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03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楼板;至少两个牛腿叠合梁,每个牛腿叠合梁包括U型模壳、梁钢筋组件以及设置在U型模壳开口端外侧且与U型开口端平齐的两个凸起部,其中梁钢筋组件至少部分埋设在所述U型模壳和凸起部中;以及所述预制楼板的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个牛腿叠合梁相邻一侧的所述凸起部上;至少四个叠合柱,每个叠合柱包括柱壳、柱壳围成的空腔以及柱钢筋组件,每个牛腿叠合梁的U型模壳底部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柱壳顶端外侧,并且牛腿叠合梁与所述叠合柱相互垂直。本公开减轻了预制构件重量,减轻了现场机械吊装压力,减免竖向支撑,减少现场钢筋作业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
本公开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
技术介绍
国家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和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推动建筑结构体系、建筑设计、部品构配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百花齐放,但大多数结构体系预制构件过重、现场支模量大,现场手工作业多,工业化程度低。尤其是层高较高、跨度较大的公建筑在现场施工时需要搭设非常密集的竖向支撑系统,同时需要大量模板,如果采用传统预制,单构件的重量又非常大,对吊装设备的要求非常高,安装速度慢,施工安全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经过多年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和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研发了一种构件重量轻、新型免支模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该体系采用预制叠合柱、预制牛腿叠合梁及预应力双T板或预应力SP板组成受力体系。预制叠合柱、预制牛腿叠合梁采用预制壳体混凝土构件,楼板采用适应于大跨结构的预应力楼板,这几类构件组合的结构体系可大大减少现场安装支模量,施工速度快,安装效率高,符合装配化、标准化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是装配式建筑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楼板;至少两个牛腿叠合梁,每个牛腿叠合梁包括U型模壳、梁钢筋组件以及设置在U型模壳开口端外侧且与U型开口端平齐的两个凸起部,其中梁钢筋组件至少部分埋设在所述U型模壳和凸起部中;以及所述预制楼板的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个牛腿叠合梁相邻一侧的所述凸起部上;至少四个叠合柱,每个叠合柱包括柱壳、柱壳围成的空腔以及柱钢筋组件,每个牛腿叠合梁的U型模壳底部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柱壳顶端外侧,并且所述牛腿叠合梁与所述叠合柱相互垂直。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柱钢筋组件至少部分埋设在所述柱壳中,所述柱钢筋组件的至少一端延伸出所述柱壳外侧作为柱出筋部;以及混凝土至少被浇筑在所述U型模壳空腔、所述柱壳空腔和所述柱出筋部中,抵接在叠合柱上的所述牛腿叠合梁与叠合柱通过被浇筑的混凝土形成连接。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梁钢筋组件的至少一端向U型模壳开口端延伸至外侧作为梁出筋部;以及混凝土至少被浇筑在所述U型模壳空腔和所述梁出筋部中,搭接在牛腿叠合梁凸起部上的预制楼板和牛腿叠合梁通过被浇筑的混凝土形成连接。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预制楼板包括预应力双T板、预应力空心楼板和预应力叠合楼板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预制楼板与所述凸起部的搭接处,所述预制楼板和所述凸起部上均设置对应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用于固定所述预制楼板和所述凸起部的相对位置。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梁钢筋组件还包括梁顶纵筋,若干梁顶纵筋设置在所述梁出筋部顶端且伸入所述柱出筋部中。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梁钢筋组件还包括梁底纵筋,其中,至少一部分梁底纵筋设置在所述U型模壳空腔的底部且伸入所述柱出筋部中,另一部分梁底纵筋埋设在U型模壳底部。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梁底纵筋包括梁角筋,所述梁角筋部分埋设在所述牛腿叠合梁U型模壳底部的角部位置,并且伸出所述U型模壳作为梁角出筋部,所述梁角出筋部伸入所述柱出筋部中。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预埋件为预埋钢板,所述预制楼板上的预埋钢板和凸起部上的预埋钢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柱壳的横截面形状包括矩形、圆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叠合柱安装到位,将柱出筋部与预埋插筋连接,在叠合柱底部浇筑混凝土;在两个叠合柱之间的中间及1/5处分别搭设牛腿叠合梁支架,在叠合柱之间放置牛腿叠合梁至支架上;将梁底附加纵筋放置在牛腿叠合梁U型模壳空腔的底部,在柱出筋部上安装柱附加箍筋,将梁顶纵筋插入柱出筋部内;在牛腿叠合梁上安装楼板。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楼板过程中应先分跨对称安装最外侧一列楼板,再顺次分跨对称安装相邻的其余列楼板,其中所述分跨对称为顺次安装沿楼板长度方向相邻的楼板。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叠合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牛腿叠合梁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预应力双T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牛腿叠合梁和预制楼板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牛腿叠合梁和叠合柱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预制楼板施工顺序布置示意图。附图标记:1—牛腿叠合梁;13—预埋件;14—梁出筋部;15—梁角筋;16—凸起部;17-梁钢筋组件;18-U型模壳空腔;2—叠合柱;21—柱壳;22—柱壳空腔;23—柱钢筋组件;24—柱出筋部;3—预制楼板;71—梁底纵筋;72—梁顶纵筋;73—柱附加箍筋;8—上层柱纵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本公开的新型免支模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体系由预制空心柱、预制牛腿模壳梁及预应力双T板或预应力SP板组成。楼板采用适应于大跨结构的预应力楼板,可大大减少现场安装支模量,施工速度快,安装效率高,其主要设计方法等同于现浇结构,综合性能与普通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当,具有安全可靠、简化施工、节约耗材、减少扬尘和建筑垃圾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楼板;预制楼板包括但不限于预应力双T板、预应力空心楼板(预应力SP板)和预应力叠合楼板等的一种或多种,至少两个牛腿叠合梁,每个牛腿叠合梁包括U型模壳、梁钢筋组件以及设置在U型模壳开口端外侧且与U型开口端平齐的两个凸起部(即混凝土牛腿部位),凸起部用于支撑预构件(例如预制楼板等),其中梁钢筋组件至少部分埋设在U型模壳和凸起部中;U型结构中间部分的空腔使得牛腿叠合梁的重量较小,当框架梁截面较大、配筋较多时,其重量优势及后插底筋优势较为明显,当受力较大时,也为布置预应力钢筋预留了条件,后插底部钢筋可以很好地解决安装时与柱钢筋干涉的问题;以及预制楼板的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个牛腿叠合梁相邻一侧的凸起部上,可选地,根据实际需要,凸起部还可以为一个,位于牛腿叠合梁U型模壳外一侧;至少四个叠合柱,每个叠合柱包括柱壳、柱壳围成的空腔以及柱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预制楼板;/n至少两个牛腿叠合梁,每个牛腿叠合梁包括U型模壳、梁钢筋组件以及设置在U型模壳开口端外侧且与U型开口端平齐的两个凸起部,其中梁钢筋组件至少部分埋设在所述U型模壳和凸起部中;以及/n所述预制楼板的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个牛腿叠合梁相邻一侧的所述凸起部上;/n至少四个叠合柱,每个叠合柱包括柱壳、柱壳围成的空腔以及柱钢筋组件,每个牛腿叠合梁的U型模壳底部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柱壳顶端外侧,并且所述牛腿叠合梁与所述叠合柱相互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预制楼板;
至少两个牛腿叠合梁,每个牛腿叠合梁包括U型模壳、梁钢筋组件以及设置在U型模壳开口端外侧且与U型开口端平齐的两个凸起部,其中梁钢筋组件至少部分埋设在所述U型模壳和凸起部中;以及
所述预制楼板的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个牛腿叠合梁相邻一侧的所述凸起部上;
至少四个叠合柱,每个叠合柱包括柱壳、柱壳围成的空腔以及柱钢筋组件,每个牛腿叠合梁的U型模壳底部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柱壳顶端外侧,并且所述牛腿叠合梁与所述叠合柱相互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钢筋组件至少部分埋设在所述柱壳中,所述柱钢筋组件的至少一端延伸出所述柱壳外侧作为柱出筋部;以及
混凝土至少被浇筑在所述U型模壳空腔、所述柱壳空腔和所述柱出筋部中,抵接在叠合柱上的所述牛腿叠合梁与叠合柱通过被浇筑的混凝土形成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钢筋组件的至少一端向U型模壳开口端延伸至外侧作为梁出筋部;以及
混凝土至少被浇筑在所述U型模壳空腔和所述梁出筋部中,搭接在牛腿叠合梁凸起部上的预制楼板及和牛腿叠合梁通过被浇筑的混凝土形成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宾马云飞张猛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