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水稻倒伏的方法,尤其是非化 控措施的防止水稻倒伏的方法。二
技术介绍
倒伏是水稻生产中的一大障碍,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抗倒伏措施有育种、栽培和化学控制三大类型。用于作物抗倒伏的矮化剂有若干品种,如矮壮素、多效唑、抗倒胺等。这些药剂都有类似的作用机理,即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 但是赤霉素不仅是控制水稻茎叶伸长等营养生长的重要激素,也是控制水稻孕穗结实等生殖生长的关键激素。所以这些生长矮化剂在抑制茎叶 生长的同时,势必会抑制稻穗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的副作用,传统矮化剂不仅在作用原理具有上述缺陷,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存 在者不可克服的矛盾。因为影响倒伏的主要节位是基部节位,只有在出 穗前第40天左右施用矮化剂才可以有效地縮短基部节位,有效地抑制 倒伏的发生;但是这个时期正是稻穗开始分化的时期,矮化剂将严重阻 碍幼穗发育;如果幼穗发育后期,即出穗前10天左右施用矮化剂,虽 然不会影响穗的发育,但是就错过了抗倒伏作用的最佳时期。所以如何 恰当地选择防止水稻倒伏方法,既有效地发挥抗倒伏的作用,又不会抑 制稻穗发育造成减产,是一个两难的 ...
【技术保护点】
非化控措施的防止水稻倒伏的方法,其特征是:氮肥纯氮量控制在8-12公斤/亩;重施底肥、增施钾肥、巧施分蘖肥,后期注重叶面补肥;从拔节初期至灌浆期连续两次叶面补钾,用以增强水稻茎节的韧性,其用量每亩施用美地那腐殖酸100克兑水30公斤即可该产品有效钾含量达17.84%;科学用水: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湿润灌溉,苗数达到穗数的80%-90%时开始露田和晒田,采取多次轻晒,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生长和壮秆健株;穗分化后灌水并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
【技术特征摘要】
1、非化控措施的防止水稻倒伏的方法,其特征是氮肥纯氮量控制在8-12公斤/亩;重施底肥、增施钾肥、巧施分蘖肥,后期注重叶面补肥;从拔节初期至灌浆期连续两次叶面补钾,用以增强水稻茎节的韧性,其用量每亩施用美地那腐殖酸100克兑水30公斤即可该产品有效钾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庆军,翟乔森,翟葵丽,翟葵雨,
申请(专利权)人:翟庆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