡块进行拆卸更加方便,降低了拆卸操作的劳动强度。可以理解,支撑框架具有一定的高度,若破碎挡块与框架顶板连接,拆装时需由框架顶板上进行操作,需采用登高设备,较为不便,且具有一定安全隐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框架侧板上设有第一销孔;破碎挡块上设有第二销孔,破碎挡块通过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相配合的销轴连接于框架侧板。在该技术方案中,框架侧板上设有第一销孔,破碎挡块上沿卸料槽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销孔,通过设置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相配合的销轴,使破碎挡块与框架侧板之间可拆卸连接,一方面便于拆装操作,另一方面销轴与销孔配合的可靠性高,不容易发生卡死或阻塞。可以理解,转载机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特别是转载机用于井下采煤工作面时,井下的粉尘、煤灰较多,若采用螺纹连接,极易被粉尘或煤灰堵塞,影响正常拆卸。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破碎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破碎挡块分别设于框架顶板的内侧和框架侧板的内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破碎挡块,以在卸料槽中输送体积较大的物料时,增大破碎挡块上的破碎结构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强破碎结构对物料的作用力,以对强度较高的块状物料。其中,多个破碎挡块分别设于框架顶板的内侧和框架侧板的内侧,可在体积较大的物料穿过支撑框架与卸料槽形成的框型结构时,由物料的上方和侧方同时对物料进行施加作用力,以提高破碎作业的成功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破碎挡块包括:挡块本体,挡块本体与破碎结构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其中,破碎结构的另一端由挡块本体向支撑框架的内侧伸出。在该技术方案中,破碎挡块包括挡块本体和破碎结构。挡块本体起支撑和连接作用。挡块本体与破碎结构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以在破碎结构达到磨损极限时便于进行更换操作,无需对防堵装置进行整体更换,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通过设置破碎结构的另一端由挡块本体向支撑框架的内侧伸出,以对体积较大的物料进行破碎作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挡块本体上设有多个通孔;破碎结构为截齿,截齿的一端伸入通孔中,其中,截齿伸入通孔内的一端与固定挡圈卡接,以实现截齿与挡块本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挡块本体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设置破碎结构。具体地,破碎结构为截齿,截齿的一端伸入通孔中,并通过与固定挡圈卡接实现与破碎挡块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可靠性较高,且有利于降低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截齿沿挡块本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截齿在破碎挡块上沿挡块本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在挡块本体沿卸料槽的宽度方向设置时,增大破碎结构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其中,多个截齿可以等间隔设置,也可以在局部集中设置较多数量的截齿,以增强局部的破碎作用力。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截齿与卸料槽的底壁的法线方向之间呈第一夹角,且截齿的倾斜方向与卸料槽的输送方向相反。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截齿与卸料槽的底壁的法线方向之间呈第一夹角,并且截齿的倾斜方向与卸料槽的输送方向相反,以在物料与截齿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装置,用于转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框架,架设于所述转载机的卸料槽上;/n至少一个破碎挡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所述破碎挡块上设有多个朝向所述支撑框架内侧伸出的破碎结构,用于对所述卸料槽中输送的物料进行破碎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装置,用于转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架设于所述转载机的卸料槽上;
至少一个破碎挡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所述破碎挡块上设有多个朝向所述支撑框架内侧伸出的破碎结构,用于对所述卸料槽中输送的物料进行破碎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
两个框架侧板,分别设于所述卸料槽的两个侧壁上,并沿所述侧壁向远离所述卸料槽的底壁的方向延伸;
框架顶板,与两个所述框架侧板的顶部相连接,
其中,两个所述框架侧板和所述框架顶板以及所述卸料槽合围形成框型结构,所述卸料槽中输送的所述物料可穿过所述框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破碎挡块设于所述框架顶板的内侧,所述破碎挡块沿所述卸料槽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破碎挡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框架侧板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侧板上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破碎挡块上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破碎挡块通过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相配合的销轴连接于所述框架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破碎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破碎挡块分别设于所述框架顶板的内侧和所述框架侧板的内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王庆辉王兆嘉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