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航空座椅椅背的骨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99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4
一种汽车航空座椅椅背的骨架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骨架本体、头枕支撑横梁、调角器连接横梁、椅背上翼板、椅背背托,特点:还包括有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和上脊柱关节机构,骨架本体包括上脊柱和下脊柱,头枕支撑横梁设在上脊柱的顶部,调角器连接横梁设在下脊柱的底部,椅背上翼板设在上脊柱的中部,椅背下翼板设在下脊柱的中部,椅背背托连接在上脊柱与下脊柱之间,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连接在下脊柱的顶部与上脊柱关节机构之间,上脊柱关节机构与上脊柱的下端连接。有助于增进乘驾人员乘坐时的上肢体的舒适性;进增椅背与乘驾人员背部生理弧度相吻合的程度;保障乘驾人员不被椅背夹卡致无法动弹的程度,体现应有的安全保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航空座椅椅背的骨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航空座椅椅背的骨架结构。
技术介绍
前述的汽车航空座椅的典型而非限于的例子如商用汽车、轿车、各种旅游车辆、贵宾接待专用车辆上的座椅,等等。如业界所知,在汽车行业,对汽车座椅特别是汽车航空座椅的设计要素颇多,其中,舒适性和安全性是极其重要的两个关键要素,前者以乘驾人员坐乘的舒适度为宗旨,后者以车辆在极端情形如在遭到撞击事故下尽可能降低对乘驾人员的生命威胁程度为出发点。其中,椅背结构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前述舒适性与安全性。例如,在静态和/或动态下,如果椅背不能满足不同坐乘者的依需调节要求,那么舒适度必然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为以前述商用汽车、旅游大巴车辆为例,由于椅背自身不能单独调节,只能通过其与椅座相连接处的调角器(业界习惯称“汽车座椅调角器”,以下同)实现前倾或后倾的依需角度的整体调节,因而无法满足不同坐乘者依据其自身的背部生理弧度对椅背作适应性调节的要求。又如,由于椅背的骨架为刚性骨架,具体而言,椅背骨架通常表现为冂字形的框架构造,在该冂字形框架的高度方向的中部设置背托(也称“腰托”),在骨架外部设置软包,如此形成的椅背在汽车一旦遭遇不希望发生的撞击事故时,因椅背骨架不具有在较大冲击力下的柔性合理变形量,易将乘驾人员夹住在不可动弹的由椅背变形位移形成的狭小空间内,存在危及处于事故状态下的车辆上的乘架人员的生命安全之虞。人们平时耳闻乃至目睹之因乘架人员处于腹背夹住(即夹卡)而难以施救的交通事故情形实质上源于椅背的前述刚性框架所致。r>上述技术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益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变刚性骨架为柔性骨架本体而得以增进乘驾人员乘坐时的上肢体的舒适性、有利于不同的乘员依据自身需要单独地进行合理调节而得以增进椅背与乘员背部生理弧度相吻合程度、有益于避免在车辆遇到事故之类的极端情形下乘驾人员被夹卡而得以体现应有的安全性的汽车航空座椅椅背的骨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汽车航空座椅椅背的骨架结构,包括一骨架本体、设置在骨架本体的顶部的一头枕支撑横梁、设置在骨架本体的底部的一调角器连接横梁、设置在骨架本体在使用状态下背对乘坐者一侧的上部的椅背上翼板、设置在骨架本体在使用状态下背对乘坐者一侧的下部的椅背下翼板和设置在骨架本体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乘坐者一侧的中部的椅背背托,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和一上脊柱关节机构,所述的骨架本体包括上脊柱和下脊柱,所述头枕支撑横梁设置在上脊柱的顶部,所述调角器连接横梁设置在下脊柱的底部,所述的椅背上翼板设置在上脊柱的中部,所述椅背下翼板设置在下脊柱的中部,所述椅背背托连接在上脊柱与下脊柱之间,所述的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下脊柱的顶部与所述上脊柱关节机构之间,而该上脊柱关节机构与所述上脊柱的下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脊柱的下端构成有一花键轴固定座,在所述下脊柱的上端构成有一下脊柱铰接座;所述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与下脊柱铰接座铰接连接,所述上脊柱关节机构与花键轴固定座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包括电机座、电机、电机轴导向块、电机轴致动螺母块、导向块轴限定板、铰链板和螺母块致动座,电机座与所述下脊柱背对所述椅背背托的一侧的上端固定,电机以纵向悬臂状态与电机座固定并且该电机的电机轴朝向上,在该电机轴的上端构成有电机轴螺母块配合螺纹,在电机轴导向块上并且在对应于电机轴的位置设置有一导向块滑动套,所述电机轴穿过该导向块滑动套并且与导向块滑动套上下滑动配合,在电机轴导向块的左侧面上延伸有一电机轴导向块左销轴,而在电机轴导向块的右侧面上延伸有一电机轴导向块右销轴,电机轴导向块左销轴与开设在导向块轴限定板的左端前侧的电机轴导向块左销轴孔插嵌固定,电机轴导向块右销轴与开设在铰链板的右端前侧的电机轴导向块右销轴孔枢转配合,在螺母块致动座的底部构成有一致动座底板,在该致动座底板的前侧居中位置开设有一螺母块让位腔,而在致动座底板的后侧居中位置构成有一铰链板铰接座,该铰链板铰接座与铰链板的后侧铰接,在螺母块致动座的上部构成有一对关节外限位圈配合座,电机轴致动螺母块在对应于所述螺母块让位腔的位置套置在所述电机轴的上端并且与所述电机轴螺母块配合螺纹螺纹配合,在该电机轴致动螺母块的左侧和右侧各固定有一螺母块轴,左侧的螺母块轴与开设在致动座底板的左端前侧的螺母块轴孔相配合,而右侧的螺母块轴与开设在致动座底板的右端前侧的螺母块轴孔相配合,在导向块轴限定板的后侧中部延伸有一导向块轴限定板座,该导向块轴限定板座的左侧和右侧各通过导向块轴限定板座连接轴与开设在所述下脊柱铰接座的后侧的下脊柱铰接座轴孔插嵌配合,铰链板位于所述导向块轴限定板与所述的致动座底板之间,在该铰链板的后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铰链板铰接座的位置开设铰链板铰接座轴孔,在所述铰链板铰接座的左侧和右侧各固定有一铰链板铰接座销轴,铰链板铰接座销轴与铰链板铰接座轴孔枢转配合;构成于所述下脊柱的下端的所述花键轴固定座对应于所述的一对关节外限位圈配合座之间,所述的上脊柱关节机构与所述一对关节外限位圈配合座相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为正反转电机。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脊柱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椅背上翼板的位置构成有一上脊柱弧拱,椅背上翼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在对应于该上脊柱弧拱的位置与上脊柱固定连接,而椅背上翼板的左右两端分别探出上脊柱的左右两侧,在所述下脊柱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椅背下翼板的位置构成有一下脊柱弧形凹腔,椅背下翼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在对应于该下脊柱弧形凹腔的位置与下脊柱固定连接,而椅背下翼板的左右两端分别探入下脊柱的左右两侧;所述头枕支撑横梁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居中位置与上脊柱的顶部固定,而头枕支撑横梁的左右端分别探出上脊柱的左右两侧;所述调角器连接横梁的长度方向的上部的居中位置与下脊柱的底部固定,而调角器连接横梁的左右端各探出下脊柱的左右两侧;所述椅背背托通过椅背背托铰链铰接连接在上脊柱与下脊柱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脊柱以及下脊柱为扁平的并且材质为金属的条板状构造;所述的椅背上翼板以及椅背下翼板为镂空的塑料板、金属冲孔板或焊接成网格状的金属板。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调角器连接横梁的左端和右端各构成有一调角器连接法兰。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脊柱关节机构包括一花键轴和一对花键轴锁定释放装置,花键轴的中部与所述花键轴固定座插固,花键轴的两端分别探出花键轴固定座并且分别伸展到所述的一对关节外限定圈配合座内,一对花键轴锁定释放装置分别设置在一对关节外限定圈配合座内并且分别与花键轴的两端相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花键轴的两端外壁上各以等距离间隔的状态构成有一组花键槽,所述一对花键轴锁定释放装置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航空座椅椅背的骨架结构,包括一骨架本体(1)、设置在骨架本体(1)的顶部的一头枕支撑横梁(2)、设置在骨架本体(1)的底部的一调角器连接横梁(3)、设置在骨架本体(1)在使用状态下背对乘坐者一侧的上部的椅背上翼板(4)、设置在骨架本体(1)在使用状态下背对乘坐者一侧的下部的椅背下翼板(5)和设置在骨架本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乘坐者一侧的中部的椅背背托(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7)和一上脊柱关节机构(8),所述的骨架本体(1)包括上脊柱(11)和下脊柱(12),所述头枕支撑横梁(2)设置在上脊柱(11)的顶部,所述调角器连接横梁(3)设置在下脊柱(12)的底部,所述的椅背上翼板(4)设置在上脊柱(11)的中部,所述椅背下翼板(5)设置在下脊柱(12)的中部,所述椅背背托(6)连接在上脊柱(11)与下脊柱(12)之间,所述的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7)连接在所述下脊柱(12)的顶部与所述上脊柱关节机构(8)之间,而该上脊柱关节机构(8)与所述上脊柱(11)的下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航空座椅椅背的骨架结构,包括一骨架本体(1)、设置在骨架本体(1)的顶部的一头枕支撑横梁(2)、设置在骨架本体(1)的底部的一调角器连接横梁(3)、设置在骨架本体(1)在使用状态下背对乘坐者一侧的上部的椅背上翼板(4)、设置在骨架本体(1)在使用状态下背对乘坐者一侧的下部的椅背下翼板(5)和设置在骨架本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乘坐者一侧的中部的椅背背托(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7)和一上脊柱关节机构(8),所述的骨架本体(1)包括上脊柱(11)和下脊柱(12),所述头枕支撑横梁(2)设置在上脊柱(11)的顶部,所述调角器连接横梁(3)设置在下脊柱(12)的底部,所述的椅背上翼板(4)设置在上脊柱(11)的中部,所述椅背下翼板(5)设置在下脊柱(12)的中部,所述椅背背托(6)连接在上脊柱(11)与下脊柱(12)之间,所述的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7)连接在所述下脊柱(12)的顶部与所述上脊柱关节机构(8)之间,而该上脊柱关节机构(8)与所述上脊柱(11)的下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航空座椅椅背的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脊柱(11)的下端构成有一花键轴固定座(111),在所述下脊柱(12)的上端构成有一下脊柱铰接座(121);所述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7)与下脊柱铰接座(121)铰接连接,所述上脊柱关节机构(8)与花键轴固定座(1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航空座椅椅背的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7)包括电机座(71)、电机(72)、电机轴导向块(73)、电机轴致动螺母块(74)、导向块轴限定板(75)、铰链板(76)和螺母块致动座(77),电机座(71)与所述下脊柱(12)背对所述椅背背托(6)的一侧的上端固定,电机(72)以纵向悬臂状态与电机座(71)固定并且该电机(72)的电机轴(721)朝向上,在该电机轴(721)的上端构成有电机轴螺母块配合螺纹(7211),在电机轴导向块(73)上并且在对应于电机轴(721)的位置设置有一导向块滑动套(731),所述电机轴(721)穿过该导向块滑动套(731)并且与导向块滑动套(731)上下滑动配合,在电机轴导向块(73)的左侧面上延伸有一电机轴导向块左销轴(732),而在电机轴导向块(73)的右侧面上延伸有一电机轴导向块右销轴(733),电机轴导向块左销轴(732)与开设在导向块轴限定板(75)的左端前侧的电机轴导向块左销轴孔(751)插嵌固定,电机轴导向块右销轴(733)与开设在铰链板(76)的右端前侧的电机轴导向块右销轴孔(761)枢转配合,在螺母块致动座(77)的底部构成有一致动座底板(771),在该致动座底板(771)的前侧居中位置开设有一螺母块让位腔(7711),而在致动座底板(771)的后侧居中位置构成有一铰链板铰接座(7712),该铰链板铰接座(7712)与铰链板(76)的后侧铰接,在螺母块致动座(77)的上部构成有一对关节外限位圈配合座(772),电机轴致动螺母块(74)在对应于所述螺母块让位腔(7711)的位置套置在所述电机轴(721)的上端并且与所述电机轴螺母块配合螺纹(7211)螺纹配合,在该电机轴致动螺母块(74)的左侧和右侧各固定有一螺母块轴(741),左侧的螺母块轴(741)与开设在致动座底板(771)的左端前侧的螺母块轴孔(7713)相配合,而右侧的螺母块轴(741)与开设在致动座底板(771)的右端前侧的螺母块轴孔(7713)相配合,在导向块轴限定板(75)的后侧中部延伸有一导向块轴限定板座(752),该导向块轴限定板座(752)的左侧和右侧各通过导向块轴限定板座连接轴(7521)与开设在所述下脊柱铰接座(121)的后侧的下脊柱铰接座轴孔(1211)插嵌配合,铰链板(76)位于所述导向块轴限定板(75)与所述的致动座底板(771)之间,在该铰链板(76)的后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铰链板铰接座(7712)的位置开设铰链板铰接座轴孔(762),在所述铰链板铰接座(7712)的左侧和右侧各固定有一铰链板铰接座销轴(77121),铰链板铰接座销轴(77121)与铰链板铰接座轴孔(762)枢转配合;构成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王万松黄悦婷韩刚周忻恺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