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551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属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2)内的内抽气管(4)、一端连接内抽气管(4)另一端伸出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2)外的外抽气管(3)、以及连接外抽气管(3)的外部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2)内的内抽气管(4)上分出若干小的抽气支管(5),并插入空冷凝汽器的翅片管(1)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抽除冷凝器翅片管内的不凝性气体,同时又使抽气量最小。(*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冷凝汽器。具体涉及一种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属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电厂采用空气冷却汽轮机排汽的空冷凝汽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蒸汽侧处于负压环境,蒸汽中会含有一定量的不凝性气体。该不凝性气体主要由锅炉给水系统的给水处理化学品而产生的,也有部分是由整个蒸汽系统空气泄漏所产生的。空冷凝汽器在运行过程中,系统中的这些不凝性气体降低了热交换的效果,一部分不凝性气体会溶解到凝结水中,形成了对换热器件腐蚀的混合物,腐蚀换热器件。而且在冬季运行时,换热器件中的不凝性气体聚集形成缺少蒸汽的区域,凝结水流过这些冷的缺少蒸汽的区域就结冰冻住,换热管子就冻裂了,造成严重后果。如何将蒸汽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排出成为空冷凝汽器系统的一个重大课题。以往的技术如图1所示空冷凝汽器的换热管束的翅片换热管1和后部联箱2内侧壁连在一起,在后部联箱外侧壁的中部连接外抽气管道3,外抽气管道3与抽真空系统如真空泵等连接,抽除不凝性气体。由于换热管束的各换热管和后部联箱接口的接口与外抽气管道3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以及各换热管内的压力又不同,因此此种方式只能把靠近外抽气管道3,以及管内压力稍高的换热管内的不凝性气体抽除,无法将每一根换热管内的不凝性气体抽除。还有一种专利技术如图2、3所示在空冷凝汽器的后部联箱内设置一与外抽气管4连接相通的内抽气管4,在内抽气管4上与换热管成90度角左右对称开有多个节流抽气孔7。每个节流抽气孔为相邻的两个翅片换热管抽气。此种方案比前述的方案有所改进,但效果并不是最好。因为在实际运行时,不凝性气体是聚集在冷凝器翅片管内的,此方案只能将冷凝器翅片换热管内高压区的不凝性气体抽除,而无法将聚集在冷凝器翅片换热管内低压区的不凝性气体抽除。这还是会影响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和容易造成冬季换热管冻裂的事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快速抽除冷凝器翅片管内的不凝性气体的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包括设置在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内的内抽气管、一端连接内抽气管另一端伸出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外的外抽气管、以及连接外抽气管的外部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内的内抽气管上分出若干小的抽气支管,插入空冷凝汽器的翅片管内。这样每根翅片管内都有一个小的抽气支管插入将不凝性气体抽除。本技术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所述的内抽气管设置在后部连箱下部,在其长度方向上二端和中间位置各开一个或几个小孔,抽除聚集在后部连箱下部的不凝性气体和排除抽气管内的凝液用。由于上述的改进将使抽气真空泵的负荷可大大降低,从而减少抽气用电。为解决开机时的快速抽气,本技术另设置一套抽气装置,该抽气装置抽气口的位置设置在空冷凝汽器蒸汽系统大管道上,保证在运行初期快速将系统内的大量不凝气体抽除。运转平稳后停止,停止此套系统,只采用和后部联箱的抽气管连接的抽气系统进行抽气。附图说明图1为以往的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结构一示意图。图2为以往的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结构二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4~5,本技术空冷凝汽器的抽气系统,由设置在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2内的内抽气管4、内抽气管4上分出插入空冷凝汽器翅片管1内若干抽气支管5,外抽气管3和外部抽真空装置(图中未示出)组成系统运行时的抽气系统。另设置一套抽气装置,该抽气装置抽气口的位置设置在蒸汽系统大管道上,构成系统启动时快速抽真空系统。启动时快速抽真空系统和运行时的抽气系统一同构成空冷凝汽器的抽真空系统。在系统运行时,空冷凝汽器各翅片管1内由于蒸汽冷凝,蒸汽中的不凝性气体聚集在翅片管1内的低压区,通过布置在翅片管内的抽气支管5排到设置在后部联箱2中的内抽气管4内汇集在一起,通过外抽气管3被外部抽真空系统抽除,排到外界环境中。内抽气管4设置在后部连箱2的下部,在长度方向上二端和中间的底部各开一个或几个小孔6,用于抽除聚集在后部连箱2下部的不凝性气体,当内抽气管内有水蒸汽凝液时,还可以作为排除的凝液用。权利要求1.一种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包括设置在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2)内的内抽气管(4)、一端连接内抽气管(4)另一端伸出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2)外的外抽气管(3)、以及连接外抽气管(3)的外部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2)内的内抽气管(4)上分出若干小的抽气支管(5),并插入空冷凝汽器的翅片管(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抽气管(4)设置在后部连箱(2)下部,在其长度方向上二端和中间位置各开一个或几个小孔(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抽气系统另设置有一套抽气装置,该抽气装置抽气口的位置设置在空冷凝汽器蒸汽系统大管道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属制冷设备
包括设置在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2)内的内抽气管(4)、一端连接内抽气管(4)另一端伸出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2)外的外抽气管(3)、以及连接外抽气管(3)的外部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2)内的内抽气管(4)上分出若干小的抽气支管(5),并插入空冷凝汽器的翅片管(1)内。本技术能快速抽除冷凝器翅片管内的不凝性气体,同时又使抽气量最小。文档编号F28B9/10GK2911585SQ20062007140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江荣方, 朱宏清, 毛洪财 申请人: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冷凝汽器抽气系统,包括:设置在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2)内的内抽气管(4)、一端连接内抽气管(4)另一端伸出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2)外的外抽气管(3)、以及连接外抽气管(3)的外部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空冷凝汽器后部联箱(2)内的内抽气管(4)上分出若干小的抽气支管(5),并插入空冷凝汽器的翅片管(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荣方朱宏清毛洪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