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实时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336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实时测试装置,涉及发动机检测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测试准确度低且误差大的技术问题。它包括第一供油组件、第二供油组件、升降组件和监控组件,第一供油组件的底部与油底壳的底部连通,第二供油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且第二供油组件位于第一供油组件的上方,第二供油组件还与第一供油组件连通,且第二供油组件的出油端口没入第一供油组件的液面,第一供油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监控组件用于实时监控第二供油组件的重量,并输出监控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需油泵、变频器等设备,使用时也无需进行复杂的标定工作,使用简单,且测试准确度高、测试误差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实时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检测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实时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机油消耗量是发动机的重要指标之一,新开发的发动机都要进行机油消耗量测试。目前主流的测试方法为放油称重法,具体方法是先称重待加入发动机的机油重量,然后将机油加入发动机内,并使发动机在规定的工况下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行;发动机运行完毕后再将机油放出称重。加入的机油重量减去放出的重量即是该发动机在规定工况下的机油消耗量。但采用放油称重方法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原因主要有:1、该方法存在多个人工操作环节,而人员操作的不规范会引入误差;2、短时间内机油消耗量占加入发动机的机油总量比重较小(约2%),这就意味着需采用大量程高精度的量具称重,而大量程的量具一般精度都不高,这会对结果造成干扰,测试过程中机油消耗量越小称重法测的结果越不准确;3、机油在发动机油道内、摩擦副表面、齿轮齿隙、油底壳内有不同程度的残留,这些会造成偶然误差。中国专利说明书CN103674149A号公开了一种机油消耗量实时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它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实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油组件、第二供油组件、升降组件和监控组件,所述第一供油组件的底部与油底壳(1)的底部连通,且所述第一供油组件的液面高度与油底壳(1)的液面高度一致,所述第二供油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且所述第二供油组件位于第一供油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供油组件还与第一供油组件连通,且所述第二供油组件的出油端口没入第一供油组件的液面,所述第一供油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n所述监控组件用于实时监控第二供油组件的重量,并输出监控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实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油组件、第二供油组件、升降组件和监控组件,所述第一供油组件的底部与油底壳(1)的底部连通,且所述第一供油组件的液面高度与油底壳(1)的液面高度一致,所述第二供油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且所述第二供油组件位于第一供油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供油组件还与第一供油组件连通,且所述第二供油组件的出油端口没入第一供油组件的液面,所述第一供油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
所述监控组件用于实时监控第二供油组件的重量,并输出监控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实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油组件包括油杯(3),所述油杯(3)安装在升降组件上,所述油杯(3)的底部通过连通管(4)与油底壳(1)的底部连通,且所述油杯(3)的液面高度与油底壳(1)的液面高度一致;
所述第二供油组件包括油罐(5),所述油罐(5)安装在升降组件上,且所述油罐(5)位于油杯(3)的上方,所述油罐(5)的下方设有插入到油杯(3)内部的出油管(6),所述出油管(6)的端口没入油杯(3)的液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实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5)的顶部设有一加油孔,所述加油孔上设有用于密封加油孔的密封盖(7),所述出油管(6)上设有阀门(8)。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