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水气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79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水气换热器,其中容器的顶部和底部均为端盖,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顶部端盖和底部端盖,所述气体流通管路的两端连接分别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气体流通管路主体为弹簧式的盘旋装,所述进液管设置在容器外壁的底部位置,所述出液管设置在容器外壁的顶部位置,所述容器的内部设有板材弯折形成的液体导向结构,液体导向结构为片状螺旋式结构,该液体导向结构主体延伸方向为垂向方向,使容器内的液体由下至上流动时产生涡流,以增加液体在容器内的行走路径。本换热器可以使换热器中液体和气体充分换热,保证液体在容器内停留时间足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水气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是水气换热使用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heat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沉浸式蛇管换热器是将金属管弯绕成各种与容器相适应的形状,并沉浸在容器内的液体中.蛇管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可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其缺点是容器内液体湍动程度低,管外给热系数小.为提高传热系数,容器内可安装搅拌器。现有技术中的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其结构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所示,此种换热器,通常将换热管直接盘旋的置于容器内,因此液体行走路劲较短,在短时间内即从容器中流出,液体与气体不能充分换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压水气换热器,其可以使换热器中液体和气体充分换热,保证液体在容器内停留时间足够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水气换热器,包括容器、端盖、进气管、出气管、至少一个气体流通管路、进液管和出液管,容器的主体为圆筒状,所述容器的顶部和底部均为端盖,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顶部端盖和底部端盖,所述气体流通管路的两端连接分别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气体流通管路主体为弹簧式的盘旋装,所述进液管设置在容器外壁的底部位置,所述出液管设置在容器外壁的顶部位置,所述容器的内部设有板材弯折形成的液体导向结构,液体导向结构为片状螺旋式结构,该液体导向结构主体延伸方向为垂向方向,使容器内的液体由下至上流动时产生涡流,以增加液体在容器内的行走路径。作为优选的,所述气体流通管路为一个,且气体流通管路中相邻两个回旋段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液体导向结构为第一螺旋体,该第一螺旋体外环连接在容器的内壁,所述第一螺旋体的板材横向延伸部分插入到气体流通管路相邻两个回旋段之间的间隙中。作为优选的,所述容器内设有挡柱,该档柱竖直设置,挡柱位于体流通管路和第一螺旋体回转中心处。作为优选的,所述体流通管路和第一螺旋体回转轴向中心重合,所述档柱位于体流通管路和第一螺旋体回转轴向中心位置。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置于容易内的内段突出端盖内壁,所述气体流通管路的端部连接在进气管和出气管内段的侧面,所述档柱连接在进气管和出气管内端面。作为优选的,所述液体导向结构为第二螺旋体,第二螺旋体位于气体流通管路回转路径内,所述第二螺旋体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在进气管和出气管。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旋体的外侧边缘临近气体流通管路,所述第二螺旋体的内侧边缘靠近第二螺旋体的回转中心。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换热器通过在常规的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容器中设置液体导向结构,使得液体从容器底部到容器顶部流动时,流动方向由螺旋状的液体导向结构进行导流,液体形成螺旋上升的效果,从而实现液体的流动路劲变长,流动时间边长的效果。在液体导向结构为第一螺旋体时,通过在容器内部设置档柱,使得液体不会直接从第一螺旋体回转中心空隙处直接上升,而是从第一螺旋体形成的盘旋间隙中上升,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在气体流通管路有多个,且气体流通管路比较密集,气体流通管路回旋管之间的间隙中不能插入第一螺旋体的情况下,通过在容器内设置第二螺旋体,通过第二螺旋体导向液体的流动方向,使得液体在容器内产生涡流状态,避免液体直接从容器底部上升到容器顶部,同样实现液体的流动路劲变长,流动时间边长的效果,进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本换热器也可以第一螺旋体和第二螺旋体配合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沉浸式蛇管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高压水气换热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高压水气换热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高压水气换热器进气管和气体流通管路连接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高压水气换热器另一实施例中进气管和气体流通管路连接效果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高压水气换热器第二螺旋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容器,11-液体流动腔,20-端盖,31-进气管,32-出气管,33-气体流通管路,41-进液管,42-出液管,50-第一螺旋体,51-挡柱,60-第二螺旋体,61-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高压水气换热器,包括容器10、端盖20、进气管31、出气管32、至少一个气体流通管路33、进液管41和出液管42,容器10的主体为圆筒状的液体流动腔11,容器10的顶部和底部均为端盖20,进气管31和出气管32分别设置在顶部端盖20和底部端盖20,气体流通管路33的两端连接分别连接进气管31和出气管32,气体流通管路33主体为弹簧式的盘旋装,进液管41设置在容器10外壁的底部位置,出液管42设置在容器10外壁的顶部位置,容器10的内部设有板材弯折形成的液体导向结构,液体导向结构为片状螺旋式结构,该液体导向结构主体延伸方向为垂向方向,使容器10内的液体由下至上流动时产生涡流,以增加液体在容器10内的行走路径。气体流通管路33为一个,且气体流通管路33中相邻两个回旋段之间具有间隙,液体导向结构为第一螺旋体50,该第一螺旋体50外环连接在容器10的内壁,第一螺旋体50的板材横向延伸部分插入到气体流通管路33相邻两个回旋段之间的间隙中。容器10内设有挡柱51,该档柱竖直设置,挡柱51位于体流通管路和第一螺旋体50回转中心处。体流通管路和第一螺旋体50回转轴向中心重合,档柱位于体流通管路和第一螺旋体50回转轴向中心位置。进气管31和出气管32置于容易内的内段突出端盖20内壁,气体流通管路33的端部连接在进气管31和出气管32内段的侧面,档柱连接在进气管31和出气管32内端面。实施例2如图3-图5所示,在进气管31和出气管32连接三个或者四个气体流通管路33时,气体流通管路33回转段较为密集,螺距间隙较小,液体导向结构为第二螺旋体60,第二螺旋体60位于气体流通管路33回转路径内,第二螺旋体60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在进气管31和出气管32,如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第二螺旋体60的外侧边缘临近气体流通管路33,第二螺旋体60的内侧边缘靠近第二螺旋体60的回转中心,使得液体涡流的效果更好。第二螺旋体60可通过支撑架61连接在进气管31和出气管32端面上,避免干涉气体流通管路33。可以理解的,本换热器也可以第一螺旋体50和第二螺旋体60配合使用。在第一螺旋体50和第二螺旋体60配合使用时,第一螺旋体50的内侧和第二螺旋体60的外侧连续间隔,气体流通管路33位于第一螺旋体50的内侧和第二螺旋体60的外侧之间。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水气换热器,包括容器、端盖、进气管、出气管、至少一个气体流通管路、进液管和出液管,容器的主体为圆筒状,所述容器的顶部和底部均为端盖,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顶部端盖和底部端盖,所述气体流通管路的两端连接分别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气体流通管路主体为弹簧式的盘旋装,所述进液管设置在容器外壁的底部位置,所述出液管设置在容器外壁的顶部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内部设有板材弯折形成的液体导向结构,液体导向结构为片状螺旋式结构,该液体导向结构主体延伸方向为垂向方向,使容器内的液体由下至上流动时产生涡流,以增加液体在容器内的行走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水气换热器,包括容器、端盖、进气管、出气管、至少一个气体流通管路、进液管和出液管,容器的主体为圆筒状,所述容器的顶部和底部均为端盖,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顶部端盖和底部端盖,所述气体流通管路的两端连接分别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气体流通管路主体为弹簧式的盘旋装,所述进液管设置在容器外壁的底部位置,所述出液管设置在容器外壁的顶部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内部设有板材弯折形成的液体导向结构,液体导向结构为片状螺旋式结构,该液体导向结构主体延伸方向为垂向方向,使容器内的液体由下至上流动时产生涡流,以增加液体在容器内的行走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水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管路为一个,且气体流通管路中相邻两个回旋段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液体导向结构为第一螺旋体,该第一螺旋体外环连接在容器的内壁,所述第一螺旋体的板材横向延伸部分插入到气体流通管路相邻两个回旋段之间的间隙中。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刘宇刘彩萍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张明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