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水喷射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分成进水室和混合室两部分,进水室的壳壁上连接着高温水进水管,混合室的壳壁上分别连接着低温水进水管以及混合水出水管,在进水室与混合室相连接部位处内安装着一个漏斗型增压器,该增压器装的锥筒形出水嘴靠近混合水出水管的进水口,增压器内壁上垂直设置着一根支架,支架端部设置着一个导向环,在增压器内设置着一根从导向环中穿过的流量调节杆,该流量调节杆的一端通过安装在进水室壳体端面上的水密封盖伸出进水室壳体外,其另一端为圆锥形并与增压器的锥筒形出水嘴内壁相吻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其运行时不需要动力不耗电,而且不存在污垢热阻影响换热效率的问题,其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质交换装置的改进,特别是混水喷射换热器。
技术介绍
热质交换设备常见的有间壁式换热器和混合式换热器,其中间壁式换热器在供热系统中应用最多。在供热系统中,由于水温有高有低,水压有高压有低压,因此,间壁式换热器在应用中存在着下列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1、将高压或高温水与二次侧低温低压水用间壁式换热器隔离开,低温水循环需要动力,设备运行要耗电;2、间壁式换热器其间壁两侧的污垢热阻影响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水喷射换热器,不仅其运行时不需要动力不耗电,而且不存在污垢热阻影响换热效率的问题,其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水喷射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分成进水室和混合室两部分,进水室的壳壁上连接着高温水进水管,混合室的壳壁上分别连接着低温水进水管以及混合水出水管,在进水室与混合室相连接部位处内安装着一个漏斗型增压器,该增压器的锥筒形出水嘴靠近混合水出水管的进水口,增压器内壁上垂直设置着一根支架,支架端部设置着一个导向环,在增压器内设置着一根从导向环中穿过的流量调节杆,该流量调节杆的一端通过安装在进水室壳体端面上的水密封盖伸出进水室壳体外,其另一端为圆锥形并与增压器的锥筒形出水嘴内壁相吻合。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设置在其壳体上的高温水进水管、低温水进水管以及混合水出水管分别与供热系统相应管路相连通。由于从高温水进水管进入进水室内的高温水的温度和压力都较高,当其从增压器的锥筒形出水嘴高速喷出时就会对低温水进水管内的低温低压水进行引射,这样高温高压水和低温低压水就共同进入混合室内进行混合,达到供热用户要求的供水温度和所需要的供水压力,使二次水在用户系统内不断循环供热,其回水部分被本技术引射混合,部分回到一次水管网,达到流量的平衡。通过调整流量调节杆圆锥形端部与增压器锥筒形出水嘴内壁之间的间隙,就可以有效地调整引射压力,从而控制水循环流量和速度。本技术换热器利用一次水(高温高压水)多余的压力来提高二次水(低温低压水)循环所需要的压力,使得本技术不仅其运行时不需要动力不耗电,而且不存在污垢热阻影响换热效率的问题,其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能有效地降低换热站的造价和运行管理费用。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A向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B向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C向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的E向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中的D向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的G向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5中的F向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混水喷射换热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壳体,壳体内分成进水室4和混合室8两部分,这两部分可以通过连接法兰相互连接在一起以便于拆卸维修。进水室4的壳壁上连接着高温水进水管5,混合室8的壳壁上分别连接着低温水进水管13以及混合水出水管11,该混合水出水管11可以为圆柱筒管也可以为圆锥筒管。在进水室4与混合室8相连接部位处内安装着一个漏斗型增压器7,该增压器7的锥筒形出水嘴14靠近混合水出水管11的进水口,该锥筒形出水嘴14法线的斜度为1∶7.5-1∶9.5。增压器7内壁上垂直设置着一根支架6,支架6端部设置着一个导向环,在增压器7内设置着一根从导向环中穿过的流量调节杆12,导向环对流量调节杆12起到辅助支撑作用。该流量调节杆12的一端通过安装在进水室4壳体端面上的水密封盖2伸出进水室4壳体外,其另一端为圆锥形并与增压器7的锥筒形出水嘴14内壁相吻合。该水密封盖2内设置着水密封填料3,水密封压盖2将密封填料3压紧使其只起到水密封作用而不会妨碍流量调节杆12的转动。为了与增压器7的锥筒形出水嘴14更好的吻合,流量调节杆12的圆锥形端部的斜度也为1∶7.5-1∶9.5。采用这一斜度可以使从高温水进水管5进入的水能够更好地引射低温水进水管13内的低温水。为了对混合水出水管11起到保温作用,在混合水出水管11的外面设置着保温罩9,在保温罩9与混合水出水管11管壁之间设置着石棉或珍珠岩或其它保温隔热材料。为了便于适应分户控制、分户计量的供热发展方向,达到对循环水的流量和温度进行自动控制的目的,如图1、图2所示,在水密封盖2上设置着电动执行器1,电动执行器1与流量调节杆12联动。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和热量传感器对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进行检测分析,使电动执行器1驱动流量调节杆12转动或作直线位移以改变其锥形端部与锥筒形出水嘴14内壁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而自动改变混合喷射比,从而达到对循环水的流量和温度进行自动控制的目的。这一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维护对于自动控制专业领域内的工作人员均可以轻松胜任。还可以手动调整流量调节杆12。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本技术实施例1,这是一种水—水单级混合喷射换热机组,其包括底座15,在底座15上安装着本技术混水喷射换热器,与该混水喷射换热器相连的高温水进水管5的管路上依次连接着对夹式蝶阀20、流量限控器19、过滤器18。水温达130℃的高温高压水从高温进水管5进入进水室4内,低温水进水管13内的水温为70℃的低温水被引射进入混合室8内,在混合室内高、低温水进行混合,从混合水出水管11内就可输出水温达95℃的符合用户要求的循环水。如图7、图8、图9所示的本技术实施例2,这是一种混水泵型混合喷射换热机组,其包括底座15,在底座15上安装着相互并联在一起的两台本技术混水喷射换热器,与该混水喷射换热器相连的低温水进水管13的管路上依次连接着对夹式蝶阀20、过滤器18。水温达130℃的高温高压水从高温进水管5进入进水室4内;在与混合室8相连的低温水进水管13上还设置着水泵17,通过水泵17的作用将水温为70℃的低温水泵入混合室8内,在混合室内高、低温水进行混合,从混合水出水管11内就可输出水温达95℃的符合用户要求的循环水。当低温水的循环动力不足时可以选用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结构。如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的本技术实施例3,这是一种汽—水换热型混合喷射换热机组,其包括底座15,在底座15上安装着相互并联在一起的两台本技术混水喷射换热器,在该换热器的混合水出水管11的出口端上还连接着蒸汽进汽室21,在蒸汽进汽室21内设置着锥筒形蒸汽进气管22,该锥筒形蒸汽进气管22的管壁上均布设置着进汽孔24,该蒸汽进气管22的小口端与混合水出水管11的出口端连接,其大口端连接着汽—水混合管23。与该混水喷射换热器相连的高温水进水管5的管路上依次连接着对夹式蝶阀20、过滤器18以及水泵17。水温达70℃的水从高温进水管5进入进水室4内,高温蒸汽从低温水进水管13分别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水喷射换热器,包括壳体,其特征是:壳体内分成进水室(4)和混合室(8)两部分,进水室(4)的壳壁上连接着高温水进水管(5),混合室(8)的壳壁上分别连接着低温水进水管(13)以及混合水出水管(11),在进水室(4)与混合室(8)相连接部位处内安装着一个漏斗型增压器(7),该增压器(7)的锥筒形出水嘴(14)靠近混合水出水管(11)进水口,增压器(7)内壁上垂直设置着一根支架(6),支架(6)端部设置着一个导向环,在增压器(7)内设置着一根从导向环中穿过的流量调节杆(12),该流量调节杆(12)的一端通过安装在进水室(4)壳体端面上的水密封盖(2)伸出进水室(4)壳体外,其另一端为圆锥形并与增压器(7)的锥筒形出水嘴(14)内壁相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古柏,
申请(专利权)人:马古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