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轮转向机构及带有该机构的自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轮转向机构及带有该机构的自行车。
技术介绍
所谓前轮直驱自行车,即踏脚直接装在前轮的两侧,通过踩踏脚来驱动前轮转动前行,现有技术中的前轮直驱自行车,其转向机构与自行车的前叉相连,用于控制前轮的转向,该种结构的缺陷在于:前轮既要受到踏脚的踩踏力,又要受到转向机构的转向力,当这两种力同时作用于前轮上时,相互之间就形成了干涉,因此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后来出现了后轮转向自行车,即踏脚还是安装于前轮处用于驱动前轮,而将转向机构与后叉相连,通过控制后轮的转向来控制整个自行车的方向,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将踩踏力和转向力一前一后分开设置,使两者互不干涉,前轮直驱后轮转向自行车的工作原理为:当转向控制把手件向左转过一个角度时,后叉向右转过一个角度,当转向控制把手件向右转过一个角度时,后叉向左转过一个角度,现有技术中前轮直驱后轮转向自行车普遍存在的缺陷是:当后叉向左转的角度与向右转的角度为同一个角度时,骑行者控制转向控制把手件向左转的角度与向右转的角度却不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后叉、转向控制把手件、把手连接件、后叉连接件及用于连接把手连接件与后叉连接件的转向拉杆,所述后叉包括后叉轴及与后叉轴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的后叉主体部,所述后叉轴与车架形成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控制把手件设有转向轴及转向把手,所述转向控制把手件安装于车架上并可相对于车架转动,所述把手连接件与转向控制把手件固定连接,所述后叉连接件与后叉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拉杆的一端与把手连接件之间形成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拉杆的另一端与后叉连接件之间形成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控制把手件的转轴中心与所述后叉的转轴中心的连线与转向拉杆呈交叉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后叉、转向控制把手件、把手连接件、后叉连接件及用于连接把手连接件与后叉连接件的转向拉杆,所述后叉包括后叉轴及与后叉轴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的后叉主体部,所述后叉轴与车架形成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控制把手件设有转向轴及转向把手,所述转向控制把手件安装于车架上并可相对于车架转动,所述把手连接件与转向控制把手件固定连接,所述后叉连接件与后叉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拉杆的一端与把手连接件之间形成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拉杆的另一端与后叉连接件之间形成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控制把手件的转轴中心与所述后叉的转轴中心的连线与转向拉杆呈交叉设置,转向过程中转向拉杆与把手连接件的连接点(A)绕转向控制把手件的转向轴旋转,其旋转半径为R1,转向过程中转向拉杆与后叉连接件的连接点(B)绕后叉轴旋转,其旋转半径为R2,车辆直行时,连接点(A)与连接点(B)的连线与旋转半径为R1的圆及旋转半径为R2的圆同时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R1小于R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及两个纵梁,所述转向控制把手件安装于前横梁的中间位置处并与前横梁形成相对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为一纵梁,所述转向控制把手件安装于纵梁上并与纵梁形成相对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后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把手与转向轴垂直设置并可相对于转向轴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连接件与转向控制把手件的连接点设置于转向把手上。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后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与转向把手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轴可相对于车架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后轮转向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可,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