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宝志坚专利>正文

一种空冷凝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364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冷凝汽器,特别是直接空冷凝汽器。直接空冷凝汽器包括蒸汽分配管、A型框架、在A型框架的两侧布置的换热管束、轴流风机以及在轴流风机上安装的风机桥架;蒸汽分配管位于A型框架的顶端处,轴流风机位于A型框架的下端处;直接空冷凝汽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风机桥架上的导流装置,导流装置为弧形板状结构,直接空冷凝汽器还包括固定连接在风机盖板和管束端板处的空气集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凝汽器使空气流场分布均匀,消除了扰流现象,提高了空冷凝汽器的性能,降低机组运行背压,保证电站安全经济运行,同时降低风机组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能源动力和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空冷凝汽器
技术介绍
在我国的“三北”地区,即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十分匮乏,与传统的湿冷系统相比,空冷技术,特别是直接空冷技术的冷却能力远小于水的冷却能力,但直接空冷技术对水的消耗量非常低,采用空冷系统比采用湿冷系统每年可以节约水资源在90%以上,直接空冷技术是富煤缺水地区火力发电机组主要采用的汽轮机乏汽冷却技术。因此,火电厂直接空冷技术在这些富煤缺水地区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大型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主要作用是把汽轮机低压缸来的乏汽通过蒸汽分配管道的传输到带有翅片的换热管束内进行换热,使蒸汽凝结成水,以保持发汽轮机的排出压力稳定在设计值运行。研宄表明,直接空冷系统包括多个相同空冷单元,每个空冷单元采用A型结构布置方式,如图1所示,空冷单元的A型框架20上放置带有翅片的换热管束30,通过轴流风机40的作用提高翅片处的空气流速,达到增强换热管束的冷却能力,而轴流风机出口空气流场呈现旋流状态,多在风机出口到管束的下端板处和管束上部三角区等处发生扰流,如图1所示。由于换热管束30分布在A型框架20的两侧,现有技术很难实现环境风均匀通过翅片管,从而因空气流场分布不均,导致翅片管束不能充分发挥散热作用,直接空冷系统的性能低,进而造成整个空冷系统的冷却效果下降,发电机组出力和风机耗功增加。目前,解决的方法之一是增加换热面积,对于新建项目还可以实现,对于已建成的项目是不能实现的,这样会增加投资成本。另一种方法是将空冷凝汽器的风机的功率加大,提高风压来增强A型空冷单元内换热管束的迎面风速,进而提高的翅片管束的冷却空气流量,这样做增加了风机的功耗,同时增加了风机投资成本,而且还提高了风机噪音,影响了周围环境。因此,消除A型空冷单元内空气流量分布不均的影响是直接空冷电站需解决的问题。夏季时,会使直接空冷凝汽器出力不足;冬季时,还会致使凝汽器管束冻结损坏,造成运行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以上任何一个问题的一种空冷凝汽器,其中,所述空冷凝汽器为直接空冷凝汽器,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包括蒸汽分配管、A型框架、在所述A型框架的两侧布置的换热管束、轴流风机以及在所述轴流风机上安装的风机桥架;所述蒸汽分配管位于所述A型框架的顶端处,所述轴流风机位于所述A型框架的下端处;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风机桥架上的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为弧形板状结构。其中,所述导流装置按照所述导流装置与水平方向成30?75度角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风机桥架上。其中,所述导流装置的圆弧角度为10?45度。其中,所述导流装置长度为800毫米?1600毫米;宽度为600毫米?1000毫米;厚度为8_?12_。其中,所述风机桥架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导流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风机桥架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其中,所述导流装置镜面对称或中心对称地设置在所述风机桥架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其中,所述导流装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各设置2?6片。其中,所述导流装置通过钢支撑结构与所述风机桥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A型框架尾端处的管束端板以及与所述A型框架尾端固定连接的风机盖板;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机盖板和管束端板处的空气集流板。其中,所述空气集流板为碳钢板或者玻璃钢板。本技术提供的空冷凝汽器克服了上述的不足,在直接空冷系统的A型空冷单元内布置空气集流板和空气导流装置。通过增加导流装置,利用直接空冷系统中A型空冷单元的轴流风机出口空气导流特点,通过导流和集流装置将冷空气导流至A型单元两侧的换热管束处,设置导流和集流装置可以减少空冷岛里流动的损失,减小二次扰流,使冷却风量分布均匀,实现冷空气均匀通过空冷翅片管束,提高空冷凝汽器的换热能力,保证了凝汽器的真空度,改善空冷单元传热性能,降低机组背压,降低轴流风机功耗,同时大大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提高机组安全经济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空冷凝汽器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空冷凝汽器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空冷凝汽器的风机桥架与导流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提供一种空冷凝汽器,特别是直接空冷凝汽器。直接空冷凝汽器包括蒸汽分配管、A型框架、在A型框架的两侧布置的换热管束、轴流风机以及在轴流风机上安装的风机桥架;蒸汽分配管位于A型框架的顶端处,轴流风机位于A型框架的下端处;直接空冷凝汽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风机桥架上的导流装置,导流装置为弧形板状结构,直接空冷凝汽器还包括固定连接在风机盖板和管束端板处的空气集流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空冷凝汽器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空冷凝汽器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冷凝汽器为直接空冷凝汽器1,包括蒸汽分配管10、A型框架20、换热管束30、轴流风机40以及在所述轴流风机40上安装的风机桥架50。其中,蒸汽分配管10位于所述A型框架20的顶端101处;换热管束30可以为带有翅片的换热竖管,分布在A型框架两侧;轴流风机40位于所述A型框架20的下端102处。为了使环境风均匀地通过换热管束30,从而因空气流场分布均匀,以便于换热管束30能够充分发挥散热作用,在本技术所提供的空冷凝汽器I上设置了导流装置60。导流装置60可以安装在风机桥架50上。如图3所示,风机桥架50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导流装置60设置在风机桥架50的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上。导流装置60的设置方式及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如图3所示的,导流装置60对称地安装在风机桥架50的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上。每个支架上设置的导流装置的个数和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每个支架上各设置2?6片。这样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冷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凝汽器为直接空冷凝汽器(1),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包括蒸汽分配管(10)、A型框架(20)、在所述A型框架(20)的两侧布置的换热管束(30)、轴流风机(40)以及在所述轴流风机(40)上安装的风机桥架(50);所述蒸汽分配管(10)位于所述A型框架(20)的顶端(101)处,所述轴流风机(40)位于所述A型框架(20)的下端(102)处;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1)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风机桥架(50)上的导流装置(60),所述导流装置(60)为弧形板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宝志坚杜占辉武秀峰秦祉怡宝显扬刘学凌
申请(专利权)人:宝志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