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泵和具有其的气动泵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体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泵和具有其的气动泵组件。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气动泵的气动电机与泵组件之间通常通过固定销或者螺栓连接,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且不易拆卸、维护,同时,气动泵运行过程中,振动较大,而且由于流体还有一定杂质,容易导致气动泵堵塞而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动泵,所述气动泵的结构简单、易于拆装和维护。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气动泵的气动泵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气动泵,包括气动电机,所述气动电机包括上缸体和输出杆,所述上缸体内设有往复运动的上活塞,所述输出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活塞相连,所述输出杆的另一端设有上连接部;柱塞缸组件,所述柱塞缸组件包括柱塞缸、柱塞和柱塞杆,所述柱塞缸形成为沿其轴向方向贯通的筒体且所述柱塞缸具有与所述筒体连通的出口,所述柱塞杆的至少部分和所述柱塞的至少部分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柱塞缸内,所述柱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动电机,所述气动电机包括上缸体和输出杆,所述上缸体内设有往复运动的上活塞,所述输出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活塞相连,所述输出杆的另一端设有上连接部;/n柱塞缸组件,所述柱塞缸组件包括柱塞缸、柱塞和柱塞杆,所述柱塞缸形成为沿其轴向方向贯通的筒体且所述柱塞缸具有与所述筒体连通的出口,所述柱塞杆的至少部分和所述柱塞的至少部分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柱塞缸内,所述柱塞被构造成可使所述柱塞下方的流体朝所述出口移动,所述柱塞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上连接部配合的下连接部且另一端与所述柱塞相连以使所述柱塞杆和所述柱塞在所述输出杆的带动下往复运动而带动所述柱塞下方的流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动电机,所述气动电机包括上缸体和输出杆,所述上缸体内设有往复运动的上活塞,所述输出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活塞相连,所述输出杆的另一端设有上连接部;
柱塞缸组件,所述柱塞缸组件包括柱塞缸、柱塞和柱塞杆,所述柱塞缸形成为沿其轴向方向贯通的筒体且所述柱塞缸具有与所述筒体连通的出口,所述柱塞杆的至少部分和所述柱塞的至少部分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柱塞缸内,所述柱塞被构造成可使所述柱塞下方的流体朝所述出口移动,所述柱塞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上连接部配合的下连接部且另一端与所述柱塞相连以使所述柱塞杆和所述柱塞在所述输出杆的带动下往复运动而带动所述柱塞下方的流体朝所述出口移动;
活塞泵组件,所述活塞泵组件包括下缸体、阀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柱塞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阀体相连,所述活塞杆和所述阀体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下缸体内;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卡合件和卡套,所述至少两个卡合件卡合于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的外周侧以将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连接,所述卡套套设于所述至少两个卡合件的外侧以锁止所述至少两个卡合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形成为沿所述输出杆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上凸沿,所述下连接部形成为沿所述柱塞杆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下凸沿,所述上凸沿与所述下凸沿同心设置且径向尺寸相等,
所述卡合件为两个,每个所述卡合件均形成为半筒状结构且每个卡合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沿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的上内凸沿和下内凸沿,两个所述卡合件左右彼此相对卡合于所述上凸沿和所述下凸沿的外周侧,所述两个卡合件的内壁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上凸沿的径向尺寸,每个所述卡合件的上内凸沿与对应的下内凸沿之间间距等于所述上凸沿和所述下凸沿的厚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的邻近下侧的外周侧设有沿径向方向向内凹陷的外卡槽,所述卡合件还包括弹性件和滚珠,所述滚珠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外卡槽内且另一部分凸出于所述外卡槽,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外卡槽内且位于所述滚珠与所述外卡槽的底壁之间以推动所述滚珠外凸于所述外卡槽,所述卡套的与所述外卡槽相对位置的内侧壁设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凹陷的内卡槽,所述卡套套设于所述卡合件时,所述内卡槽卡接与所述滚珠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的上沿设有沿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的支撑肩,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