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激式推挽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自激式推挽电路。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通讯、电力等设备中,特别是在功率0.1-2W以内的低压DC/DC电源转换器,均使用自激推挽电路,这类设备中的电源模块要求体积小,而自激式推挽式电路结构简单、元件少,是设计电源模块的首选;而最为常用的自激式推挽电路如下图1和图2所示,图1所示的变压器中有6个绕组,而图2所示电路中则有7个绕组,图1和图2所示的电路均为变压器技术的核心。但是,图1和图2所示的常用自激式推挽电路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变压器有6或7个绕组,共有12个或14个线头,绕组数量多且每个绕组的圈数多,导致绕组线包体积会变大,使得产品体积增大;若用小体积的磁环,则绕制过程则变得非常困难;(2)因焊接的绕组的线头线尾多达12个,增加焊接的工艺难度;(3)因绕组的线包体积大,很多的线圈杂乱叠加在一起,导致各绕组之间的电感及分布电容变化大,影响变压器性能参数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激式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图腾柱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三极管Q4,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有输入源正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和三极管Q4的基极均经电阻与电源输入端相连,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输入源负端;/n第二图腾柱电路,包括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输入源正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源输入端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输入源负端,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变压器相连;/n变压器,包括连接变压器的原边绕组N1和N2,原边绕组N1的两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激式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图腾柱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三极管Q4,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有输入源正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和三极管Q4的基极均经电阻与电源输入端相连,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输入源负端;
第二图腾柱电路,包括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输入源正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源输入端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输入源负端,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变压器相连;
变压器,包括连接变压器的原边绕组N1和N2,原边绕组N1的两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原边绕组N2连接输出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激式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Q2、Q3和Q4均为NPN型三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激式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图腾柱电路中,三极管Q1和三极管Q4的导通截止状态相反;在所述第二图腾柱电路中,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导通截止状态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激式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逸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