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84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依靠压力将液体雾化的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它由圆周旋转器、圆锥旋转器、若干个螺旋间隔壳和外壳组成,在圆锥旋转器和螺旋间隔壳的外表面设置螺旋线状的螺旋液槽。圆周旋转器与圆锥旋转器使液体在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轴线部位喷出液滴、若干个螺旋液槽喷出多层液滴,这样喷出液滴在空间分布为多层的同轴锥形体,使液滴充满雾化空间。在保持液体进出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压力差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增减螺旋间隔壳的数量可以增减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的流量。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适用于气体与液体直接接触换热、用液体吸收固体粉尘等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力学
,涉及液体雾化装置,特别是一种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
技术介绍
在气液直接接触换热时,将液体雾化可以大幅度增加液体表面积,增强传热传质效果,所以液体雾化装置在热能动力、化工、冶金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旋转式机械雾化喷嘴是依靠压力将液体加速后形成旋转的液膜或液柱,液膜或液柱破裂形成液滴,从而实现液体雾化目的。常规的旋转式机械雾化喷嘴有一缺点液滴在空间的分布形状为空心的锥形体,在锥体的中间没有液滴存在。常规的旋转式机械雾化喷嘴这个液滴在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缺点减弱了传热传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常规的旋转式机械雾化喷嘴具有的液滴的空间分布形状为空心锥形体,锥体中间没有液滴存在的弊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该喷嘴的液滴在空间分布为多层的锥形体,使液滴充满喷雾空间。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为空心状,外壳的轴向两端分别形成进液体端和出液体端,在外壳内腔的轴线位置,设有相互连接的圆锥旋转器和圆周旋转器,圆周旋转器的一个轴向端有圆形旋转圈和进液槽,圆锥旋转器内有旋转加速器和出液孔,圆周旋转器上有液体出口,该液体出口也是旋转加速器的液体进口;圆锥旋转器外表面有不小于1道的螺旋液槽;在圆锥旋转器的周边还设有不小于1个的螺旋间隔壳,螺旋间隔壳外表面有不小于1道的螺旋液槽,圆锥旋转器外侧与螺旋间隔壳内侧、螺旋间隔壳之间以及螺旋间隔壳与外壳的内侧形成出液槽;圆周旋转器、圆锥旋转器以及所有的螺旋间隔壳的轴线均与外壳的轴线重合。本专利技术的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使喷出液滴在空间分布为多层的同轴锥形体,从而使液滴充满喷雾空间。在保持液体进出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压力差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增减螺旋间隔壳数量可以增减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的流量。本专利技术的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适用于气体与液体直接接触换热的场所,如用水冷却蒸汽、用水回收工艺过程排放的高温气体的热量等场所,这在热能动力、冶金、化工等行业有广泛用途。本专利技术还可应用在用液体吸收固体粉尘的场所,如文丘里管除尘器、煤场喷水降尘用的喷水器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有1个螺旋间隔壳4的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结构示意图;图2是圆周旋转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有2个螺旋间隔壳4的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结构示意图。图1~图3中的标号分别表示1、外壳,2、圆周旋转器,3、圆锥旋转器,4、螺旋间隔壳,5、螺旋液槽,6、出液槽,7、旋转加速器,8、出液孔,9、圆形旋转圈,10、进液槽。以下结合附图和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是依靠压力将液体加速后形成旋转的液膜或液柱,液膜或液柱破裂形成液滴,从而实现液体雾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能够以圆周、圆锥、螺旋线等3个方式将液体加速成旋转的液膜或液柱。本专利技术的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腔的形状为空心,外壳1的两端分别形成进液体端和出液体端,在外壳1内腔的轴线位置,设有相互连接的圆锥旋转器3和圆周旋转器2,圆周旋转器2的一个轴向端有圆形旋转圈9和进液槽10,圆锥旋转器3内有旋转加速器7和出液孔8,圆周旋转器2上有液体出口,该液体出口也是旋转加速器7的液体进口;圆锥旋转器3外表面有1道或1道以上的螺旋液槽5;在圆锥旋转器3的周边还设有1个或1个以上的螺旋间隔壳4,螺旋间隔壳4外表面有1道或1道以上的螺旋液槽5,圆锥旋转器3外侧与螺旋间隔壳4内侧、螺旋间隔壳4之间以及螺旋间隔壳4与外壳1的内侧形成有出液槽6;圆周旋转器2、圆锥旋转器3、所有的螺旋间隔壳4的轴线均与外壳1的轴线重合。在1个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中,有1个或多个螺旋间隔壳4,图1表述了有1个螺旋间隔壳4的情况,图3表述了有2个螺旋间隔壳4的情况。为了便于叙述,给螺旋间隔壳4依照螺旋间隔壳4与外壳1轴线距离远近按照自然数顺序编号,将与外壳1轴线距离最近的螺旋间隔壳4称为第1个螺旋间隔壳4,将与外壳1轴线距离最远的螺旋间隔壳4称为末个螺旋间隔壳4。这样,当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采用单个螺旋间隔壳4时,这个螺旋间隔壳4可以称为末个螺旋间隔壳4或第1个螺旋间隔壳4。圆周旋转器2结构如图2所示,它的中间有1个圆形旋转圈9,圆形旋转圈9的形状为圆柱形盲孔,在圆形旋转圈9圆周上的切线位置有1道或多道进液槽10。进液槽10的截面为矩形,进液槽10的底面和圆形旋转圈9的底面平齐。进液槽10的进液体端和外壳1进液体端联通,进液槽10的出液体端和圆形旋转圈9联通。图2中表述了有3道进液槽10的情况。圆锥旋转器3的内腔的形状是空心的,其内沿轴线方向依次排列着旋转加速器7与出液孔8。旋转加速器7表面为圆台形状,出液孔8表面为圆柱形状。旋转加速器7圆台的小直径端和出液孔8联通。在圆锥旋转器3的轴向两端中,一端外表面为圆柱形状,一端外表面为圆台形。旋转加速器7圆台的大直径端与圆锥旋转器3外表面的圆柱形端相对应,出液孔8与圆锥旋转器3外表面圆台的小直径端相对应,并且圆锥旋转器3外表面中圆台的大直径小于圆锥旋转器3外表面中圆柱直径。在圆锥旋转器3外表面圆柱形状部分有1道或多道螺旋液槽5。位于圆锥旋转器3外表面的螺旋液槽5围绕圆锥旋转器3轴线按照螺旋线方式盘旋。图1、图3表述了圆锥旋转器3外表面有2道螺旋液槽5的情况。螺旋间隔壳4的内腔是空心的。在螺旋间隔壳4的轴向两端中,一端的内外部表面均为圆柱形状,一端的内外部表面均为圆台形状。螺旋间隔壳4内腔表面中圆台的大直径端与螺旋间隔壳4内腔表面中圆柱形状部分联通。螺旋间隔壳4外表面中圆台的大直径端与螺旋间隔壳4外表面中圆柱形状部分相接,并且螺旋间隔壳4外表面中圆台的大直径小于螺旋间隔壳4外表面中圆柱直径。在螺旋间隔壳4外表面圆柱形状部分有1道或多道螺旋液槽5。位于螺旋间隔壳4外表面的螺旋液槽5围绕螺旋间隔壳4轴线按照螺旋线方式盘旋,并与出液槽6联通。图1、图3表述了螺旋间隔壳4外表面有2道螺旋液槽5的情况。所有螺旋液槽5的进液体端和外壳1进液体端联通,所有螺旋液槽5的出液体端都与出液槽6的进液体端联通,所有出液槽6的出液体端位于外壳1的出液体端。外壳1内腔是空心的。在外壳1内腔的轴向,依次排列有圆台形状段、圆柱形状段与进液体端等三段结构。在外壳1内腔表面中圆柱形状段的轴向两端中,一端与外壳1内腔表面中圆台的大直径端联通,一端与外壳1进液体端联通。外壳1内腔表面中圆台的小直径端为外壳1的出液体端。外壳1进液体端形状可以根据向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输送液体设备的情况而定,如法兰、管螺纹、焊接坡口等形状。图1表述了外壳1进液体端为法兰时形状。圆周旋转器2、圆锥旋转器3、所有螺旋间隔壳4、外壳1的轴线都重合。圆周旋转器2与圆锥旋转器3相联接,圆周旋转器2有圆形旋转圈9的轴向端面和旋转加速器7圆台的大直径端的轴向端面相吻合,圆形旋转圈9的直径和旋转加速器7圆台的大直径相等,圆周旋转器2的液体出口是旋转加速器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心喷雾多层旋转式液体雾化喷嘴,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的形状为空心,外壳(1)的两端分别形成进液体端和出液体端,在外壳(1)内腔的轴线位置,设有相互连接的圆锥旋转器(3)和圆周旋转器(2),圆周旋转器(2)的一个轴向端有圆形旋转圈(9)和进液槽(10),圆锥旋转器(3)内有旋转加速器(7)和出液孔(8),圆周旋转器(2)上有液体出口,该液体出口也是旋转加速器(7)的液体进口;圆锥旋转器(3)外表面有不小于1道以上的螺旋液槽(5);在圆锥旋转器(3)的周边还设有不小于1个的螺旋间隔壳(4),螺旋间隔壳(4)外表面有不小于1道的螺旋液槽(5),圆锥旋转器(3)外侧与螺旋间隔壳(4)内侧、螺旋间隔壳(4)之间以及螺旋间隔壳(4)与外壳(1)的内侧形成出液槽(6);圆周旋转器(2)、圆锥旋转器(3)、所有的螺旋间隔壳(4)的轴线均与外壳(1)的轴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秦安陈国慧林万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