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压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86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压纱装置,属于纺织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且开口朝上、以用于放置筒子纱的下压盖;设于所述下压盖的正上方且开口朝向所述下压盖的开口、以用于与所述下压盖对筒子纱进行压实的上压盖;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以驱动所述上压盖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驱动件;其中,所述上压盖的中心轴与所述下压盖的中心轴相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对筒子纱的两端进行压实,以代替人工手动压纱,降低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筒子纱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压纱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辅助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压纱装置。
技术介绍
进行整经的筒子纱在搬运的过程中若发生碰撞,筒子纱上的纱线容易松散,导致筒子纱在放线时张力不足,因此,需要将筒子纱两端的纱线进行压实处理。现有技术中,筒子纱的压实一般通过人工手动压实,但是这种压纱方法劳动强度大,且生产效率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自动压纱装置,代替人工手动压纱,降低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筒子纱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压纱装置,自动对筒子纱的两端进行压实,以代替人工手动压纱,降低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筒子纱的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压纱装置,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且开口朝上、以用于放置筒子纱的下压盖;设于所述下压盖的正上方且开口朝向所述下压盖的开口、以用于与所述下压盖对筒子纱进行压实的上压盖;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以驱动所述上压盖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驱动件;其中,所述上压盖的中心轴与所述下压盖的中心轴相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筒子纱进行压实时,先将筒子纱放入下压盖的中心位置,然后启动气缸,使气缸的活塞杆带动上压盖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从而达到上压盖对筒子纱的顶部进行压实、下压盖对筒子纱的底部进行压实的目的;由于通过气缸带动上压盖往下压盖靠近,自动实现对筒子纱两端部的压实,代替了人工手动压纱,降低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筒子纱的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压盖内侧的底部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对筒子纱进行定位的定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压盖的底部设置定位块,定位块位于下压盖底部的中心位置,通过将筒子纱的底部套入定位块中,有利于将筒子纱定位至下压盖中,以防筒子纱发生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的外侧壁与筒子纱底部的内侧壁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的外侧壁与筒子纱底部的内侧壁相抵接,有利于降低上压盖下压筒子纱时,筒子纱往一侧倾斜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压盖内侧的顶部、以及所述下压盖内侧的底部分别绕圆周方向设置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对筒子纱进行压实时,筒子纱的两端部通常需要压出倒角,故在上压盖与下压盖的内部设置倒角,有利于使筒子纱的两端部形成倒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气缸的缸体,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两端部分别位于所述气缸的缸体相对的两侧;所述气缸远离所述下压盖一侧的活塞杆套设有限位环,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螺纹配合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限位环远离所述缸体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生产筒长一定的筒子纱时,调节限位环靠近缸体的一侧与缸体之间的距离,使限位环靠近缸体一侧与缸体之间的距离加上筒子纱的长度,为上压盖的顶部与下压盖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只需要驱动气缸,使活塞杆上的限位环沿竖直方向运动至与缸体相接触即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与所述紧固件之间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外周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与紧固件之间设置缓冲垫,有利于降低限位环与紧固件之间的撞击,减小限位环靠近紧固件的一端受磨损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的缸体靠近所述限位环的一侧设置有由塑料材质制成的缓冲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缸体靠近限位环的一侧设置缓冲环,缓冲环由塑料材质制成,有利于降低限位环对气缸的缸体撞击力,有利于提高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下压盖的外形均呈圆台状,所述上压盖直径较小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气缸靠近所述下压盖一侧的活塞杆,所述下压盖直径较小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压盖与下压盖的外形均呈圆台状,且直径较大的一侧相对设置,有利于将筒子纱放到下压盖中。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当需要对筒子纱进行压实时,先将筒子纱放入下压盖的中心位置,然后启动气缸,使气缸的活塞杆带动上压盖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从而达到上压盖对筒子纱的顶部进行压实、下压盖对筒子纱的底部进行压实的目的;由于通过气缸带动上压盖往下压盖靠近,自动实现对筒子纱两端部的压实,代替了人工手动压纱,降低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筒子纱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压纱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0、安装架;2、上压盖;3、下压盖;31、倒角;32、定位块;4、气缸;41、缸体;42、活塞杆;5、气源供应装置;6、限位环;7、紧固件;8、缓冲环;9、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压纱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设置于底座1表面上的下压盖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且截面呈“L”型的安装架10、安装于安装架10且位于下压盖3上方的气缸4、固定于气缸4的活塞杆42且位于下压盖3的正上方的上压盖2、以及设置在底座1的下方以为气缸4提供气源的气源供应装置5。其中,上压盖2的开口与下压盖3的开口相对设置,气缸4驱动活塞杆42带动上压盖2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当需要对筒子纱进行压实时,先将筒子纱放入下压盖3的中心位置,然后启动气缸4,使气缸4的活塞杆42带动上压盖2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从而达到上压盖2对筒子纱的顶部进行压实、下压盖3对筒子纱的底部进行压实的目的。上压盖2与下压盖3的形状、大小一致,且上压盖2的中心周与下压盖3的中心轴相重合。本实施例中,上压盖2与下压盖3的外形呈圆台状。其中,上压盖2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气缸4的活塞杆42通过螺纹配合固定,下压盖3直径较小的一端直接固定在底座1的表面上,上压盖2与下压盖3直径较大的一侧相对设置,具有便于将筒子纱放入下压盖3内的效果。为对筒子纱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下压盖3底部的内侧设置有对筒子纱的底部进行定位的定位块32,定位块32位于下压盖3的中心位置,且定位块32呈圆柱状。其中,定位块32的直径与筒子纱的内径相等,或略小于筒子纱的内径,便于将筒子纱套入定位块32。当将筒子纱的底部套入定位块32中时,筒子纱的内壁与定位块32的外壁相抵接,有利于降低上压盖2下压筒子纱时,筒子纱往一侧倾斜的可能性。对筒子纱进行压实时,筒子纱的两端部通常需要压出倒角31,本实施例中,上压盖2内侧的顶部、以及下压盖3内侧的底部分别绕圆周方向设置有倒角31。另外,本实施例中,气缸4的活塞杆42贯穿气缸4的缸体41,使活塞杆42的两端部分别位于缸体41相对的两侧。其中,活塞杆42远离上压盖2的一端套设有限位环6,限位环6远离缸体41的一侧螺纹配合有紧固件7,紧固件7具体为紧固螺母。设置限位环6,由于上压盖2的顶部与下压盖3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当需要生产筒长一定的筒子纱时,调节限位环6靠近缸体41的一侧与缸体41之间的距离,使限位环6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压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于所述底座(1)且开口朝上、以用于放置筒子纱的下压盖(3);设于所述下压盖(3)的正上方且开口朝向所述下压盖(3)的开口、以用于与所述下压盖(3)对筒子纱进行压实的上压盖(2);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以驱动所述上压盖(2)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驱动件;其中,所述上压盖(2)的中心轴与所述下压盖(3)的中心轴相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压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于所述底座(1)且开口朝上、以用于放置筒子纱的下压盖(3);设于所述下压盖(3)的正上方且开口朝向所述下压盖(3)的开口、以用于与所述下压盖(3)对筒子纱进行压实的上压盖(2);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以驱动所述上压盖(2)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驱动件;其中,所述上压盖(2)的中心轴与所述下压盖(3)的中心轴相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压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盖(3)内侧的底部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对筒子纱进行定位的定位块(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压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2)的外侧壁与筒子纱底部的内侧壁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压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盖(2)内侧的顶部、以及所述下压盖(3)内侧的底部分别绕圆周方向设置有倒角(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压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气缸(4),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伟民唐兴中彭华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金丝路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