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结构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019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和电池,该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具有环形外壁的壳体本体和下壳体;所述壳体本体的顶部与所述上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具有通孔;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表面为第一下壳面,另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嵌入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下壳面位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提高壳体结构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结构和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和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市场对可穿戴设备,例如无线耳机、运动手表和手环等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提升,扣式电池是可穿戴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扣式电池的结构中包含一种壳体结构,目前市场上的扣式电池中的壳体结构由上盖、本体和下盖组成,壳体结构中的上盖、本体和下盖盖接设置,壳体结构易松动,易导致漏液,现有电池壳体结构的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和电池,以解决壳体结构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具有环形外壁的壳体本体和下壳体;所述壳体本体的顶部与所述上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具有通孔;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表面为第一下壳面,另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嵌入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下壳面位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可选的,所述壳体本体和所述上壳体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一阶梯结构和第一橡胶圈;通过所述第一阶梯结构和第一橡胶圈,所述上壳体与所述壳体本体的顶部扣合。可选的,所述上壳体为圆饼形结构;所述壳体本体为第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的底面为所述底板。可选的,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中空圆柱壳体和圆环壳体构成,所述外壳中的中空圆柱壳体包裹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外侧面,所述外壳中的圆环壳体抵靠所述底板的底面。可选的,所述壳体本体的底板和所述外壳中的圆环壳体之间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二阶梯结构,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第二阶梯结构与所述壳体本体扣合。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底面与所述壳体结构的底部齐平。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径大于3mm,且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径小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外径,所述第一凸台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下壳面的外径。可选的,所述第一下壳面的外径比所述上壳体的外径小0.2-0.5mm,所述第一下壳面的外径即为所述壳体结构内部空腔的直径。可选的,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所述外壳为金属材质,所述壳体本体为绝缘材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且所述电池中电芯的正负极耳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具有环形外壁的壳体本体和下壳体;所述壳体本体的顶部与所述上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具有通孔;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表面为第一下壳面,另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嵌入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下壳面位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这样相比现有技术中壳体结构由上盖、本体和下盖组成,壳体结构中的上盖、本体和下盖盖接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提高壳体结构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结构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结构中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结构中的壳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结构中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结构中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上壳体11、具有环形外壁的壳体本体12和下壳体13;所述壳体本体12的顶部与所述上壳体11密封连接,所述壳体本体1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21,所述底板121具有通孔;所述下壳体13的一侧表面为第一下壳面131,另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凸台132,所述第一凸台132嵌入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下壳面131位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在所述壳体结构中,所述上壳体11可以为金属导电材质,可以用来构成电池结构中的第一电极。所述下壳体13可以为金属导电材质,可以用来构成电池结构中的第二电极。所述壳体本体12为绝缘材质且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之间,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两者之间不接触,所述壳体本体12的设置避免了电池结构中的正负电极之间的相互接触,避免电池结构内部短路,提高电池结构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所述壳体结构的外部形状不做不作限定,例如所述壳体结构的外部形状可以为圆柱体结构或圆饼形结构,也可以为长方体结构,还可以为“D”形结构,对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所述上壳体11、所述壳体本体12、所述第一下壳面131和所述第一凸台132之间的结合方式不作限定,例如,所述上壳体11、所述壳体本体12、所述第一下壳面131和所述第一凸台132之间的结合工艺中,可以用到热封或者挤压成型,也可以用到注塑工艺一体成型,还可以用到激光焊接工艺等等,对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壳体本体12的顶部之间的具体密封连接方式不作限定,所述上壳体11可以与所述壳体本体12的顶部扣合,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壳体本体12之间的结合处可以设置楔形结构或阶梯结构,也可以设置卡扣结构等等,对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定。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下壳面131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所述下壳体13反扣于所述壳体结构中,防止所述下壳体13的松动和脱落,提高所述壳体结构的密封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11、具有环形外壁的壳体本体12和下壳体13;所述壳体本体12的顶部与所述上壳体11密封连接,所述壳体本体1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21,所述底板121具有通孔;所述下壳体13的一侧表面为第一下壳面131,另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凸台132,所述第一凸台132嵌入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下壳面131位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这样相比现有技术中壳体结构由上盖、本体和下盖组成,壳体结构中的上盖、本体和下盖盖接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提高壳体结构的密封性。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或图4所示,所述壳体本体12和所述上壳体11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一阶梯结构122和第一橡胶圈;通过所述第一阶梯结构122和第一橡胶圈,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壳体本体12的顶部扣合。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阶梯结构122的宽度为0.1-0.3mm,所述壳体本体12和所述上壳体11通过所述第一阶梯结构122扣合。所述第一阶梯结构122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用于所述壳体本体12和所述上壳体11之间热封,提高了所述壳体结构的密封性。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壳体11为圆饼形结构;所述壳体本体12为第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的底面为所述底板121。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结构中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上壳体11为圆饼形结构。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结构中的壳体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具有环形外壁的壳体本体和下壳体;所述壳体本体的顶部与所述上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具有通孔;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表面为第一下壳面,另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嵌入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下壳面位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具有环形外壁的壳体本体和下壳体;所述壳体本体的顶部与所述上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具有通孔;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表面为第一下壳面,另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嵌入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下壳面位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和所述上壳体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一阶梯结构和第一橡胶圈;通过所述第一阶梯结构和第一橡胶圈,所述上壳体与所述壳体本体的顶部扣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为圆饼形结构;所述壳体本体为第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的底面为所述底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中空圆柱壳体和圆环壳体构成,所述外壳中的中空圆柱壳体包裹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外侧面,所述外壳中的圆环壳体抵靠所述底板的底面。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玉祥谢斌徐延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