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褚菊芬专利>正文

南方红豆杉盆景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0 阅读:1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南方红豆杉盆景栽培方法,涉及植物的栽培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盆景栽培红豆杉的方法。包括:a.土壤检测;b.清理、整地;c.种苗选育;d.土壤施肥;e.幼苗抚育;f.移栽。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后,可使只生长在大田里的红豆杉离开大田,在盆里生长,以降低管理难度,利用它释放对人体有益的气体,起到杀菌及净化空气的作用,并可以起到防癌,对感冒及老年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的栽培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盆景栽培红豆杉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红豆杉,又称紫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树种,天然林资源已枯竭。红豆杉是常绿乔木,树干通直,树姿优美,种子成熟时呈红色,假皮鲜艳夺目,是极好的观赏和绿化树种。红豆杉木材坚固耐用,纹理秀丽,根、茎都是高档的雕刻材料,是属于特种用林材;它的根、茎、皮、叶均含有紫杉醇,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治癌药物,叶可通经、利尿、降血压,对防治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有明显效果,是价值昂贵的药用林。不少国家将其列为“国宝”。更为重要的是,它释放出的气体可以起到杀菌及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防癌,对预防感冒及老年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的效果。民间对红豆杉应用经验表明,红豆杉对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皮肤病、烫伤等许多疾病都具有很好疗效。但是原有的红豆杉只生长在大田里,对它的观赏性尤其是它所释放的有益气体基本上不能利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专利技术制作了红豆杉盆景,来利用它的观赏性和对人体有益的气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寻求一种南方红豆杉盆景栽培方法,使只生长在大田里的红豆杉离开大田,在盆里生长,以降低管理难度,利用它释放的对人体有益的气体,起到杀菌及净化空气的作用,并可以起到防癌,对感冒及老年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南方红豆杉盆景的栽培方法如下a、土壤检测在长江下游的粘土中,加入复合肥,再追加有机肥形成壤土;b、清理、整地铲除杂草及其种子,消灭土壤中对红豆杉有危害的虫类,把地翻匀整平;c、种苗选育将红豆杉种子植入经过清理、整地后的土壤中,采用层积变湿催芽处理技术,使红豆杉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再剔除生长不良的幼苗; d、土壤施肥在土壤中施加复合肥,复合肥的组成为芬兰进口氯化三元16-16-16,总养分≥45%;e、幼苗抚育光照要求,南方红豆杉幼苗的光照是每天上午7~11点钟,每天光照时间4小时左右,夏天的强光照为3~4小时,在秋天和春天的光照时间为5~6小时;水分要求红豆杉土壤水分含量为30~50%;f、移栽在幼苗长成幼树后,将长成的幼树移栽到盆景内,在移栽过程中,必须保持幼树根系的完整性,根毛的含水率达50~60%,移值时,保证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并浇水定根;换盆定植的周期为2~3年1次。在幼苗抚育过程中应搭建遮阳棚,每年七至八月份,在全光照和强光照下,搭建遮阳棚,以减弱阳光强度,确保幼树成活;盆景规格为小盆的高度18~20cm,盆口直径23~25cm;大盆的规格高25~30cm,盆上面口径为35~40cm。在移栽中必须对盆景的土壤特别追加有机肥,施肥数量以有机肥每株90~110g和复合肥8~12g。红豆杉幼树的规格为树高35~60cm,冠幅25~40cm,为了保持红豆杉冠幅优美,应适度摘除顶芽和一部分侧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把红豆杉制成盆景后,可将盆景置于家庭庭院,阳台下遮阴处,或者置于办公室窗户边,在夏天的时候,不再需要搭建遮阳棚等防护设施。2、土壤加肥不一样,移栽到盆景中要追加更多复合肥和有机肥,有机肥原料的组成主要是鸟粪和/或猪粪和/或鸡粪;制备有机肥时a、先把鸟粪和/或猪粪和/或鸡粪罩在密封的容器内,让其自动发酵2个月左右;b、再将发酵后的有机肥通过光合作用,晒干到用手搓就能成粉末状为止;c、再研细,利用滚筒将上述晒干的有机肥碾细;d、对壤土追加有机肥时,施肥数量为有机肥每株100克和复合肥25克;3、水份要求不一样在大田里生长的红豆杉,在天气干燥时需要天天浇水,而把红豆杉移栽到盆景里以后,就不需要天天浇水,可以隔几天浇一下。4、移栽要在阴天进行,根据我们多年的实际操作,大量移栽工作选择南方红豆杉休眠期至侧芽开始膨大以前,以无锡气候时间为新历11月中旬至第2年2月底,抓住阴天进行盆景移栽和换盆定植,这段时间移栽成活率高。但在移栽过程中必须保持幼树的根系完整性和根毛的含水率,定植时保证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并浇水定根,确保成活率。换盆定植一般2年至3年1次(小盆换大盆)。5、红豆杉盆景具有更高的观赏性,它具有独特的杀菌及净化空气作用,释放出来的气体有利于防癌和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皮肤病、烫伤等许多疾病,而放置于家庭庭院或阳台下非常便于管理。具体实施例方式土壤检测种植红豆杉以壤土为最好,其优良的保水、保肥及透气性能有利红豆杉根的生长发育。粘土虽然保水、保肥,但不透气,不利红豆杉根系生长发育,砂质土壤,虽然透气,但保肥、保水差也不利红豆杉生长。该树种在酸性、中性、微碱性的土壤也能生长,但生长情况没有壤土好。壤土是在本地粘土中,加入复合肥,再追加有机肥形成壤土。土地清理、整地主要是铲除杂草及其种子,消灭土地里的地老虎等对红豆杉危害比较大的有害虫类,把地翻匀整平。种苗选育采用层积变湿催芽处理技术,即红豆杉快繁殖技术(已申请专利03112973.0),解决红豆杉种子繁育休眠当年发芽的问题。用自己研究的丰产快繁殖技术(已申请专利03112973.0)进行幼苗种植红豆杉的快繁技术已经获得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可使红豆杉幼苗在1~2年内长到35~60cm。地块施肥主要使用复合肥。复合肥的组成为芬兰进口氯化三元16-16-16,总养分≥45%;幼苗抚育主要针对红豆杉的水份和阳光作出要求。光照要求南方红豆杉幼苗和幼树属阴性,因此不宜全光照,特别是每年7月至8月全光照和强光照下,叶片的叶绿素受破坏,导致幼树死亡。根据我们实践,南方红豆杉幼苗最佳的光照是每天上午7点到11点,每天光照时间4小时左右,在夏天强光照以3到4小时,在秋天和春天的光照时间可以5~6小时。但没有光照也影响南方红豆杉的光合作用和生长。水分要求红豆杉土壤水分含量以40%左右,保持以润——湿有利红豆杉生长。盆栽的土壤含水量过多,长期保持以湿——潮,土壤不透气,会造成烂根死亡。盆栽土壤含水量太少,长期干旱缺水,也不利红豆杉生长。因此,对大田种植红豆杉而言在夏天不下雨时一般需要天天浇水,在春夏雨水浇较多时,还要及时排水,确保红豆杉不造成烂根死。搭建遮阳棚每年特别是七至八月份,在全光照和强光照下,叶片的叶绿素会受到破坏,很容易导致红豆杉幼树死亡,为了避免红豆杉幼树被晒死,需要搭建遮阳棚来减弱阳光强度,确保幼树成活。盆景规格家庭的南方红豆杉盆景规格为盆的规格高一般18~20cm,盆上面口径一般为24cm;大盆的规格高25~30cm,盆上面口径一般为35~40cm。移栽在移栽过程中必须保持幼树的根系完整性和根毛的含水率达50~60%,移值时保证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并浇水定根;换盆定植的周期为2年至3年1次。红豆杉适合在土壤肥沃、疏松、湿润、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3%以上生长特别良好。因此,在移栽中必须对盆景的土壤特别追加有机肥,施肥数量以有机肥每株100g和复合肥10g。红豆杉树景的规格为树高35~60cm,冠幅25~40cm。为了保持红豆杉冠幅优美,我们可以适度摘除顶芽和一部分侧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南方红豆杉盆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a、土壤检测:在长江下游的粘土中,加入复合肥,再追加有机肥形成壤土;b、清理、整地:铲除杂草及其种子,消灭土壤中对红豆杉有危害的虫类,把地翻匀整平;c、种苗选育:将红豆杉种子植入经过清理、整地后的土壤中,采用层积变湿催芽处理技术,使红豆杉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再剔除生长不良的幼苗;d、土壤施肥:在土壤中施加复合肥,复合肥的组成为:芬兰进口氯化三元16-16-16,总养分≥45%;e、幼苗抚育:光照要求,南方红豆杉幼苗的光照是每天上午7~11点钟,每天光照时间4小时左右,夏天的强光照为3~4小时,在秋天和春天的光照时间为5~6小时;水分要求:红豆杉土壤水分含量为30~50%;f、移栽:在幼苗长成幼树后,将长成的幼树移栽到盆景内,在移栽过程中,必须保持幼树根系的完整性,根毛的含水率达50~60%,移值时,保证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并浇水定根;换盆定植的周期为2~3年1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南方红豆杉盆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a、土壤检测在长江下游的粘土中,加入复合肥,再追加有机肥形成壤土;b、清理、整地铲除杂草及其种子,消灭土壤中对红豆杉有危害的虫类,把地翻匀整平;c、种苗选育将红豆杉种子植入经过清理、整地后的土壤中,采用层积变湿催芽处理技术,使红豆杉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再剔除生长不良的幼苗;d、土壤施肥在土壤中施加复合肥,复合肥的组成为芬兰进口氯化三元16-16-16,总养分≥45%;e、幼苗抚育光照要求,南方红豆杉幼苗的光照是每天上午7~11点钟,每天光照时间4小时左右,夏天的强光照为3~4小时,在秋天和春天的光照时间为5~6小时;水分要求红豆杉土壤水分含量为30~50%;f、移栽在幼苗长成幼树后,将长成的幼树移栽到盆景内,在移栽过程中,必须保持幼树根系的完整性,根毛的含水率达5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菊芬
申请(专利权)人:褚菊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