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95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所述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立柱,每个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柱帽,所述柱帽内设置有智慧终端,所述智慧终端内置有车辆检测传感器与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过,当有车辆通过时,所述发光器件变化灯光颜色或者亮度,从而使得所述多个立柱上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共同构成一条防追尾警示光带。所述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能够相对减少夜间追尾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
技术介绍
护栏一般设置于道路中央,用于对分道行驶的车辆进行物理约束。在一些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其夜晚路面没有灯光,容易发生追尾现象,特别是一些开车习惯不好的驾驶员,夜间行车不开车灯,易造成追尾事故。另外,当非机动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时,由于夜晚光线不好,驾驶员易出现视野盲区,造成追尾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相对减少夜间追尾现象的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一种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立柱,每个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柱帽,所述柱帽内设置有智慧终端,所述智慧终端内置有车辆检测传感器与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过,当有车辆通过时,所述发光器件变化灯光颜色或者亮度,从而使得所述多个立柱上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共同构成一条防追尾警示光带,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车辆通过后直接或者逐渐或者间隔预设时间后回复原始灯光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上设置有通讯控制器,所述通讯控制器与所述智慧终端无线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控制器用于控制同一路段上的多个所述智慧终端。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帽单侧形成有出光区域,所述发光器件对准所述出光区域。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包括护栏,所述护栏包括所述多个立柱,每相邻两个所述立柱的柱帽反向设置,以使得每相邻两个所述立柱的出光区域相互背离。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立柱沿道路的中轴线依次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感测到车辆通过时,所述发光器件改变颜色或者增加亮度;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感测到车辆通过时,所述发光器件用于直接或者逐渐回复原始灯光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感测到车辆通过时,所述发光器件打亮或者增加亮度;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感测到车辆通过后,所述发光器件直接逐渐变暗。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原始灯光状态为熄灭状态,所述车辆包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智慧终端电性连接,以提供电能给所述智慧终端。所述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在使用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当车辆经过立柱时,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感测到车辆经过,所述发光器件变化灯光颜色或者亮度,从而使得所述多个立柱上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共同构成一条防追尾警示光带,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车辆通过后直接或者逐渐或者间隔预设时间后回复原始灯光状态,进而使得后车可以通过光线颜色的变化或者光线的亮度而感知前车,以方便后车司机控制车速,防止追尾。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的模块方框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柱帽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涉及一种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例如,所述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立柱,每个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柱帽,所述柱帽内设置有智慧终端。例如,所述智慧终端内置有车辆检测传感器与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电性连接。例如,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过,当有车辆通过时,所述发光器件变化灯光颜色或者亮度,从而使得所述多个立柱上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共同构成一条防追尾警示光带。例如,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车辆通过后直接或者逐渐或者间隔预设时间后回复原始灯光状态。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立柱10,每个所述立柱10上设置有柱帽18,所述柱帽18内设置有智慧终端20,所述智慧终端20内置有车辆检测传感器28与发光器件25,所述发光器件25与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28电性连接,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28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过,当有车辆通过时,所述发光器件25变化灯光颜色或者亮度,从而使得所述多个立柱10上的发光器件25发出的光线共同构成一条防追尾警示光带,所述发光器件25在所述车辆通过后直接或者逐渐或者间隔预设时间后回复原始灯光状态。所述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在使用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当车辆经过立柱10时,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28感测到车辆经过,所述发光器件25变化灯光颜色或者亮度,从而使得所述多个立柱10上的发光器件25发出的光线共同构成一条防追尾警示光带,所述发光器件25在所述车辆通过后直接或者逐渐或者间隔预设时间后回复原始灯光状态,进而使得后车可以通过光线颜色的变化或者光线的亮度而感知前车,以方便后车司机控制车速,防止追尾。例如,为了便于控制同一路段的多个智慧终端20,所述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还包括立杆30,所述立杆30上设置有通讯控制器35,所述通讯控制器35与所述智慧终端20无线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控制器35用于控制同一路段上的多个所述智慧终端20。通过于所述立杆30上设置通讯控制器35,进而可以利用所述通讯控制器35控制所述多个智慧终端20,提高控制效率。例如,为了便于形成光带,所述柱帽18单侧形成有出光区域185,所述发光器件25对准所述出光区域185。所述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包括护栏,所述护栏包括所述多个立柱10,每相邻两个所述立柱10的柱帽18反向设置,以使得每相邻两个所述立柱10的出光区域185相互背离。所述多个立柱10沿道路的中轴线依次间隔设置。通过将每相邻两个所述立柱10的出光区域185相互背离,进而使得相互间隔的立柱10上的柱帽18向同一侧发光,进而便于形成光带。例如,为了实现防追尾警示光带的多样性,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28感测到车辆通过时,所述发光器件25改变颜色或者增加亮度。例如,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28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感测到车辆通过时,所述发光器件25用于直接或者逐渐回复原始灯光状态。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28感测到车辆通过时,所述发光器件25打亮或者增加亮度。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28感测到车辆通过后,所述发光器件25直接逐渐变暗。例如,所述原始灯光状态为熄灭状态。车辆通过时,发光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立柱,每个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柱帽,所述柱帽内设置有智慧终端,所述智慧终端内置有车辆检测传感器与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过,当有车辆通过时,所述发光器件变化灯光颜色或者亮度,从而使得所述多个立柱上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共同构成一条防追尾警示光带,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车辆通过后直接或者逐渐或者间隔预设时间后回复原始灯光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立柱,每个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柱帽,所述柱帽内设置有智慧终端,所述智慧终端内置有车辆检测传感器与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过,当有车辆通过时,所述发光器件变化灯光颜色或者亮度,从而使得所述多个立柱上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共同构成一条防追尾警示光带,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车辆通过后直接或者逐渐或者间隔预设时间后回复原始灯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上设置有通讯控制器,所述通讯控制器与所述智慧终端无线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控制器用于控制同一路段上的多个所述智慧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帽单侧形成有出光区域,所述发光器件对准所述出光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夜间防追尾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栏,所述护栏包括所述多个立柱,每相邻两个所述立柱的柱帽反向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乐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百川新型护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