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缸活塞式膨胀-压缩机的密封和润滑系统
本技术属于制冷/热泵
,具体涉及一种多缸活塞式膨胀-压缩机的密封和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在制冷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制冷剂的更新换代始终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提升手段。制冷剂的发展也伴随着臭氧破坏以及温室效应问题的困扰。在1992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第四次会议以及200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9次成员国会议上,环保议题尤为抢眼,逐步淘汰高(全球变暖潜能)和高ODP(臭氧衰减潜能)制冷剂的呼声很高。在其它行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制冷剂也是不可或切的存在。这使得包含以自然工质和近自然工质为代表的第四代制冷剂,得到较快发展。四代制冷剂,比如近自然工质(HFOs类工质),其合成制造成本很高。这也就意味着生产过程会带来高能耗、高排放,会带来次生温室效应。而CO2作为自然工质,具有许多优势:环境友好性(ODP=0,GWP=1)、安全性(无毒,不燃)、传热性能,流动性好、容积制冷量大、与普通润滑剂和结构材料相兼容、价格便宜、维护费用低,等等。CO2也因此具备了制冷剂工质替代产品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缸活塞式膨胀-压缩机的密封和润滑系统,应用于多缸活塞式膨胀-压缩机中;所述多缸活塞式膨胀-压缩机包括曲轴(12)和连杆(6);/n其特征在于:/n所述曲轴(12)连接有数个所述连杆(6);各所述连杆(6)各自通过活塞,连接有一个所述多缸活塞式膨胀—压缩机的气缸;所述气缸为几何参数相同的数个活塞式压缩缸(7A)和至少1个活塞式膨胀缸(7B);所述活塞位于活塞式压缩缸(7A)内为压缩缸活塞(15A),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活塞式膨胀缸(7B)内为膨胀缸活塞(15B);所述活塞式膨胀缸(7B)内高压工质膨胀,推动所述膨胀缸活塞(15B)对所述曲轴(12)施加作用力,并传导至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缸活塞式膨胀-压缩机的密封和润滑系统,应用于多缸活塞式膨胀-压缩机中;所述多缸活塞式膨胀-压缩机包括曲轴(12)和连杆(6);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轴(12)连接有数个所述连杆(6);各所述连杆(6)各自通过活塞,连接有一个所述多缸活塞式膨胀—压缩机的气缸;所述气缸为几何参数相同的数个活塞式压缩缸(7A)和至少1个活塞式膨胀缸(7B);所述活塞位于活塞式压缩缸(7A)内为压缩缸活塞(15A),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活塞式膨胀缸(7B)内为膨胀缸活塞(15B);所述活塞式膨胀缸(7B)内高压工质膨胀,推动所述膨胀缸活塞(15B)对所述曲轴(12)施加作用力,并传导至各所述压缩缸活塞(15A);所述作用力与外部原动机(3)共同为各所述活塞式压缩缸(7A)做功提供动力;
所述密封和润滑系统包括供油模块(16)、润滑密封模块(17);所述供油模块(16)通过供油管路与所述润滑密封模块(17)连通;所述润滑密封模块(17)通过回油管路回连到供油模块(16),形成闭环循环的密封和润滑系统;
所述润滑密封模块(17)有连接所述供油管路的主油孔(2);所述主油孔(2)布设在所述曲轴(12)上靠近所述原动机(3)的起始段位置,从所述曲轴(12)外表面直至轴心附近;所述曲轴(12)中有贯通的曲轴主油路;密封和润滑系统所需的润滑油经过所述主油孔(2)进入所述曲轴主油路后分成两路,一路流向所述多缸活塞式膨胀-压缩机机体内部的主循环油路,同时作用于包括所述活塞式压缩缸(7A)和活塞式膨胀缸(7B)在内的所述活塞式膨胀-压缩机的整机系统,另一路流向所述原动机(3),进入次循环油路,作用于所述原动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缸活塞式膨胀-压缩机的密封和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油模块(16)包括油槽(11),用于存储所述密封和润滑系统所需的润滑油,以及接收由所述润滑密封模块(17)回流的所述润滑油;所述油槽(11)通过吸油管路连接有使所述润滑油产生至少不低于设定压力的油泵(10);所述油泵(10)连接稳压单元(1),用以调控流入所述润滑密封模块(17)的所述润滑油压力和流量,以满足所述润滑密封模块(17)对压力及流量的需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一太,王派,李昱翰,詹浩淼,关淑雅,李敏霞,霍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