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971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该电测装置包括了用于盛放待测产品的自动上、下料模块1,用于从自动上、下料模块1中取出待测产品的产品取放模块2和用于对待测试产品进行定位夹紧进行ICT测试的ICT测试夹具模块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测装置利用自动上、下料模块和产品取放模块实现了自动抓取、移动,利用ICT测试夹具模块实现了待测试产品的自动定位,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定位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
技术介绍
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软板",行业内俗称FPC,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主要是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制成的印刷电路板,[1]具有许多硬性印刷电路板不具备的优点。例如它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利用FPC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因此,FPC在航天、军事、移动通讯、手提电脑、计算机外设、PDA、数字相机等领域或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柔性印刷线路板有单面、双面和多层板之分。所采用的基材以聚酰亚胺覆铜板为主。此种材料耐热性高、尺寸稳定性好,与兼有机械保护和良好电气绝缘性能的覆盖膜通过压制而成最终产品;FPC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可焊性以及易于装连、综合成本较低等优点。为了保证柔性印刷线路板的焊接情况测试,目前利用ICT在线测试对柔性印制线路板进行测试。ICT在线测试主要对柔性线路板上元器件的电性能及电气连接进行测试来检查生产制造缺陷及元器件不良的一种标准测试手段。目前常规的柔性线路板(FPC)ICT在线测试流程如下:a、从待测Tray盘中拿取测试产品;b、产品放入测试夹具(一模一穴)进行ICT功能测试;c、测试完成的产品人工放入成品Tray盘;d、后道人工对于成品Tray中的产品做外观检验;其中a、c、d三个流程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是造成目前ICT测试效率低、良率差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在此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待测试产品进行抓取、移动、以及定位的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在此所提供的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包括:自动上、下料模块,用于盛放待测产品;产品取放模块,用于从所述自动上、下料模块中取出待测产品;ICT测试夹具模块,用于对待测试产品进行定位夹紧进行ICT测试。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还包括CCD外观检测模块,用于对待测试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进一步的,所述产品工作载具板至少为两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测装置利用自动上、下料模块和产品取放模块实现了自动抓取、移动,利用ICT测试夹具模块实现了待测试产品的自动定位,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定位准确性。用CCD外观检测替代人工进行产品的外观检测,提升了外观检测的效率及良率。用一模多穴的夹具替代一模一穴的夹具进行ICT功能测试、同时并行取放料及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测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所记载的自动上、下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光电传感器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所记载的产品取放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记载的第一直线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记载的下压驱动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记载的气缸缓冲浮动接头;图8为本技术所记载的ICT测试夹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所记载的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待测产品检测原理结构图;图11为本技术所记载外观检测模块的检测原理结构图;图12为本技术所记载的直线滑动加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自动上、下料模块,2-产品取放模块,3-ICT测试夹具模块,4-外观检测模块,5-双头测试探针,6-待测产品,11-电机,12-主动同步带轮,13-同步带,14-从动同步带轮,15-托盘,16-滚珠丝杆,17-光轴导杆,18-光电传感器,19-上固定板,110-下固定板,111-安装基板,112-感应铁皮,21-下压驱动气缸,22-气缸缓冲浮动接头,23-直线滑动加工组件,24-第一直线导轨组件,25-中空步进电机,26-真空气管接头,27连接加工件,28-PP吸嘴组件,211-气缸推杆,212-上磁感应器,213-下磁感应器,231直线滑动加工件A,232-直线滑动加工件B,233-直线滑动加工件C,241-导轨,242-滑块,31-驱动气缸,32-夹具上模组件,33-第二直线导轨组件,34-下模组件,35-电机组件,36-旋转载板,37-滑动件,38-产品工作载具板,39-测试工位,321-转接探针,322-转接针脚,323-导出连接器,324-PCB2板,381-PCB1板,41-CCD镜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包括了用于盛放待测产品的自动上、下料模块1,用于从自动上、下料模块1中取出待测产品的产品取放模块2和用于对待测试产品进行定位夹紧进行ICT测试的ICT测试夹具模块3。该电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产品取放模块2从自动上、下料模块1中取出待测产品,并放入ICT测试夹具模块3中进行ICT测试;ICT测试完后,产品取放模块2从ICT测试夹具模块3中将待测产品取出放置于自动上、下料模块1上存放。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包括了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的全部技术特征,为了能够对待测产品的外观进行自动检测,本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待测试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的外观检测模块4。该外观检测模块4与外部PC连接,首先会抓取若干数量级的外观良品图像保存到与PC内作为外观良品模板,然后获取待测产品的外观图与PC中保存的外观良品模板做比较,识别待测产品外观与外观良品模板的不同点判断待测产品是否为不良品。在此,该外观检测模块4包括CCD镜头41,通过CCD镜头41获取柔性电路板的外观。外部PC上安装相应专用CCD镜头软件,用于识别待测产品外观与外观良品模板的不同点判断待测产品是否为不良品。CCD镜头41检测待测产品的原理如图11所示,CCD镜头获取待测产品的外观图像,并将图像传送至外部PC,PC将待测产品的外观图像与存在于其内的外观良品模板做比较,识别待测产品外观与外观良品模板的不同点判断待测产品是否为不良品。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所记载的自动上、下料模块1包括了电机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n自动上、下料模块(1),用于盛放待测产品;/n产品取放模块(2),用于从所述自动上、下料模块(1)中取出待测产品;/nICT测试夹具模块(3),用于对待测试产品进行定位夹紧进行ICT测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自动上、下料模块(1),用于盛放待测产品;
产品取放模块(2),用于从所述自动上、下料模块(1)中取出待测产品;
ICT测试夹具模块(3),用于对待测试产品进行定位夹紧进行ICT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观检测模块(4),用于对待测试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检测模块(4)包括CCD镜头(4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下料模块(1)包括电机(11)、主动同步带轮(12)、同步带(13)、从动同步带轮(14)、托盘(15)、滚珠丝杆(16)、光轴导杆(17)、上固定板(19)和下固定板(110),所述滚珠丝杆(16)和所述光轴导杆(17)安装于所述上固定板(19)和所述下固定板(110)之间,所述托盘(15)套装于所述滚珠丝杆(16)和所述光轴导杆(17)上;所述从动同步带轮(14)套装于所述滚珠丝杆(16)的一端,带动所述滚珠丝杆(16)转动;所述主动同步带轮(12)套装于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同步带轮(12)和所述从动同步带轮(14)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下料模块还包括光电传感器(18),所述光电传感器(18)安装于安装基板(111)上,所述托盘(15)上设置有与所述光电传感器(18)安装位置相匹配的感应铁皮(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线路板电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取放模块(2)包括下压驱动气缸(21)、气缸缓冲浮动接头(22)、直线滑动加工组件(23),第一直线导轨组件(24)、中空步进电机(25),真空气管接头(26)、连接加工件(27)和PP吸嘴组件(28),所述下压驱动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敏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维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