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索承载立筒仓顶盖模板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613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索承载立筒仓顶盖模板支撑系统,包括下部钢索承载系统、中部钢管支撑系统和顶部模板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索承载系统由钢索网片、立筒仓混凝土壁、钢筋预埋件组合而成,所述的中部钢管支撑系统由顶托、钢管立杆、水平杆、斜拉杆、以及连接扣件组合而成,所述的顶部模板系统为50*100mm方木作为次楞,100*100mm方木作为主楞,18mm厚胶合板作为与梁板混凝土直接接触的模板,最上部梁板混凝土及施工荷载通过所述的顶部模板系统均衡的传递给中部钢管支撑系统,中部钢管支撑系统再把荷载均衡传递给钢索网片,最终通过钢索网片传递给四周的立筒仓混凝土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本高、工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索承载立筒仓顶盖模板支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筒仓顶盖模板支撑施工方法,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超高立筒仓混凝土顶盖模板支撑的施工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物流仓储的发展,特别是农业项目的仓储越来越多,全国各地每年新建的仓储立筒仓数量也非常多;而立筒仓的高度基本上都有几十米高,在施工过程中立筒仓顶盖模板的支撑就成了一个施工的难题,传统的做法一种是从地面上搭设落地式满堂脚手架支撑,该方法使用钢管周转性材料量非常大,工期长、成本较高;另外一种做法是立筒仓壁预埋钢埋件,半空中安装钢桁架,与预埋件焊接,在钢桁架上再搭设钢管支撑架,这种方法虽然节约了大量的钢管周转材料,但是安装钢桁架仍然需要较高的成本;基于以上原因通过工艺创新提出一种钢索承载立筒仓顶盖模板支撑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钢索承载立筒仓顶盖模板支撑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本高、工期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1.一种钢索承载立筒仓顶盖模板支撑系统,包括下部钢索承载系统、中部钢管支撑系统和顶部模板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索承载系统由钢索网片1、立筒仓混凝土壁2、钢筋预埋件3组合而成,所述的中部钢管支撑系统由顶托14、钢管立杆4、水平杆10、斜拉杆11、以及连接扣件组合而成,所述的顶部模板系统为50*100mm方木作为次楞12,100*100mm方木作为主楞13,18mm厚胶合板15作为与梁板混凝土16直接接触的模板,18mm厚胶合板15通过钉子固定于50*100mm方木次楞12上,50*100mm方木次楞12按一定的间距分布在100*100mm方木主楞13上;18mm厚胶合板15、50*100mm方木次楞12、100*100mm方木主楞13形成一个整体,把上部荷载传递给中部钢管支撑系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所述的顶托14螺杆插入钢管立杆4的顶部,通过螺杆上的螺母调整顶托14的高度,水平杆10分上中下三道,上道水平杆离钢管立杆4顶端不大于300mm,下道水平杆离钢管立杆4底端不大于250mm,中道水平杆平均分布于上道水平杆和下道水平杆中间,斜拉杆11也称为剪刀撑,按照整个架体满剪设置。3.所述钢索网片1由若干根钢索按相同间距纵横向交织形成一张钢索网片,所述钢筋预埋件3由一级圆钢经加工形成“∩”字型在浇筑立筒仓混凝土壁2前固定于仓壁钢筋上,钢筋预埋件3数量是钢索数量的两倍,每一个钢筋预埋件3上下均布置了两根加强筋6,所述的钢索通过拉环8与拉环牛鼻7进行连接,连接时通过紧丝嵌9进行绷紧。4.最上部梁板混凝土及施工荷载通过所述的顶部模板系统均衡的传递给中部钢管支撑系统,所述的中部钢管支撑系统中的钢管立杆4分别立在纵横向钢索的交织点上,通过水平杆10、斜拉杆11、顶托14及连接扣件形成整体的架体把荷载均衡传递给钢索网片1,最终通过钢索网片1传递给四周的立筒仓混凝土壁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①本技术专利,一种钢索承载立筒仓顶盖模板支撑系统是以常规的钢管、顶托、钢索、扣件、模板、方木及一些配件组装而成,结构简单,制作和施工方法简单易操作;②一种钢索承载立筒仓顶盖模板支撑系统工期短,成本低、安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专利平面图。图2为本技术专利1-1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专利①号节点详图。图4为本技术专利钢索紧固示意图。图中:1--钢索网片,2--立筒仓混凝土壁,3--钢筋预埋件,4--钢管立杆,5--钢筋预埋件包裹泡沫,6--钢筋预埋件加强钢筋,7--拉环牛鼻,8--拉环,9--紧丝嵌,10--水平杆,11--斜拉杆,12—50*100mm方木次楞,13—100*100mm方木主楞,14--顶托,15--18mm厚胶合板,16--梁板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1.如图1-2所示,一种钢索承载立筒仓顶盖模板支撑系统,包括下部钢索承载系统、中部钢管支撑系统和顶部模板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索承载系统由钢索网片1、立筒仓混凝土壁2、钢筋预埋件3组合而成,所述的中部钢管支撑系统由顶托14、钢管立杆4、水平杆10、斜拉杆11、以及连接扣件组合而成,所述的顶部模板系统为50*100mm方木作为次楞12,100*100mm方木作为主楞13,18mm厚胶合板15作为与梁板混凝土16直接接触的模板,18mm厚胶合板15通过钉子固定于50*100mm方木次楞12上,50*100mm方木次楞12按一定的间距分布在100*100mm方木主楞13上;18mm厚胶合板15、50*100mm方木次楞12、100*100mm方木主楞13形成一个整体,把上部荷载传递给中部钢管支撑系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所述的顶托14螺杆插入钢管立杆4的顶部,通过螺杆上的螺母调整顶托14的高度,水平杆10分上中下三道,上道水平杆离钢管立杆4顶端不大于300mm,下道水平杆离钢管立杆4底端不大于250mm,中道水平杆平均分布于上道水平杆和下道水平杆中间,斜拉杆11也称为剪刀撑,按照整个架体满剪设置。3.所述钢索网片1由若干根钢索按相同间距纵横向交织形成一张钢索网片,所述钢筋预埋件3由一级圆钢经加工形成“∩”字型在浇筑立筒仓混凝土壁2前固定于仓壁钢筋上,钢筋预埋件3数量是钢索数量的两倍,每一个钢筋预埋件3上下均布置了两根加强筋6,所述的钢索通过拉环8与拉环牛鼻7进行连接,连接时通过紧丝嵌9进行绷紧。4.最上部梁板混凝土及施工荷载通过所述的顶部模板系统均衡的传递给中部钢管支撑系统,所述的中部钢管支撑系统中的钢管立杆4分别立在纵横向钢索的交织点上,通过水平杆10、斜拉杆11、顶托14及连接扣件形成整体的架体把荷载均衡传递给钢索网片1,最终通过钢索网片1传递给四周的立筒仓混凝土壁2。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索承载立筒仓顶盖模板支撑系统,包括下部钢索承载系统、中部钢管支撑系统和顶部模板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索承载系统由钢索网片(1)、立筒仓混凝土壁(2)、钢筋预埋件(3)组合而成,所述的中部钢管支撑系统由顶托(14)、钢管立杆(4)、水平杆(10)、斜拉杆(11)、以及连接扣件组合而成,所述的顶部模板系统为50*100mm方木次楞(12),100*100mm方木主楞(13),18mm厚胶合板(15)作为与梁板混凝土(16)直接接触的模板,18mm厚胶合板(15)通过钉子固定于50*100mm方木次楞(12)上,50*100mm方木次楞(12)按一定的间距分布在100*100mm方木主楞(13)上;18mm厚胶合板(15)、50*100mm方木次楞(12)、100*100mm方木主楞(13)形成一个整体,把上部荷载传递给中部钢管支撑系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索承载立筒仓顶盖模板支撑系统,包括下部钢索承载系统、中部钢管支撑系统和顶部模板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索承载系统由钢索网片(1)、立筒仓混凝土壁(2)、钢筋预埋件(3)组合而成,所述的中部钢管支撑系统由顶托(14)、钢管立杆(4)、水平杆(10)、斜拉杆(11)、以及连接扣件组合而成,所述的顶部模板系统为50*100mm方木次楞(12),100*100mm方木主楞(13),18mm厚胶合板(15)作为与梁板混凝土(16)直接接触的模板,18mm厚胶合板(15)通过钉子固定于50*100mm方木次楞(12)上,50*100mm方木次楞(12)按一定的间距分布在100*100mm方木主楞(13)上;18mm厚胶合板(15)、50*100mm方木次楞(12)、100*100mm方木主楞(13)形成一个整体,把上部荷载传递给中部钢管支撑系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索承载立筒仓顶盖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托(14)螺杆插入钢管立杆(4)的顶部,通过螺杆上的螺母调整顶托(14)的高度,水平杆(10)分上中下三道,上道水平杆离钢管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小玲李长久龚志成赖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城投集团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