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料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80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省料模,包括组成模具结构且相互贴紧的上模和下模,该模具结构内部设置有四个等距且平行设置的成型穴口,所述上模上安装有上模底板,所述下模上安装有方铁,该方铁上安装有下模底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内成型有模腔,且该上模和该下模内部设置有向所述模腔内部注料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将第一流道分流为两个出料口的第二流道和连接成型穴口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成型在所述上模内并沿所述上模底板至下模分布。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调节模具流道的进入方式和流道的结构,通过侧面进入减少了流道的长度,配合锥形结构,减少了流道内腔的容积,从而减少了注塑完成后水口料的损耗,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省料模
本技术涉及Cable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省料模。
技术介绍
现有的Cable模具在注塑加工时,由于需要在模条内开设流道,而后通过该流道,将注塑原料注入模腔中。由于模条内部的流道较长,直径较大,且采用直线型分布,垂直拐角,在注塑过程中,流道内部会积聚较多的原料,在没模具一出四穴时损耗较多,水口料10.2克,原料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省料模,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通过调整流道结构,减少流道内原料的积聚,从而减少原料的浪费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省料模,包括组成模具结构且相互贴紧的上模和下模,该模具结构内部设置有四个等距且平行设置的成型穴口,所述上模上安装有上模底板,所述下模上安装有方铁,该方铁上安装有下模底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内成型有模腔,且该上模和该下模内部设置有向所述模腔内部注料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将第一流道分流为两个出料口的第二流道和连接成型穴口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成型在所述上模内并沿所述上模底板至下模分布,且包括两条分流管,两条分流管呈V字形排列,且自上模底板端至下模端开口增大。作为优选,组成所述第一流道的两条分流管对称设置,且其内径较大端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的中部。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流道对应所述成型穴口设置有四个,且该第三流道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的端部。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流道上成型有连通所述成型穴口的锥形注料部,该注料部的直径较大端连接所述第三流道,较小端连接成型穴口。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调节模具流道的进入方式和流道的结构,通过侧面进入减少了流道的长度,配合锥形结构,减少了流道内腔的容积,从而减少了注塑完成后水口料的损耗,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上模底板;2、上模;3、下模;4、方铁;5、下模底板;6、第一流道;7、第二流道;8、第三流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省料模,包括组成模具结构且相互贴紧的上模2和下模3,该模具结构内部设置有四个等距且平行设置的成型穴口,上模2上安装有上模底板1,下模3上安装有方铁4,该方铁4上安装有下模底板5,上模2和下模3内成型有模腔,且该上模2和该下模3内部设置有向模腔内部注料的流道;流道包括第一流道6、将第一流道6分流为两个出料口的第二流道7和连接成型穴口的第三流道8,第一流道6成型在上模2内并沿上模底板1延伸至下模3,第一流道6为锥形管,小口端贴紧上模底板1,大口端贴紧下模3,组成第一流道6的两条分流管对称设置,且其内径较大端连接第二流道7的中部,其中大口端的直径与现有的模条中流道直径相当,通过锥形管设计,减小了第一流道6的容积,从而减少在注塑完成后余料的残留,减少原料的浪费,且包括两条分流管,两条分流管呈V字形排列,且自上模底板1端至下模3端开口增大,四个成型穴口平行等距设置后,中间形成三个等距的空隙,两个分流管的端部分别朝向两端的空隙上方,而后通过连接第二流道7和第三流道8,分别向四个成型穴口内部注入注塑原料。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流道8对应成型穴口设置有四个,且该第三流道8分别连接第二流道7的端部;第三流道8上成型有连通成型穴口的锥形注料部,该注料部的直径较大端连接第三流道8,较小端连接成型穴口,第三流道8的两端均成型有锥形注料部,可减少注塑完成后第三流道8内部的原料残余,并且提高成型穴口内部成型料与第三流道8内部残余料的分离便捷度,从而方便成型产品的脱模。通过调节模具流道的进入方式和流道的结构,通过侧面进入减少了流道的长度,配合锥形结构,减少了流道内腔的容积,从而减少了注塑完成后水口料的损耗,提高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省料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组成模具结构且相互贴紧的上模(2)和下模(3),该模具结构内部设置有四个等距且平行设置的成型穴口,所述上模(2)上安装有上模底板(1),所述下模(3)上安装有方铁(4),该方铁(4)上安装有下模底板(5),所述上模(2)和所述下模(3)内成型有模腔,且该上模(2)和该下模(3)内部设置有向所述模腔内部注料的流道;/n所述流道包括第一流道(6)、将第一流道(6)分流为两个出料口的第二流道(7)和连接成型穴口的第三流道(8),所述第一流道(6)成型在所述上模(2)内并沿所述上模底板(1)至下模(3)分布,且包括两条分流管,两条分流管呈V字形排列,且自上模底板(1)端至下模(3)端开口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料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组成模具结构且相互贴紧的上模(2)和下模(3),该模具结构内部设置有四个等距且平行设置的成型穴口,所述上模(2)上安装有上模底板(1),所述下模(3)上安装有方铁(4),该方铁(4)上安装有下模底板(5),所述上模(2)和所述下模(3)内成型有模腔,且该上模(2)和该下模(3)内部设置有向所述模腔内部注料的流道;
所述流道包括第一流道(6)、将第一流道(6)分流为两个出料口的第二流道(7)和连接成型穴口的第三流道(8),所述第一流道(6)成型在所述上模(2)内并沿所述上模底板(1)至下模(3)分布,且包括两条分流管,两条分流管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鲁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本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