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509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送线机,其包括底座、转轴、转盘和驱动组件;底座上开设有用以安装转轴以及驱动组件的空腔;转轴转轴竖直设置,转动支撑在底座上,其上端伸出底座;转盘呈圆形,水平固定在转轴的上端,转盘下表面与底座上表面为光滑面;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空腔中,用以驱动转轴转动;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立柱、限位杆和调位杆;立柱竖直设置在转盘上且位于其轴线上;限位杆有多个,竖直且均匀设置在转盘上,环绕在立柱外侧,与转盘滑动连接;调位杆有多根,其一端铰接在立柱上,另一端可沿限位杆滑动并进行固定,通过调位杆可调整限位杆距离立柱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线圈进行张紧固定,减少转动时线圈的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线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材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送线机。
技术介绍
送线机是一种用来将成捆的线材按照顺序转出的设备,将成捆的线材放置到送线机上,通过送线机转动,可以将线材从其一端按照顺序转出。现有的送线机包括底座、驱动组件、转轴和转盘,底座固定在地面上,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上,转轴转动设置在底座上,轴线为竖直方向,通过驱动组件能够带动转轴转动,转盘水平固定在转轴上,在转盘上竖直设置有盘绳架,在使用时,将成捆的线材放置到转盘上,套在盘绳架上,然后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转盘转动,将线圈的一端抽出,通过转动将转盘上的线圈按照顺序转出。线盘为一种筒状结构,用于缠绕线材,将线材缠绕在线盘的外侧面上,进行放线的线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线盘的,一种是没有线盘的,在进行放线时,需要将线圈放置到转盘上,之后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盘转动,有线盘的将线盘放到转盘上,盘绳架位于线盘的筒状结构内,不同的线盘的尺寸大小不同,盘绳架无法对线盘内圈进行很好的固定,需要使用另外的固定设备;另外,没有线盘的线圈放置到盘绳架上,不同的线圈的尺寸大小也存在差别,盘绳架可能无法对线圈的内侧进行张紧,在转动过程中,线圈上侧的线会向下滑落,线圈变得杂乱,在放线时,转出的线容易边的杂乱,可见这种送线机无法很好的适应各种不同的线盘和线圈,在使用时线盘以及线圈容易在转盘上出现晃动,转出的线出现较大的扭转,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线机,在转盘上设置有限位组件,将线圈套在限位组件上,限位组件的能够进行扩张和收缩,能够将线盘或是线圈的内圈进行张紧,使其位置固定,不容易出现晃动,该送线机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线盘和线圈,在送线时能够使送出的线更加稳定,不容易出现晃动和扭转,送线效果较好。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送线机,包括底座、转轴、转盘和驱动组件;底座上开设有用以安装转轴以及驱动组件的空腔;转轴转轴竖直设置,转动支撑在底座上,其上端伸出底座;转盘呈圆形,水平固定在转轴的上端,转盘下表面与底座上表面为光滑面;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空腔中,用以驱动转轴转动;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立柱、限位杆和调位杆;立柱竖直设置在转盘上且位于其轴线上;限位杆有多个,竖直且均匀设置在转盘上,环绕立柱外周设置,与转盘滑动连接;调位杆有多个,设置在立柱与限位杆之间,调位杆的一端铰接在立柱上,另一端可沿限位杆滑动并进行固定,通过调位杆可调整限位杆距离立柱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盘上设置限位组件,将进行放线的线圈套在限位组件上,对线圈进行初步的固定,而限位杆可在转盘上滑动,即限位组件可进行扩张和收缩,在对不同尺寸的线圈进行放线时,能够调整限位组件对线圈的内圈进行张紧,因此该送线机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线圈,能够进行张紧将线圈固定,在进行旋转放线的过程中线圈不容易出现晃动,送线过程更稳定,送线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四条凹槽,凹槽沿转盘的半径方向设置,凹槽的横截面呈T形,其槽口的宽度小于槽底的宽度;限位杆下端呈T形,与凹槽配合,限位杆可沿凹槽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杆与凹槽配合,使限位杆沿凹槽的方向进行滑动,能够使限位杆滑动时更加稳定,不容易出现晃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滑块和定位件;所述限位杆与立柱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从限位杆的上端延伸至下端,滑动槽的槽口的宽度小于槽底的宽度;所述限位滑块与调位杆一一对应,调位杆铰接在限位滑块上,限位滑块位于滑动槽的槽底,可沿滑动槽滑动,调位杆可在滑动槽的槽口中滑动;通过定位件可将限位滑块的位置固定,使限位杆不再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位杆通过限位滑块与限位杆滑动连接,且调位杆与限位滑块铰接,在进行限位杆的位置调整时,调位杆与限位杆之间的滑动更紧固也更加流畅,提升调位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孔、盲孔和插杆;所述定位孔有多个,竖直设置在限位杆的侧面上,定位孔间隔设置且排成一排;盲孔设置在限位滑块的侧面上,限位滑块在滑动槽中滑动时,盲孔可与定位孔对齐;所述插杆可穿过定位孔插入盲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限位杆滑动到将线圈张紧的位置时,将插杆穿过定位孔插入盲孔中,将限位滑块固定在限位杆上,同时将限位杆的位置固定,操作简便,可对线圈进行持续有效的张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杆的端部以及盲孔的底部设置有磁铁,将插杆插入盲孔中后产生吸附作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杆插入到盲孔中之后,通过磁铁产生的吸附力,能够使插杆不容易从盲孔中滑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减速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电机和减速器固定在底座中,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锥齿轮固定在减速器的输出端上;第二锥齿轮固定在转轴上且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电机转动可带动转轴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线圈进行转动放线时,比较容易对转盘的转速进行调整,在线圈较重时,能够提供充足的力使之进行旋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支杆、轮框和导向轮;支杆的一端设置在底座上,另一端伸出转盘外侧;轮框设置在支杆的端部;导向轮有两个,转动设置在轮框内,两个导向轮并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圈转出的一端的高度始终保持在一个固定的高度,能够减少送出的线的一端因为高度的变化出现的晃动的情况,可以使送线的过程更加的平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轮的中部的直径小于两侧的直径,两个导向轮配合中部形成空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线夹在两个导向轮之间,能够较少线与轮框等物体之间的摩擦,减少线材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水平固定在立柱的上端面上;套筒内设置有一根长杆,长杆可插入和抽出套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盘上的线圈的高度较高时,通过长杆能够对其位置进行限定,放置线圈上层的线从限位组件的上端滑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的外边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承接板,承接板的外端向上翘起,高出转盘的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盘上的线较多时,能够对外侧的线圈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减少出现线圈的外侧的线掉落到底面上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转盘上设置限位组件,对线圈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滑动限位杆,调整限位杆与立柱之间的距离,并对限位杆位置进行固定,能够根据线圈的尺寸的不同进行调整,对线圈的内侧进行张紧,对尺寸不同的线圈都能够进行很好的固定,在转动的过程中,线圈不容易出现晃动的情况,送线效果较好;2.通过设置导向装置,对转出的线的高度以及方向进行限定,减少送出的线出现的晃动的情况,使送线过程更加稳定,另外,将送出的线夹在两个导向轮之间,能够减少线与轮框等其他物体摩擦,较少线材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放线机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线机,包括底座(1)、转轴(2)、转盘(3)和驱动组件(4);底座(1)上开设有用以安装转轴(2)以及驱动组件(4)的空腔;转轴(2)转轴(2)竖直设置,转动支撑在底座(1)上,其上端伸出底座(1);转盘(3)呈圆形,水平固定在转轴(2)的上端,转盘(3)下表面与底座(1)上表面为光滑面;驱动组件(4)设置在底座(1)空腔中,用以驱动转轴(2)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包括立柱(51)、限位杆(52)和调位杆(53);立柱(51)竖直设置在转盘(3)上且位于其轴线上;限位杆(52)有多个,竖直且均匀设置在转盘(3)上,环绕立柱(51)外周设置,与转盘(3)滑动连接;调位杆(53)有多个,设置在立柱(51)与限位杆(52)之间,调位杆(53)的一端铰接在立柱(51)上,另一端可沿限位杆(52)滑动并进行固定,通过调位杆(53)可调整限位杆(52)距离立柱(51)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线机,包括底座(1)、转轴(2)、转盘(3)和驱动组件(4);底座(1)上开设有用以安装转轴(2)以及驱动组件(4)的空腔;转轴(2)转轴(2)竖直设置,转动支撑在底座(1)上,其上端伸出底座(1);转盘(3)呈圆形,水平固定在转轴(2)的上端,转盘(3)下表面与底座(1)上表面为光滑面;驱动组件(4)设置在底座(1)空腔中,用以驱动转轴(2)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包括立柱(51)、限位杆(52)和调位杆(53);立柱(51)竖直设置在转盘(3)上且位于其轴线上;限位杆(52)有多个,竖直且均匀设置在转盘(3)上,环绕立柱(51)外周设置,与转盘(3)滑动连接;调位杆(53)有多个,设置在立柱(51)与限位杆(52)之间,调位杆(53)的一端铰接在立柱(51)上,另一端可沿限位杆(52)滑动并进行固定,通过调位杆(53)可调整限位杆(52)距离立柱(51)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上设置有四条凹槽(32),凹槽(32)沿转盘(3)的半径方向设置,凹槽(32)的横截面呈T形,其槽口的宽度小于槽底的宽度;限位杆(52)下端呈T形,与凹槽(32)配合,限位杆(52)可沿凹槽(32)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还包括限位滑块(54)和定位件;所述限位杆(52)与立柱(51)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滑动槽(521),滑动槽(521)从限位杆(52)的上端延伸至下端,滑动槽(521)的槽口的宽度小于槽底的宽度;所述限位滑块(54)与调位杆(53)一一对应,调位杆(53)铰接在限位滑块(54)上,限位滑块(54)位于滑动槽(521)的槽底,可沿滑动槽(521)滑动,调位杆(53)可在滑动槽(521)的槽口中滑动;通过定位件可将限位滑块(54)的位置固定,使限位杆(52)不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送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孔(522)、盲孔(5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由晓玺李萌李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赛尔克瑞特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