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控制装置、空调及其供电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开关单元和开关电源;其中,控制单元,用于确定电器的当前状态,并根据电器的当前状态确定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开关单元,用于根据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开通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开关电源,用于根据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开通的信号调节当前开关频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解决空调的功耗大的问题,达到降低空调功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电控制装置、空调及其供电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供电控制装置、空调及其供电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随负载自适应的低功耗控制电路、空调及其随负载自适应的低功耗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空调的选择越来越专业化,大众对空调的选择不仅仅停留在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的领域,还逐渐地考虑到了空调等各类大功率电器的功耗问题。然而空调在运行阶段不论是轻载还是重载都会有一定的功耗问题;另外,开关电源在设计时,由于开关电源的开关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开关损耗。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供电控制装置、空调及其供电控制方法,以解决空调的功耗大的问题,达到降低空调功耗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电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开关单元和开关电源;其中,控制单元,用于确定电器的当前状态,并根据电器的当前状态确定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开关单元,用于根据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开通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开关电源,用于根据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开通的信号调节当前开关频率。可选地,还包括:隔离单元;隔离单元,用于将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开通的信号进行光电隔离后,传输至开关电源的控制端。可选地,其中,当前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第一负载状态和第二负载状态,第一负载状态的负载耗电量小于第二负载状态的负载耗电量;当前电源信号,包括: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源信号、第三电源信号中的任一电源信号;控制单元根据电器的当前状态确定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包括:若当前状态为待机状态,则当前电源信号为第一电源信号;若当前状态为第一负载状态,则当前电源信号为第二电源信号;若当前状态为第二负载状态,则当前电源信号为第三电源信号。可选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第三开关模块;开关电源根据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开通的信号调节当前开关频率,包括:若当前状态为待机状态,则通过开关电源的控制端,将开关电源的频率端与开关电源的源极接通,以将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调节至设定的最低频率;若当前状态为第一负载状态,则将开关电源的控制端与开关单元的频率端接通,并将开关电源的当前频率调节至与第二电源信号匹配的第一开关频率阈值范围内;若当前状态为第二负载状态,则将开关电源的控制端与开关单元的频率端接通,并将开关电源的当前频率调节至与第三电源信号匹配的第二开关频率阈值范围内。可选地,其中,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启动模块和第一分流模块和第一分压模块;第一电源信号经第一启动模块连接至第一开关管的基极,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分别经第一分流模块和第二分压模块后连接至直流电源;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二启动模块和第二分流模块和第三分流模块;第二电源信号经第二启动模块连接至第二开关管的基极,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经并联的第二分流模块和第三分流模块后连接至第一分压模块和第一分流模块的公共端;第三开关模块,包括:第三开关管、第三启动模块和第四分流模块和第五分流模块;第三电源信号经第三启动模块连接至第三开关管的基极,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经并联的第四分流模块和第五分流模块后连接至第一分压模块和第一分流模块的公共端。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以上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与上述空调相匹配,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的供电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单元,确定电器的当前状态,并根据电器的当前状态确定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通过开关单元,根据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开通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通过开关电源,根据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开通的信号调节当前开关频率。可选地,还包括:通过隔离单元,将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开通的信号进行光电隔离后,传输至开关电源的控制端。可选地,其中,当前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第一负载状态和第二负载状态,第一负载状态的负载耗电量小于第二负载状态的负载耗电量;当前电源信号,包括: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源信号、第三电源信号中的任一电源信号;通过控制单元根据电器的当前状态确定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包括:若当前状态为待机状态,则当前电源信号为第一电源信号;若当前状态为第一负载状态,则当前电源信号为第二电源信号;若当前状态为第二负载状态,则当前电源信号为第三电源信号。可选地,通过开关电源根据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开通的信号调节当前开关频率,包括:若当前状态为待机状态,则通过开关电源的控制端,将开关电源的频率端与开关电源的源极接通,以将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调节至设定的最低频率;若当前状态为第一负载状态,则将开关电源的控制端与开关单元的频率端接通,并将开关电源的当前频率调节至与第二电源信号匹配的第一开关频率阈值范围内;若当前状态为第二负载状态,则将开关电源的控制端与开关单元的频率端接通,并将开关电源的当前频率调节至与第三电源信号匹配的第二开关频率阈值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实现空调在不同负载状态下调节开关频率来达到空调的低功耗控制,可以避免空调待机状态功耗损耗严重,节约电能。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随负载自适应的低功耗控制电路,使空调在不同负载状态下调节开关频率,满足空调的低功耗运行。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使空调进入运行工作状态后,通过检测负载的大小选择开关频率,可以使开关电源工作在最合适、有效的频率段,随负载自适应的低功耗。由此,本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使空调进入运行工作状态后,通过检测负载的大小选择开关频率,以此实现随负载不断变化的开关电源,解决空调的功耗大的问题,达到降低空调功耗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供电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中电源低功耗控制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中主芯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供电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控制装置。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供电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控制单元、开关单元和开关电源。具体地,控制单元,可以用于确定电器的当前状态,并根据电器的当前状态确定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并发送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其中,当前状态,可以包括:待机状态和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可以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开关单元和开关电源;其中,/n控制单元,用于确定电器的当前状态,并根据电器的当前状态确定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n开关单元,用于根据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开通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n开关电源,用于根据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开通的信号调节当前开关频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开关单元和开关电源;其中,
控制单元,用于确定电器的当前状态,并根据电器的当前状态确定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
开关单元,用于根据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开通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
开关电源,用于根据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开通的信号调节当前开关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单元;
隔离单元,用于将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开通的信号进行光电隔离后,传输至开关电源的控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前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和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第一负载状态和第二负载状态,第一负载状态的负载耗电量小于第二负载状态的负载耗电量;
当前电源信号,包括: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源信号、第三电源信号中的任一电源信号;
控制单元根据电器的当前状态确定电器的当前电源信号,包括:
若当前状态为待机状态,则当前电源信号为第一电源信号;
若当前状态为第一负载状态,则当前电源信号为第二电源信号;
若当前状态为第二负载状态,则当前电源信号为第三电源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第三开关模块;
开关电源根据当前电源信号的控制支路开通的信号调节当前开关频率,包括:
若当前状态为待机状态,则通过开关电源的控制端,将开关电源的频率端与开关电源的源极接通,以将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调节至设定的最低频率;
若当前状态为第一负载状态,则将开关电源的控制端与开关单元的频率端接通,并将开关电源的当前频率调节至与第二电源信号匹配的第一开关频率阈值范围内;
若当前状态为第二负载状态,则将开关电源的控制端与开关单元的频率端接通,并将开关电源的当前频率调节至与第三电源信号匹配的第二开关频率阈值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启动模块和第一分流模块和第一分压模块;第一电源信号经第一启动模块连接至第一开关管的基极,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分别经第一分流模块和第二分压模块后连接至直流电源;
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二启动模块和第二分流模块和第三分流模块;第二电源信号经第二启动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瑞,金国华,李忠正,唐玉龙,蓝振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