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冻装置的湿气空气冷却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99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湿式冷却塔,它包括交换主体(20)、配水网以及歧管和泵体,配水网安装在交换主体的上方并配有向每个喷水喷嘴供水的阀(16),喷水喷嘴安装在一段交换主体的上方,以构成冷却隔间,歧管和泵体收集流经交换主体的水,并将收集的水向配水网泵送。冷却塔具有自动限制静态装置,当施加在喷嘴上的静水压力超过确定值,大于所有隔间工作时达到的值时,就对静水压力的升高进行静态限制,一旦超过确定值,就将一部分引向配水区域的水流量进行分流。(*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冷却塔,所述空气冷却塔包括交换主体(由水流结构组成)、配水网以及集水和泵水装置,配水网安装在交换主体的上方并配有向每个喷水喷嘴供水的阀,喷水喷嘴安装在交换主体不同部分的上方,以构成冷却隔间,集水和泵水装置收集流经交换主体的水,并将水泵向配水网。在工业上,当需要排出热量而又没有足够的水与之直接交换,就使用这种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特别是用于热电中心站,以冷却主冷凝器和/或中心站的辅助管路。就空气冷却塔而言,某些空气冷却塔是自然通风的,围绕交换主体的通道可以使空气逆着水流或垂直于水流进行环流。其它一些空气冷却塔是强制通风的,鼓风机或抽风机使空气环流。湿式空气冷却塔使用中存在若干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当空气温度低于0℃时,存在流水结冰的危险。水在交换主体中结冰,并会由于冰的重量引起机械过载而损坏交换主体。另外,冰的存在阻碍空气通过,因此影响冷却效果。如同经常发生的情况那样,当存在与很低的气温相通、热功率减小到大大低于冷却塔的额定功率时,所述这种问题特别严重。这种情况特别可能发生在所述中心站的辅助管路冷却的时候。在较长的时间周期内,工作中消耗的功率可能低于空气冷却塔确定的最大功率的1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已经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人们特别提出使部分交换主体不工作,只向某些隔间供水。在冷却塔采用强制通风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同时停下使空气流经相应隔间的通风机。这种方案存在重大缺陷。如果没有进入某些隔间的水被直接送往集水装置,那么,收集的水的温度迅速提高,这通常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如果将全部水流量送往某些隔间,那么,水头损失大为增加,这就要改变泵的工作状态,提高对喷嘴的静水压力,如果提高得过大,喷嘴的机械性能可能受到损害。根据这个道理,实际上,这种方法只能至多减少交换表面的5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空气温度为-20℃,可以避免结冰危险的最小热功率不低于额定功率的十分之几。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上面确定的这种类型的空气冷却塔,所述空气冷却塔在减少结冰危险方面比公知的已有冷却塔更符合实际要求。为此,本专利技术尤其提出减小由于向具有额定流量的喷嘴供水而对所述喷嘴产生的静水压力的升高,且不增加有源装置,即需要遥控和/或工作电能的装置。本专利技术尤其提出一种上面确定的这种类型的空气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当施加到所述喷嘴上的静水水头(或压力高度)一旦超过确定值,大于所有隔间工作时达到的值时,自动限制增大的静水水压的静态装置,所述静态装置用于从超过确定值开始,将一部分引向配水高度的水流量进行分流。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静态装置包括间置在水塔和若干回水管之间的溢流口,水塔由泵送装置供水,通过集水装置向配水网供水,回水管围绕处于工作状态的喷嘴,溢流口处于对应所述确定值的高度上。这种冷却塔还可以包括朝集水装置分流的分流管,其高点所处的高度可高于配水网入口集水装置的高度,低于溢流口的高度,以便分流流量在甚至已达到确定值之前就开始进行干预。这种导管可以具有很小的截面,因为所述导管的目的只用于避免集水装置的死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冷却塔在至少某些隔间中包括至少一个辅助配水网,配置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均同辅助喷嘴相连,均同各自的隔间相连,均与主配水网的相应部分平行供水,所述辅助网用于只有当水压压头达到由所述辅助网的高点固定的高度时才向辅助喷嘴进行供水。上面的两个实施例可以组合,第一实施例由辅助网加以补充。借助附图及不受限制的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将得到较好的理解。附图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空气冷却塔交换装置的可能结构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实施的强制通风式交换装置的前视图;图3是类似于图2的尤其用于自然通风式交换装置的前视图;图4是类似于图3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前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可以实施的自然通风式交换装置的视图;图6是图5中分配网和空气冷却塔交换主体的俯视图。图1中所示的热交换装置和液压系统尤其可以配备于自然通风式空气冷却塔,它包括未示出的通道,尽管所述热交换装置和液压系统也适用于强制通风式冷却塔。所述热交换装置和液压系统包括水塔10,要冷却的水通过一个或若干个泵12送往所述水塔10中。水塔至少向一个集水器14供水,集水器上接有与隔间一样多的分流管,隔间能单独停止工作。每个分流管配有一般来说为远距离控制的进水阀16。进水阀向配置的喷嘴18供水,喷嘴安装在交换主体20的上方,分流的水在交换主体上流动,并在与沿箭头f上升的环流空气相接触中冷却。冷却水收集在集水槽22中,水在集水槽里通过循环泵24进行加速,循环泵将水送向交换装置,水在重新回到水塔之前在交换装置中进行预热。可以用一个同样的泵取代串联的泵12和24。图1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静态构件包括溢流口26,所述静态构件减小当某些阀关闭时施加在其余喷嘴上的静水压力。一旦水塔中水的高度超过值h0,通过泵12导送的部分热水向通道28分流,导管30从这里直接将水导送到集水槽22中。溢流波浪的流量与其厚度Δh的平方根成比例增大。因此,在溢流口具有足够长度的条件下,水头可以限定在略大于h0的值。另外,静态部件还可以包括一个或若干个排水管32。当静水水头超过高度h’1、低于h0,但高于在所有隔间工作时由泵12给出的静水水头时,排水管32将来自集水器14的水直接送入集水槽22(实线标示)或通道28(虚线标示)。因此,导管具有弯头34,形成高度为h’1的高点。为避免排水管32形成一旦接通就永久供水的虹吸管,通风管36配置在高点处。所述通风管通到高于h0的高度,以避免水由通风管溢出。在某些情况下,弯头也可以避免通道28向集水装置供水。隔间20可呈角度配置。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自然通风式大尺寸冷却塔。隔间也可以沿集水器14进行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导管32延长集水器,以便保护集水器。这样的隔间可以向通入集水槽的通道供水,泵24从集水槽抽水。导管32有利地通到远离集水槽的通道端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集水器14直接由泵12供水。溢流口26位于与集水器相反的一端。根据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的空气冷却塔是强制通风式的,图中完整地示出两个隔间,空气冷却塔对于每个隔间来说都包括一个抽风机40。空气进入导流板42之间的隔间,在交换主体20中逆水流流通,由通风机40送往室外。每个隔间的进水阀16向配有喷嘴18的配水管主网供水,一般来说,喷嘴位于同一高度,安装在交换主体20的上方。从交换主体中流出的水集聚在集水槽44中,通道46与总集水槽相连通。但是,所有隔间的交换主体可以直接配置在同一集水槽的上方。在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静态部件包括由配水装置48供水的导管辅助网,所述配水装置由主网上位于阀16的下游的上升歧管50供水。所述配水装置包括h1高度上的高点,高点位置确定后,它由通向高度h2上的通风道36与大气相连通。在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辅助网的喷嘴52安装在喷嘴18的上方,配水装置48安装在主网配水装置的高度以上。这种布置(以及喷嘴52位于喷嘴18之下的布置)可以减少通过空气的水头损失。也可以将两个配水网安装在同一高度上。图3仅仅示出隔间的配水网,图3示出的实施例不同于图2示出的实施例。图3中的对应于图2中的部件都用同一标号标示,隔间的交换主体垂直分成两个叠置的水流区域20a和20b。辅助配水网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冷却塔,它包括交换主体(20)、配水网以及集水和泵水装置(22、24、12、10),所述配水网安装在交换主体的上方并配有向每个喷水喷嘴供水的阀(16),所述喷水喷嘴安装在交换主体不同部分的上方,以构成冷却隔间,所述集水和泵水装置收集流经交换主体的水,并将水向配水网泵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当施加到所述喷嘴上的静水水头一旦超过确定值,大于所有隔间工作时达到的值时,就自动限制增大的静水水头的静态装置,所述静态装置用于从超过确定值开始,将一部分引向配水高度的水流量进行分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让巴鲍德让吉尔伯特里比尔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