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风道预埋线槽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807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风道预埋线槽模具,包括承载板和电机,所述承载板的下方左侧插设有后模板,所述承载板的下方右侧插设有前模板,所述后模板和前模板之间开设有产品成型腔,且产品成型腔的内部插设有移动筒柱,所述移动筒柱的上端焊接有螺杆,且螺杆的顶部外侧套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插设有螺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齿圈与齿轮为啮合转动,当电机启动时使得齿轮带动齿圈中间的螺套转动,通过设置螺套与螺杆为螺纹啮合结构,使得螺套在转动时可以带动螺杆上下移动,从而控制螺杆底部的移动筒柱上下移动,在产品中间形成贯穿状通孔,有效的使得成型后的客车风道为两侧贯穿状,减少了工作步骤,降低成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风道预埋线槽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
,具体为一种客车风道预埋线槽模具。
技术介绍
客车风道是一种通过模具注塑成型的中空管状产品,用于客车空调向车身送风,目前的客车风道多是由吹塑工艺制程,在吹塑完成后一端为堵塞状态,还需要进行剪裁,生产步骤繁琐,并且由于吹塑成型,使得客车风道制造中通常不开设有线槽,在风道组装过程中,线束往往固定在风道外侧,容易导致线束混乱,影响线路整体布局规划,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客车风道预埋线槽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风道预埋线槽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客车风道制作中采用吹塑工艺使得风道成型后需要再次加工剪裁,并且风道产品中无法预先开设线槽导致布线混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风道预埋线槽模具,包括承载板和电机,所述承载板的下方左侧插设有后模板,所述承载板的下方右侧插设有前模板,所述后模板和前模板之间开设有产品成型腔,且产品成型腔的内部插设有移动筒柱,所述移动筒柱的上端焊接有螺杆,且螺杆的顶部外侧套设有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风道预埋线槽模具,包括承载板(1)和电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下方左侧插设有后模板(2),所述承载板(1)的下方右侧插设有前模板(3),所述后模板(2)和前模板(3)之间开设有产品成型腔(4),且产品成型腔(4)的内部插设有移动筒柱(5),所述移动筒柱(5)的上端焊接有螺杆(6),且螺杆(6)的顶部外侧套设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上端插设有螺套(8),且螺套(8)的外侧焊接有齿圈(9),所述齿圈(9)的右端啮合有齿轮(10),且齿轮(10)的上方焊接固定有电机(11),所述产品成型腔(4)的左侧插设有开槽板(12),且开槽板(12)的左端焊接有连接杆(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风道预埋线槽模具,包括承载板(1)和电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下方左侧插设有后模板(2),所述承载板(1)的下方右侧插设有前模板(3),所述后模板(2)和前模板(3)之间开设有产品成型腔(4),且产品成型腔(4)的内部插设有移动筒柱(5),所述移动筒柱(5)的上端焊接有螺杆(6),且螺杆(6)的顶部外侧套设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上端插设有螺套(8),且螺套(8)的外侧焊接有齿圈(9),所述齿圈(9)的右端啮合有齿轮(10),且齿轮(10)的上方焊接固定有电机(11),所述产品成型腔(4)的左侧插设有开槽板(12),且开槽板(12)的左端焊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右端外侧套设有弹簧(14),所述连接杆(13)的左端焊接有活动板(15),且活动板(15)的右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风道预埋线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后模板(2)和前模板(3)分别插设在承载板(1)底部左右两侧开设的滑槽内,所述后模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捷李安南余书发胡银军吴德鹏王炳军陈昌吉付华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华云汽车饰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