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金全专利>正文

盆景水稻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36 阅读:4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盆景水稻栽培方法,为利用闲置日照空间生产粮食和改善环境,其是将混入农家肥、磷钾复合肥的土壤装入塑料袋中,摆放在通风透光靠近水源的闲置地面上,浇底水,选择根系发达、耐旱能力强的中、早熟品种播种或插秧,按时浇水、根据需要喷施液态肥,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其因为水稻属于沼泽植物有通气组织,塑料袋下部在不带通气孔也能正常生长,并且能长时间保持袋内土壤水份,能大大减少浇水频率。水稻产量高,病虫害少,不耕地,不除草,能增加植被面积,美化环境,改善局部小气候,生产人类急需的粮食。可明显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在农村可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改善农村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栽培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盆景水稻栽培方法。技术背景目前,人类生存面临的挑战是全球变暖和粮食短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主要措施 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虽然减排可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增量,但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存量,对解决全球变暖也具有重要作用。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具有光合作用强、产量高、生命力旺盛、适宜地 域广、栽培容易、有一定观赏价值等优点。在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有大量长期闲置或季 节性闲置的人工硬化或天然硬质空间或地面,如广场、道路、沟渠、庭院、岩石面等等, 没有绿色植被覆盖,日照下吸收和反射大量太阳光,造成强光污染和周围环境气温升高。 城市因为绿地少,而使城市气候恶化,如空气干燥、热岛,白色灰色混凝土视觉污染, 混凝土墙面地面反射太阳光造成光污染,吸收太阳光造成辐射热源,恶化城市环境。农 村普遍存在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农村村庄内也普遍存在闲置空间多,缺少绿化装饰, 村容村貌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闲置日照空间提 高植被覆盖率、生产粮食和减少二氧化碳,改善城市、农村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盆 景水稻栽培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盆景水稻栽培方法是将混入农家肥、磷钾复合肥的土壤装 入塑料袋中,摆放在通风透光靠近水源的闲置地面上,浇底水,选择根系发达、耐旱能 力强的中、早熟品种播种或插秧,按时浇水、根据需要喷施液态肥,防治病虫害,适时 收获。塑料袋更优选使用过的旧塑料袋。如此设计,因为水稻属于沼泽植物有通气组织, 所以塑料袋下部在不带通气孔的情况下,也能让水稻正常生长。更为有利的是塑料袋下 部不制有通气孔时,能长时间保持袋内土壤水份,能大大减少浇水频率,降低培养费用。 因为水稻光合作用强,生长期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向周围环境中释放水 份,调节小气候,吸收空气中的异味,清新空气。因此,在有水源和气候适合的前提下,利用闲置的地面和路傍、河边、墙头、墙边等闲置空间和废弃的塑料袋或成本非常低的 新塑料袋作为栽培容器,以及方便的水源,可以大量种植水稻, 一方面可以增加植被面 积,吸收太阳光,减少气温的上升,吸收二氧化碳,缓解全球变暖趋势,另一方面可以 美化环境,改善局部小气候,生产人类急需的粮食。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以大大提高 城市植被覆盖率,明显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在农村实施,可以大大提高 农村土地利用率,特别是农村村庄内的土地利用率,以本专利技术盆景水稻装饰村容村貌, 改善农村村内的视觉环境,同时还能获得日益紧缺的粮食。优点沙漠也能种水稻,石 板上,空中都可以种水稻,高山、平房上面都不得可以种水稻。盆景水稻产量高,病虫 害少,什么土壤都可用,不用化肥也可以。有的地方可种二、三季水稻。不耕地,不除 草。作为优化,闲置地面包括长期或季节性闲置的广场、道路、墙头、石板、沟渠、庭 院、岩石表面或有水源条件的沙漠边缘;浇水是滴灌或按需要喷灌或人工浇水,孕穗期 和出穗期需大量的水分,土壤相对湿度应在95-100%;每生产1000公斤稻谷需要施农家肥1000-1300公斤、6-10公斤磷、20公斤左右钾、2000-2500盆土;每盆土深20厘米左 右,长1X1尺左右,每盆土重7-10公斤,每盆用塑料袋l-2个;每盆播种2-3粒,插 秧2-3株,当天装袋当天播种或当天移栽,3天后没有返青的秧苗可用尿素对水喷雾或喷 灌;当分蘖数达到预期数量的90%时进行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时结束晒田,晒 田以见太阳成线,早上天亮时,能看见中心叶片为标准,晒田要苗旺重晒,苗弱轻晒, 当长到有效穗数达到90%左右时,遇阴雨天气无法晒田时,喷施烯效唑或多效唑,1000 平方米种6000盆水稻;使用冷浸田土时,要添加锌肥。如此设计,水稻长势好,有利于 抑制杂草生长,可免除草。作为优化,盆景袋播种和插秧时,两粒或两株在袋内间隔4-5寸分布,放成波浪形; 三粒或三株在袋内间隔4-5寸呈三角形分布,排行空间距为l尺左右;水稻收获,需要 第二季播种时,先向袋内添加农家肥、磷钾复合肥,倒置后,套装塑料袋、浇水后播种 第二季。如此设计,波浪形和行距的技术方案利于通风透光,每行都有边行优势,长势 强,产量高,不容易倒伏;再植方案,节省工料成本,避免塑料袋浪费。具体实施时注意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品种。不同的土壤施肥量不一样,如果土壤肥力较好,又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则只需要常规农家肥和商品肥中的磷、钾肥配合 施用。如果土壤肥力整体较低,则就适当加大农家肥用量。冷浸土壤要增施锌肥,沙质 土,长期被深水浸后的稻田容易缺锌,需要加施锌肥。生产1000公斤稻谷需要农家肥1000-1300公斤,6-10公斤磷(五氧化二磷),20公 斤钾(K20),需要2000-2500盆土。每盆土深20CM,长1X1尺,每盆土重7-10公斤, 每盆用塑料袋1-2个,1000平方米可种6000盆水稻。主要在于孕穗期和出穗期需大量的 水分,土壤相对湿度应在95-100%。要把土和农家肥和磷钾肥混合后装袋,在那里放盆景在那里装袋。每盆播种2-3粒, 也可移栽3株,插秧2株,放成波浪形,当天装袋当天播种或当天移栽,3天后没有返青 的秧苗可用尿素对水喷雾或喷灌。水稻分蘖期土壤湿度要达到85-90%,盆景水稻分蘖快,每盆有70-100株,有时要 晒田控苗,晒田时,见太阳成线,早上天亮时,能看见中心叶片为标准,可浇水一次, 出现阴雨天气没有晒好苗,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到孕穗期需要大量水份,相对温度应当 在95-100%。最好3株控制在100个分蘖左右。注意1、选择有水源的地方。2、甚用氮肥。3、选择早熟品种。4、水稻控苗,当分蘖数达到预期数量的90%时进行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时结束晒田。 晒田可以起到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促进养分分解和根系发育,降 低湿度,减轻病虫害的作用,晒田要苗旺重晒,苗弱轻晒。当长到有效穗数达到90%左右 时,遇阴雨天气无法晒田时,喷施烯效唑或多效唑有一定效果,但要控制好用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盆景水稻栽培方法因为水稻属于沼泽植物有通气组织, 塑料袋下部在不带通气孔也能正常生长,并且能长时间保持袋内土壤水份,能大大减少 浇水频率。在有水源和气候适合的前提下,利用闲置的地面和路傍、河边、墙头、墙边 等闲置空间和废弃的塑料袋或成本非常低的新塑料袋作为栽培容器,可以大量种植水稻, 可以增加植被面积,美化环境,改善局部小气候,生产人类急需的粮食。可以大大提高 城市植被覆盖率,明显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在农村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土 地利用率,特别是农村村内的土地利用率,装饰村容村貌,改善农村村内的视觉环境, 同时还能获得日益紧缺的粮食。沙漠也能种水稻,石板上,空中都可以种水稻,高山、 平房上面都可以种水稻;水稻产量高,病虫害少,不耕地,不除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盆景水稻栽培方法盆景袋波浪形摆放形式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盆景水稻栽培方法盆景植株三角形分布形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作更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盆景水稻栽培方法是将混入农家肥、磷钾复合肥的土壤装入塑料袋中,摆放 在通风透光靠近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盆景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混入农家肥、磷钾复合肥的土壤装入塑料袋中,摆放在通风透光靠近水源的闲置地面上,浇底水,选择根系发达、耐旱能力强的中、早熟品种播种或插秧,按时浇水、根据需要喷施液态肥,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景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混入农家肥、磷钾复合肥的土壤装入塑料袋中,摆放在通风透光靠近水源的闲置地面上,浇底水,选择根系发达、耐旱能力强的中、早熟品种播种或插秧,按时浇水、根据需要喷施液态肥,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盆景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闲置地面包括长期或季节性 闲置的广场、道路、墙头、石板、沟渠、庭院、岩石表面或有水源条件的沙漠边缘;浇 水是滴灌或按需要喷灌或人工浇水,孕穗期和出穗期需大量的水分,土壤相对湿度应在 95-100%;每生产1000公斤稻谷需要施农家肥1000-1300公斤、6-10公斤磷、20公斤左 右钾、2000-2500盆土;每盆土深20厘米左右,长1X1尺左右,每盆土重7-10公斤, 每盆用塑料袋l-2个;每盆播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全
申请(专利权)人:杨金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